摘要:说起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发展,歼20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这家伙从2011年1月11日首飞开始,就一路高歌猛进,到2018年2月9日正式入役空军部队,成了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里的标志性装备。歼20的设计思路很明确,主要针对的是空中优势和精确打击任务。它用鸭式布局,机
说起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发展,歼20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这家伙从2011年1月11日首飞开始,就一路高歌猛进,到2018年2月9日正式入役空军部队,成了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里的标志性装备。歼20的设计思路很明确,主要针对的是空中优势和精确打击任务。它用鸭式布局,机身隐身涂层做得特别到位,雷达截面小得让对手头疼。装备的还是主动相控阵雷达,能在远距离锁定目标,机动性也强,涡流控制技术让它在高攻角下还能稳稳飞行。
简单说,歼20不是那种老派的全方位狗斗机,而是更注重远程突防和隐身渗透。这点跟中国空军整体战略思路一脉相承,就是要适应现代空战的环境,不再是简单抢占空域那么粗放。
穿透型制空这个概念,说白了就是中国空军对传统制空权的升级版。过去空战讲究的是全面控制一块区域,让自己飞机随便飞,对手飞机寸步难行。但现在战场复杂,敌方防空网层层叠叠,全面控制成本太高,还容易被高超音速导弹或电子干扰搞乱。所以穿透型制空的核心是针对性打击,不求占住整个天空,而是直插敌方心脏,专打那些支撑整个体系的关键节点。比如空中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或者联合指挥平台,这些东西一瘫痪,对手的整个空中网络就崩了。
歼20在这方面起步早,它的最大起飞重量40吨左右,航程远,挂载远程导弹的能力强,能从后方发射PL-15或PL-21,够劲道地威胁敌方高价值目标。双座版歼20S更进一步,后座操作员负责电子战和数据链,前座专注飞行和打击,编队作战时能更好地协调穿透路径。
歼20的实战潜力在这些年训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空军通过它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在模拟对抗中,歼20编组能避开敌方雷达网,快速接近目标区,然后一波打击就撤。2017年7月30日的建军90周年阅兵上,三架歼20亮相,那阵势就显示出它在空军序列里的地位。到了2020年代,歼20的数量稳步增加,估计现在有两百多架服役,覆盖了多个航空师。它的传感器融合技术让飞行员能实时获取战场情报,配合无人机或忠诚僚机,形成多层穿透梯队。这套玩法不是空谈,而是基于真实的技术验证,比如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那些编队飞行,就证明了它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
现在咱们聊聊六代机,这东西的出现让穿透型制空理念真正放大。2024年12月26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第六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首飞成功,编号36011,伴飞的还是两架歼20S双座版。那天网上炸锅了,大家一看照片,这飞机个头大,估计最大起飞重量得60吨以上,比歼20壮实多了。设计上,它抛弃了鸭翼和垂直尾翼,纯飞翼式布局,气动外形光滑,隐身性能直奔极致。进气口在机头下侧和机背,副翼分成两组,适合宽速域飞行,包括超音速巡航。为什么这么设计?就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让它能更深地钻进敌防区,直击要害。
六代机对穿透型制空的贡献在于技术跃升。它可能用上了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或分布式推进系统,弥补无尾翼的机动性短板。隐身不光是涂层,还包括宽带段低可观测和红外抑制,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能带高超音速导弹如鹰击-21。想象一下,这种飞机在战场上,能从数百公里外锁定敌方预警机,发射导弹后隐身撤离,整个过程对手雷达都抓瞎。这跟歼20的理念一脉相承,但规模更大,效率更高。中国空军的设计师们,杨伟这样的总师在《航空学报》上提过,六代机瞄准的就是未来穿透性制空和反介入作战,强调系统集成和无人协同。
从歼20到六代机,中国空军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歼20的研发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J-XX项目,吸取了米格1.44和F-22的经验,但本土化很彻底。发动机从WS-10迭代到WS-15,现在推力矢量控制更成熟。六代机则直接跳到下一档,2024年底首飞后,2025年又有更新,比如沈阳的歼50和第三款三无布局机试飞,显示出南北航空集团的并行开发。
美媒像《防务新闻》报道,中国这步伐快得让美国NGAD项目压力山大。美国原本的NGAD在2025年3月重启,选了波音F-47作为主力,但成本高企,每架可能三倍于F-35。特朗普上台后强调要追赶中国,重新规划,但工程难度大,人才流失到金融和法律领域,制造业回流也慢。中国这边,工业基础稳,工程师队伍壮,六代机原型测试预计2026年跟上,量产验证机不远了。
穿透型制空在空军体系里的位置越来越核心。它不是孤立的飞机表演,而是跟导弹部队、海军航空兵联动。举例,PLARF的东风系列导弹先清路,歼20和六代机跟进穿透,运-20加油保障后勤。这样的组合,让中国空军在台海或南海方向更有底气。相比美国,PLA的理念更务实,不追求全球霸权,而是区域拒止和反介入。NGAD的穿透反空战(PCA)概念其实跟中国类似,但美国强调载人+无人机协同,中国则更注重AI辅助和电子战集成。
总的来说,从歼20到六代机,中国空军这步棋走得稳当。穿透型制空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的实战导向,帮助空军在复杂环境中取胜。咱们拭目以待,它怎么重塑亚太空战格局。
来源:历史系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