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动态 | 点燃科技星火,照亮童心梦想——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特色科技教育纪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14:57 1

摘要:作为“全国文明校园”, 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在知识与创新交织的时代浪潮中,用科技教育之光,照亮学生的梦想之路。 这里,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科技实践的热情持续高涨,怀揣梦想的少年正以科技为翼,向着未来勇敢启航。

作为“全国文明校园”, 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在知识与创新交织的时代浪潮中,用科技教育之光,照亮学生的梦想之路。 这里,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科技实践的热情持续高涨,怀揣梦想的少年正以科技为翼,向着未来勇敢启航。

绘就特色教育 播种科技梦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自1996年起敏锐捕捉时代需求,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踏上科普特色教育之路。

科技引领未来,学校开启探索之旅。该校现有197名教师、3810名学生和70个教学班,通过举办科技教育讲座、开展发明实例分享会等多元形式,全力营造浓厚的科技创造力培养氛围。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该校不断探索创新,举办科技教育讲座,为学生开启创新思维之门;分享历届学生的发明创造,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创新的魅力;开展创造发明交流会和主题中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组织校外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生活,让科技星火在校园中闪耀,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

校外实践基地,激发探索欲望。为给学生更广阔的实践空间,该校组建科技、环保、航模等兴趣小组,将公园、苗圃设为社会实践基地,邀请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在专家引领下,孩子们探索无土栽培、育苗、嫁接等,亲手操作,观察植物生长,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感受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索欲望,让科技梦想在实践中扎根。

搭建多元平台 共绘科技蓝图

“独行快,众行远。”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深知合作与平台建设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让科技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搭建多元科技教育平台,共同为学生打造广阔的科技学习天地。

推广课后特色教育。2017年,在多方支持下,该校建成四平市首个校园科技馆,设有科普读物区、拼装模型区、实景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吸引着学生们不断探索科技的神奇。学生们可在此翻阅科普读物、操作拼装模型、进行实景体验。该校还利用3点半课后托管服务时间,组织教师开展创意彩泥、航模、车模等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员李昕雨说:“走进校园科技馆,就像闯进了奇妙的科学宇宙,太阳能风车、星空投影仪、地震仪、静电仪,都让我惊叹,在这里点燃了我心中对科学热爱的小火苗!”

开展兴趣小组课堂。成立酷飞航车模社团,现有成员40名,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航空基础知识,掌握飞行原理,参加各类航模科技比赛屡获佳绩。社团开展的知识普及、实践体验、校外拓展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多元体验中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社团成员冯冠博说:“加入航模社团,我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从笨拙的组装到在赛场上获奖,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惊喜。”指导教师秦国臣表示:“我愿做孩子们科技梦想的守护者,用耐心和智慧,点燃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托起未来科技创新的星辰。”

“变废为宝”小组,实现废弃物华丽转身。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变废为宝”兴趣小组是其中的典型。一个普通的玩具马达与小竹蜻蜓玩具组合,摇身一变成为驱蚊神器,为肉摊和烧烤食客带来便利。废旧纸盒、纸板和牙签,经过巧妙拼接粘贴,就变成了实用的分类垃圾桶、多功能书架和牙膏挤净器等实用物品。还有同学将废弃饮料瓶、吸管等制作成精美的花瓶摆件。这些作品,让孩子们体会到科技创新的乐趣和价值。

科技赋能双减 共促智趣成长

借力“双减”东风,赋能科技成长。该校围绕“谋求特色发展打造幸福教育”的办学目标,将科技教育深度融入“双减”政策,构建起全方位的科技教育体系,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科技教育发展空间。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教育水平。该校成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主抓落实,电教部、大队部、教务处协同合作,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科学教师队伍,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师资水平。目前,设立科学任课教师10人,辅导科技活动教师5人。利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开展创意彩泥、航模、车模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双减”政策,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科技活动,在探索科技过程中找到乐趣。2012年起,该校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多功能坐垫、会撑伞的书包等创意发明层出不穷,太阳能小车、动力飞机竞技赛等活动精彩纷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让科技教育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四年三班王露梓同学在参加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后激动地说:“科技比赛让我学会了坚持,也让我明白创新需要勇气和耐心,我要在科技世界里继续探索!”

培育智慧学子 科技成就未来

多年的科技教育耕耘,让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收获了累累硕果。2009年至今,该校连续15年代表四平市参加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屡创佳绩。30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级科技大赛中获奖,6名同学的小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0名科技艺术小画家走进人民大会堂展示才艺……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吉林省第四批“雏鹰计划”推广校、吉林省科技馆科普云社团优秀组织单位、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殊荣。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学校对科技教育的执着追求和精心培育。

走近科学,彰显科技育人理念。从“科技教学用尺”的发明到各类大赛中的优异表现,学校涌现出一批批科技小明星。他们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小学组优秀作品奖获得者王露梓说:“参加了第37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收获满满!我的参赛作品是《风力1号》,备赛时反复调试模型,经历了多次失败,却很有成就感,我会带着好奇心,继续在科技世界里快乐寻宝!”

在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科技教育已成为点燃学生梦想的火种。该校主要负责人表示,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科技教育,鼓励学生勇敢创新尝试,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理念,推动学生养成勤思考、爱探索、勇创造的科技思维,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助力孩子们成就各自的“科技发明梦”。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科技教育,以科技为翼,助力幸福教育腾飞,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让更多少年学子在科技的天空振翅翱翔,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未来光彩。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