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一学生郦铖攥着本9.9元的《地心游记》,突然被盲人夫妇家的书架钉在原地:三大本厚如砖块的盲文书,摞起来足有半人高,售价600元。
2021年夏天,重庆大学实验室的空调呼呼作响。
大一学生郦铖攥着本9.9元的《地心游记》,突然被盲人夫妇家的书架钉在原地:三大本厚如砖块的盲文书,摞起来足有半人高,售价600元。
"这只是同一本书。"女主人指尖抚过凸点,"想看《三体》?抱歉,没有盲文版。"
这个瞬间像根刺,扎进20岁少年的科创梦。
两年后,他带着团队把"盲人版Kindle"卖到全国,让16方盲文点显器的价格从万元跌到3000元,更远赴湖南山村,亲手把第一台设备塞进渴望阅读的少年掌心。
那些被传统盲文禁锢的1.3亿视障者,终于摸到了数字时代的光。
142页书的震撼:当9.9元遇见600元
在重庆南岸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盲文教室,郦铖见过最残酷的"书籍通胀"。
一本142页的《小王子》,翻译成盲文变成五本大部头,总价480元。
数学老师用盲文板书公式,写错一个点就得重抄整页——凸点一旦压平,整段知识就消失了。
"听书像听广播,想回头看公式?不可能。"
盲校学生小华的话,让实验室的凌晨三点亮着灯。团队拆开市面上所有点显器:单行16方设计,读"重庆大学"四个字都得翻页,遑论复杂公式。
更致命的是价格——某进口品牌16方设备标价1.2万元,相当于盲人家庭三个月收入。
转机出现在2022年冬天。
郦铖带着样机敲开深圳代工厂的门,却被压电陶瓷模组的量产难题绊倒。"跑了十家厂,都说没见过这种精密零件。"
少年蹲在车间角落画图,突然想起盲校老师的话:"盲文点间距超过2.5毫米,手指就会认错。"
他们推翻前三版设计,把6个凸点的间距精确到2.3毫米,成本却砍掉三分之二。
实验室的凌晨三点:95后工程师的"摸读"修炼
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实验室,至今留着一面"问题墙"。
2024年2月的样机测试期,盲人体验官每周列出上百条反馈:"翻页键太硬""凸点回弹太慢""数学符号显示错位"。
软件工程师李泽芃为了模拟视障体验,蒙眼操作设备两周,手指磨出茧子,终于发现翻页逻辑的致命缺陷——传统点显器按行刷新,而盲人习惯按"方"阅读。
"我们在产品里藏了个彩蛋。"团队成员曹秀秀记得,某次给盲校捐赠设备时,有个女孩突然笑了:"你们的凸点有温度!"
原来,压电陶瓷工作时会产生微热,恰好被视障用户捕捉到,成了"正在刷新"的触觉信号。这个意外发现,让团队重新设计散热系统,保留这份温暖的"触摸提示"。
最疯狂的实验发生在2023年深秋。
为测试设备耐摔性,郦铖带着样机冲进重庆山城步道,从3米高的台阶摔下十次。
"外壳裂了,但凸点依然灵敏。"他举着伤痕累累的样机冲进盲校,换来视障学生的掌声:"终于不怕摔碎'课本'了。"
湖南山村的敲门声:当3000元遇见"省吃俭用一年"
2025年4月的发货日,郦铖带着首台"方寸"赶往湖南娄底。4小时高铁转1小时山路,抵达时天已抹黑。
17岁的小宇摸着设备上的凸点,突然红了眼眶:"去年攒了半年钱,还差8000块。现在三个月工资就够了。"
他掏出藏在枕头下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想读的书名——《解忧杂货店》《高等数学》《哈利波特》。
这个场景让郦铖想起初次拜访的盲人夫妇。
男主人曾是程序员,因视网膜病变失明,只能靠听书"看"代码。"他摸到我们的多行显示样机时,突然哭了。"郦铖回忆,"因为终于能'读'懂女儿的数学作业了。"
如今,无界启航的汉盲转换算法已支持40国盲文,连最难的数学公式和五线谱都能完美呈现。
在深圳坪山的生产线上,00后技工小陈总把设备贴在耳边。
"听,凸点弹起的声音像打字机。"这个细节被写入用户手册:"每个凸点的寿命是50万次,足够读完1000本书。"
而在重庆大学的实验室,最新版"咫尺"设备正在测试——4行120方显示,价格直指千元级,"要让盲文点显器像手机一样普及。"
李泽湘的赌局:为什么押注00后"冷门赛道"
当李泽湘的XBOTPARK基金决定投资时,业内一片哗然:"盲人市场太小,硬件研发周期太长。"
但这位"大疆教父"看中的,是郦铖团队在重庆盲校蹲守三个月的笔记——178页密密麻麻的需求记录,包括视障用户对"摸读游戏"的渴望。
"他们不是做慈善,是真的懂痛点。"李泽湘在投资备忘录里写道。
如今,无界启航的点显器已进驻26所盲校,甚至改造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视障参观者触摸设备,就能"看见"青铜器上的铭文。
更意外的是,某特殊教育机构反馈:使用点显器的学生,数学成绩平均提升23%,因为终于能"亲手触摸"公式推导。
在郦铖的研究生课桌上,摆着本磨旧的《失明症漫记》。书页间夹着张纸条,是盲人夫妇女儿写的:"谢谢哥哥们,让爸爸又能'看'我写作业了。"
这个00后CEO说得很轻:"我们不是造机器,是给1.3亿人递钥匙——打开知识的门,推开世界的窗。"#头条深一度#
(本文故事素材综合自:上游新闻2024年3月《百姓记录丨重庆大学生发明盲文电子书》、创业邦2025年9月《李泽湘投了个00后》、重庆两江新区2024年2月《帮盲人群体"阅读"》等报道,所有细节均有公开新闻可查)
资料来源
1.创业邦深度报道:
2.上游新闻人物特写:https://www.cqcb.com/baixingjilu/2024-03-01/5514406.html
3.两江新区官方报道:
4.华龙网人物专访: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