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升VS永达,谁是中国汽车经销商“闯关”样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14:45 1

摘要:导致汽车经销商集团利润下滑的原因显而易见,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大部分经营合资汽车企业和豪华汽车品牌。而合资车企和豪华汽车企业去年在中国市场均遭遇销量和利润同步下滑。

2024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乃至传统汽车经销商群体遭遇重挫。

综合分析众多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公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24年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同比下滑。

导致汽车经销商集团利润下滑的原因显而易见,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大部分经营合资汽车企业和豪华汽车品牌。而合资车企和豪华汽车企业去年在中国市场均遭遇销量和利润同步下滑。

个别几家实现增长的经销商,都是很早转型中国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企业,但即使如此,其收入规模、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预期,和高峰期排名前20的经销商集团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拥有较多合资企业和豪华品牌的中大型经销商集团而言,迅速转型成为事关生死的首要抉择。

最大的难题在于,怎么转?

中升永达盈利,品牌势能VS区域优势

积极的消息是,中国营业收入排名前二的上市汽车经销商中升集团和永达汽车,均实现了盈利。

中升集团实现盈利符合预期,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中升的网络布局无论数量还是品牌均非常强势,其在奔驰授权网络占比为第二,雷克萨斯占比第一,广汽丰田占比第一。

需要指出的是,据CADA《经销商之声》调研反馈,奔驰和雷克萨斯占据了豪华汽车品牌满意度前两位,广汽丰田是合资车企满意度第一名。

此外,中升集团在一部分城市具有单一品牌的独家授权。

强势且集中的品牌布局战略,让中升集团在市场内卷时期保持了盈利能力。同时在新能源转型上,中升集团也延续了规模化效应,与赛力斯签订了高达40家以上的授权合作。

永达汽车的营业收入在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排名第二位,和中升相比,永达是保时捷和宝马的核心经销商,这两家汽车企业2024年在中国市场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永达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是,网络布局集中在江浙为主的华东市场,具有非常强的消费能力,相对集中的渠道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集团资源统筹和精细化管理。

更重要的是,永达汽车是大型经销商集团中较早转型新能源的,2024年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达到1.8万台以上,在整体新车销售占比超过10%,且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接近85%,新车毛利率也优于传统油车。

此外,在售后服务和二手车领域,中升集团和永达汽车都非常重视。

区域优势稳扎稳打,小幅快跑双管齐下

对比中升集团和永达汽车的发展模式不难看出,对于绝大多数汽车经销商投资人而言,效仿永达汽车是必然选择。

首先,品牌势能的累积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单一城市的单一品牌授权,不仅对经销商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要求极高,更需要和品牌具有非常长期的深入合作积淀才有可能实现。

同时,随着竞争内卷的加剧,为了降低垄断导致的发展滞后风险,单一品牌的单一地区授权很难持续。

第二,区域优势有利于经销商团队集中精力打造经销商品牌,特别是售后业务方面,随着多元化推进,未来有望形成同一集团、不同品牌间的强势互补。

第三,转型新能源需要稳扎稳打,虽然新能源是发展趋势,但造车新势力的打法具有较强不确定性,比如在网络布局和运营返利方面规则模糊,而且经常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政策反复,这都是投资人需要慎重考虑的风险。

比如有经销商反馈,作为第一批外资电动车品牌售后服务网点,目前就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厂方利用数据化优势,将保险车辆指定到直营网点维修。”

经销商大观:

尽管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火热,但消费者也逐渐重视智能驾驶和电动车的种种风险,让传统车企有了更多战略调整空间。

同时,经过持续沟通和建议,外资车企已经开始重视中国经销商声音,加快了本土化战略节奏,对于大部分传统经销商而言,稳扎稳打是更容易实现的策略。

目前的趋势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目前保时捷、宝马都在加快中国地区的本土化推进,对永达汽车来说是非常明显的利好。

而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成熟,回归理性的用户更注重综合体验,传统车企和服务能力较强的经销商集团将迎来更多机会。

来源:车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