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白舍人: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②灵隐寺: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③高卧:指隐居不仕的人。④徐孺子:即徐稚,东汉名士,以品行高洁、学识渊博著称。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杨巨源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谘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注]①白舍人: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②灵隐寺: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③高卧:指隐居不仕的人。④徐孺子:即徐稚,东汉名士,以品行高洁、学识渊博著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交代了诗作的缘由,“送归”“因寄”关联了两位友人,统摄全诗内容。
B.首联诗人回忆曾探访灵隐寺,于东楼观望海门,自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写。
C.颔联运用了比喻,潮水如银河铺满天宇,日光似金柱喷薄,景象十分壮丽。
D.颈联中诗人建议白居易不要向章孝标询问公事,而应与其细细地谈诗怡情。
16.诗歌尾联情感内涵丰富,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5. D(“不要向章孝标询问公事”错)
16.①结尾两句运用典故;②将章孝标比作徐孺子,表达了对其品格与才华的高度肯定;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能礼贤下士并尊重贤才的期望和对两位友人的关心。(6分。每点2分)
来源:秀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