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关于金红婵亮相暨南大学开学典礼,身体圆润体型的变化,大腿变的粗壮了,低调的穿着,引起全网大讨论。与此同时,关于她“大概率退役”的猜测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甚至有自媒体断言“跳水天才即将告别赛场”。
最近关于金红婵亮相暨南大学开学典礼,身体圆润体型的变化,大腿变的粗壮了,低调的穿着,引起全网大讨论。与此同时,关于她“大概率退役”的猜测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甚至有自媒体断言“跳水天才即将告别赛场”。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目前,全红婵在广东省队接受低强度力量训练、水中动作练习及核心力量强化,康复周期暂定3个月,目标直指2025年11月的大湾区全运会。国家队教练组为其量身定制技术调整方案,重点优化压水花技术与空中翻转稳定性,医疗团队更引入运动康复科技设备辅助治疗。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2025年9月,全红婵正式入读暨南大学体育专业,学校为其提供弹性学制,确保训练与学业兼顾。与此同时,她已获广东文旅推广大使身份,并参与商业活动策划,为未来转型教练、体育管理或商业领域积累资源。
尽管全红婵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成功卫冕女子10米台金牌,但2025年国内赛事中多次不敌陈芋汐,引发“状态下滑”的争议。部分自媒体将此与“退役”强行关联,却忽视了她伤病缠身的客观现实。事实上,中国跳水队历史上不乏“低谷复出”的案例:郭晶晶曾因视网膜脱落暂别赛场,最终以31岁“高龄”夺得北京奥运会金牌;陈若琳克服发育期难题,实现奥运会单人10米台两连冠。
针对外界质疑,全红婵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训练视频与康复进展,以“全运会见”的表态回击退役传闻。其师兄谢思埸(曾带钢钉复出夺冠)的亲身指导,以及家人陪伴下的心理疏导,成为她突破低谷的重要支撑。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当身体开始抗议时,就该考虑停下来了。”郭晶晶的退役感言,恰似对全红婵现状的注脚——暂时的休整并非终点,而是为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蓄力。据知情人士透露,若全红婵在全运会恢复80%以上竞技水平,国家队仍将全力支持她冲击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即便选择转型,她也可能以教练或技术顾问身份延续跳水生涯。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许多曾经在跳水项目中创造辉煌的运动员,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型期。例如,跳水女神陈若琳在完成奥运任务后,因身体的变化也一度被外界认为可能会退役。然而,陈若琳不仅没有退役,反而在转型后继续活跃,并在全运会中再度获得金牌。这一例子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身体变化并不等于结束,有时候,正是新阶段的开始。
尽管外界的猜测纷纷,但全红婵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全红婵确实经历了身体的变化,但她目前依然在进行正常的训练,并且大学学业也未影响到她的训练计划。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全红婵本人也表示,虽然今年她因伤病错过了不少重要赛事,但她并没有打算退出。她曾在世界杯分站赛后公开表示:“想要重新回到巅峰的难度不小,但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我始终会尽最大努力去拼搏。”她的这番话,展示了她坚韧的毅力和面对困境时的从容态度。她依然坚定地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全运会,而非退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运动员身上,尤其是像姚明这样的篮球传奇人物。尽管因为伤病影响了他的运动生涯,但他并没有选择完全退役,而是转型成为了篮球的推广大使,并在职业生涯后期为中国篮球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姚明的经历告诉我们,运动员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竞技场上,转型后的影响力同样巨大。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全红婵虽然面临身体变化和伤病的挑战,但她并未因此动摇自己未来的方向。随着全红婵的逐步恢复,她的目标也变得更加明确——全运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她目前没有明确的计划去冲击洛杉矶奥运会,但未来的路,她会一步步走下去。”她的心态让人深感敬佩,也为她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来源:天地之旅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