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竹篓豆腐乳和那一瓶竹叶青名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9:15 1

摘要:1953年,我第一次出门到解州师范读书,因路途遥远,每次去学校时,父亲总要给我一些零花钱,虽然少之又少,总算我对钱有了“支配权”。

一小竹篓豆腐乳和那一瓶竹叶青名酒

□王志英

1953年,我第一次出门到解州师范读书,因路途遥远,每次去学校时,父亲总要给我一些零花钱,虽然少之又少,总算我对钱有了“支配权”。

一次,我利用星期天去逛解州关老爷庙会,走到西关时,见路旁两边有许多店铺,矮矮的,小小的,摆着各种吃食和潼关酱菜,虽然店铺矮小,客人却络绎不绝,买潼关酱菜、福同惠细点、竹篓豆腐乳者居多。我掂量再三,买了一小竹篓豆腐乳,准备星期天回家时给妈妈带回去。

妈妈,其实是我的养母。

养母,是个苦命人,曾生有一男两女。但28岁时儿子就死于“瘟疫”,31岁时又失去丈夫,35岁时大女儿“坐月子”也弃她而去。就在她心灰意冷,觉得人生无望时,爷爷把本来叫她“大妈”的我,过继给她当了儿子。

当时,我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妈妈就日夜守护着我和二姐过日子。她终于把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到了8岁,二姐又因肺病撒手人寰。

妈心如刀剜,哭得死去活来。送走二姐,妈妈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整天躺在床上,眼睛死死盯住顶棚,不断地喃喃自语:“老天啊老天,你为什么总是和我过不去?”

眼见妈这样,我非常害怕,只是依偎在她的身旁,傻呼呼地望着她,一动也不敢动。直到第四天早晨,妈才强打精神坐起来,亲昵地把我搂在怀里,串串热泪滴在我脸上,声颤情重地说:“心肝啊,妈的心肝!为了你,妈说啥也得活下去。”

我确实是妈的心头肉,命根根!我一旦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妈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一次,我得了水豆痧,满身红晕,满身籽粒,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这可吓坏了妈!她连忙让爷爷到外村请来医生,又到娘娘庙里烧香求神保佑我这个心肝宝贝儿。后来,听人说了一个偏方,他就用铜钱蘸点小油,在我的身上刮来刮去,刮啊,刮啊,一边刮,一边念叨着:“求yaya,(指“神”)保佑我娃,我用全猪全羊献你!”“刮痧”后,我的病情渐渐好转,妈的脸上才露出笑容。有人说,妈的脸,就是我的“晴雨计”,这话说得丝毫不错。

妈,宽厚仁慈,勤劳朴实。印象中,她从来没和爷爷、爸爸(生身父亲)、婶娘(生母)吵过嘴,打过架。一天到晚,总是坐在纺花车前,“嗡-嗡-嗡-咯噔,嗡-嗡-嗡-咯噔”无休止地纺棉花挣钱供我上学,剩下的就全部缴“公”(因为我们还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贴补家里用。

至于养母,从来不多花一分钱。记忆中,妈妈没有穿过一件好衣服,吃过一顿像样饭,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默默无闻地为这一大家子人磨面、做饭,纺线,打杂,就像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小脚女人,天天总是从天不明干到半夜三更。

……

一想起妈妈,我就觉得对不起她。加之她牙齿越来越不好,我就给她买了一小竹篓豆腐乳。妈妈也没有藏着掖着,干脆把豆腐乳放到了饭桌上,让大家都尝尝鲜。爸爸见了,就问:“这是谁买的?”妈妈说:“这是囤孩从解州关帝庙物资交流大会上买的。”爸爸听后,高兴地说“囤孩知道孝敬老人了!”

我听后,低着头,小声说:“这不叫胡乱花钱吧?”

爸爸说:“百善孝为先。不叫,不叫,不但不叫,还应该受到表扬呢!”

正因为爸爸肯定了买豆腐乳的事,这才会发生我参加工作后那年春节那瓶酒的故事。

那是我参加工作后的头一年,春节假期将至,我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想法:应该为辛苦多年的爸爸买点礼物带回去。

“买什么呢?”我思来想去,决定买一瓶“竹叶青”酒。因为爸爸特爱喝酒,可是从来没喝过这种品牌的名酒。

那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我提着 “竹叶青”与“福同惠”(点心)步行从学校回到家。还没进屋,就碰见了爸爸。爸爸一眼就看到了那瓶酒,笑问:“酒是给爸买的?

“是的。”

我就顺手将那瓶酒递了过去。爸爸一看是“竹叶青”,惊讶地说:“怎么买这么好的酒?爸是爱喝酒,但是酒就行。”看得出,爸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说完,爸就提着“竹叶青”酒往巷东头去了。

过后,龙娃叔告诉我:“那天,你爸可高兴啦!他提着酒到我家,说:来,来,来,让咱哥俩好好喝几盅,品品这竹叶青酒是个啥滋味?想不到,我囤孩(我的乳名)还这么孝顺!”

“是囤孩给你买的?”我问。

他说:“那还能有假?咱娃呗!”你真不知道他说这话时的那股神气!我们喝了一会儿,他又提议说:“走,咱到宪龙家里喝去。”这时,我才弄明白,他哪里是要我喝酒呢?是要炫耀你这个孝顺儿子呢!

再后,宪龙伯也告诉我:“那天,你爸兴奋极了!他说,你在上解县师范时,就知道你妈的牙不好,曾给你妈买过豆腐乳,从那时起他就断定你是个孝顺的儿子……”

不就一瓶酒吗,怎么能让爸那样“得意忘形”呢?

细细回味,我才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老人们对儿女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一瓶酒,一瓶豆腐乳,一个亲切的电话,一次暖心窝的问候,再加上常回家看看,他们就知足了。因为老人家需要的不是山珍海味,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补偿,更重要的是那一份情,一份爱,一份关怀,一份体贴,须知,老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无论如何都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作者:王志英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来源:运城之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