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又乱套了?非法移民引爆抗议,工党失势,法拉奇成最大黑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17:30 1

摘要:为了反对非法移民,英国右翼组织了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抗议集会,据称有15万人参加,场面一度失控。导致此次右翼抗议爆发的原因复杂,其中法国总统马克龙难辞其咎。

英国最近可谓是一片混乱。非法移民问题居高不下,美国方面又以关税施压,财政预算迟迟拿不出明确方案。

右翼势力因民主和移民问题爆发大规模示威,使得英格兰西北部陷入动荡。造成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陷入混乱的根源,其实正是非法移民。

历史仿佛在轮回,当年欧洲列强航海远征、肆意殖民,如今来自非洲和中东的小船偷渡者蜂拥而至,仿佛殖民者当年扔下的回旋镖,最终击中了后代。

为了反对非法移民,英国右翼组织了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抗议集会,据称有15万人参加,场面一度失控。导致此次右翼抗议爆发的原因复杂,其中法国总统马克龙难辞其咎。

此前他曾承诺帮英国拦截穿越英吉利海峡的非法移民,并收取了英国的资金支持,但效果并不显著。英国首相斯塔默为重建英法关系,邀请马克龙于7月8日访问英国,共同商讨非法移民问题。这是英国脱欧以来首次邀请欧盟领导人访问。

然而马克龙在接受邀请时提出条件:英国需先承认巴勒斯坦国。他自己不敢贸然承认,担心以色列及国际舆论的反弹,因此试图让英国先行一步,以观察风向。

法国政府内部也有消息人士透露,法国是在借机分担压力,英国自然不愿轻易被牵制。7月8日,马克龙抵达英国,威廉王储亲自迎接。

随后他与国王查尔斯同乘军车前往白金汉宫,正式展开访问。7月9日,马克龙与斯塔默进行会谈,表面上关系融洽,实则各怀心思,双方围绕承认巴勒斯坦国及移民问题展开博弈。

最终双方决定,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联合更多国家共同承认巴勒斯坦国,以避免以色列单方面施压。除此之外,两国还讨论了国防合作和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但核心焦点依旧是非法移民。

英国近年来非法移民激增,若无法有效解决,工党政府的执政地位将岌岌可危。对此,马克龙指出,英国脱欧后与欧盟缺乏正式移民协议,实际上助长了偷渡潮。他直言,若英国当初未脱欧,问题更易协商解决。

英国方面则认为,非法移民主要是通过法国海域进入,法国在拦截上态度消极。为此,斯塔默提出所谓“新版非法移民遣返计划”,即“进出互换协议”,也可称作“卢旺达计划2.0”。

其内容是:英国将非法入境者遣返至法国,同时接收一定数量在法国有庇护申请且与英国存在亲属或社会关系的合法难民。这样既能缓解右翼情绪,也能引入劳动力。

法国方面则可再自行处理被遣返的非法移民,无论是遣返回原籍,还是转移至其他欧盟国家,皆由法国自行决定。相关费用,包括拘留、交通、安置等,全部由英国承担。

根据初步计划,英国每周遣返50人,每年约2600人。但协议刚开始运行时,实际操作中出现荒唐场景:首架遣返飞机仅搭载两三人,甚至有一次仅为了一名厄立特里亚偷渡者而专门包机。

该偷渡者的律师以“人口贩卖”为由提起诉讼,并成功申请禁令,阻止了航班起飞。人权组织和慈善机构也发起运动,向航空公司施压,要求其拒绝与政府合作。

最终,这一遣返计划在初期便陷入停摆,未能成功送出任何非法移民。相比之下,保守党时期的卢旺达计划至少遣返了四人,因此舆论普遍批评斯塔默政府无能。

在移民问题上四处受挫的同时,美国因素又推波助澜。2025年9月10日,美国极右翼网红查理·柯克与前总统肯尼迪会面,加剧了美国国内对立,也间接影响英国右翼情绪。

9月19日,英国极右翼人物汤米·罗宾逊刚刚出狱,便组织大规模抗议,人数超过十万。马斯克更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声援,呼吁英国人民推翻政府,彻底点燃了现场气氛。

警方被迫紧急增援上千名警力,出动防暴部队才控制局势。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的大规模骚乱,也是由罗宾逊挑起,并因移民问题迅速扩大。此次情节几乎重演,只是政府应对更果断,未让局势彻底失控。

尽管如此,抗议带来的政治冲击巨大。除马斯克外,美国前总统首席策略师班农、右翼评论员乔伊·曼纳里诺以及德国“选择党”和波兰右翼议员等外国政客纷纷参与其中。

英国政府对此无力应对,只能公开斥责马斯克“缺乏礼貌”,但收效甚微。到2025年9月中旬,工党政府支持率跌至-61%,创下新低,甚至低于2024年大选前的保守党。

许多选民承认,当初投票给工党只是为了赶走保守党,如今却陷入更深的失望。

除了移民问题,政府在言论管制上的政策也饱受批评。去年暴乱的导火索之一便是假消息传播,因此斯塔默试图推动信息审查,与科技公司合作。

然而推特和脸书掌握在马斯克和扎克伯格手中,英国政府转而向苹果公司施压,要求开设后门获取用户数据。苹果拒绝后,英国内政部动用《调查权力法》,允许秘密获取科技公司数据。

8月6日,库克甚至被迫寻求美国政界支持。最终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强硬要求,此事也使斯塔默与美国关系再度紧张。

更雪上加霜的是,英国驻美大使曼德尔森被曝与爱泼斯坦关系密切,丑闻引发轩然大波。尽管斯塔默在议会为其辩护,称其“善良、可信”,但次日便迫于压力将其解职,前后矛盾的做法再次让人质疑其领导力。

不久之后,高级助理奥文登也因18年前的种族歧视言论被曝光而辞职。奥文登长期负责为斯塔默搜集对手黑料,结果却因自身丑闻下台,令人讽刺。

更重要的是,此事触及工党内具有象征意义的黑人女议员戴安·阿伯特,使工党在左翼支持群体中受损严重。

随着丑闻不断,工党内部出现倒戈声音。议员理查德·伯根直言,若首相不改变路线,将不可避免下台。资深议员格雷厄姆·斯金格也表示,首相应果断退居二线。但仍有人支持斯塔默,认为即便换人也未必能解决问题。

工党陷入“无人愿意接盘”的尴尬处境。与此同时,改革党领袖法拉奇的支持率飙升至31.2%,超过工党和保守党,成为最大赢家。他甚至对媒体宣称:“如果明天举行大选,我明天就会成为首相。”

如今,英国政局依旧扑朔迷离。是法拉奇借势上台,还是斯塔默绝地反击,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非法移民问题已成为压垮英国政府的核心矛盾,而这场混乱还远未结束。

来源:心内科医师张学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