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眼镜预售2499元,发售突涨800,用户投诉还心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7:23 1

摘要:最近AI眼镜圈出了个争议事儿:RokidGlasses正式发售时,价格从之前吹得火热的2499元直接涨到3299元,一下子贵了800块。

最近AI眼镜圈出了个争议事儿:RokidGlasses正式发售时,价格从之前吹得火热的2499元直接涨到3299元,一下子贵了800块。

懂行的人说,这事儿从做生意的角度看没毛病,但确实不地道;

普通用户更直接,不少等了大半年的人直呼“被坑了”。

1

其实Rokid的算盘打得挺明:先用2499元这个低价把市场热度拉满,毕竟去年这价格太能打了。

洛图科技的数据显示,2024年能拍照的AI眼镜还都卖3000元以上,今年2月才降到1500-1999元区间,

而Rokid这眼镜还带AR导航、AI支付这些功能,2499元一出来,直接把竞品的定价压力拉满,

搜索引擎里搜“Rokid价格”,出来的也都是2499元,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它多有性价比。

可等正式发售,价一涨就露馅了。

有用户在竞品社群里吐槽:“真有底气就一开始定好价,别先装‘性价比王者’,发售了又变脸”;

还有人之前花9.9元预约,转头就去天猫投诉,平台直接判定Rokid“没兑现承诺”,要给店铺扣分;

走工商投诉的,虽说没算欺诈,但也能申请退款。

2

这还不算完,发货的事儿更让用户闹心。一开始Rokid只说“Q2发售”,连个准日子都没有;

后来创始人祝铭明说“6月下旬准时发”,结果到7月中,不少拿F码的用户还没收到货,

所谓的“发货”,其实就发了小批量,跟大家理解的“大批量交付”根本不是一回事。

更乱的是它的预售机制:又是F码、又是1元预订、又是9.9元预订,后来才说“F码先发,再是9.9元的,最后是1元的”。

可一旦前面的人没发,后面的全得等,用户之间互相质疑,都怀疑Rokid是用这套复杂玩法测产能,根本没把用户放第一位。

祝铭明后来也承认,早期F码是跟粉丝共创,现在成了“供货保障”,等于直接说破了“优待”变“调货工具”的事实。

国内用户闹心,海外用户也没逃过。

Rokid在海外众筹,不少人付完钱,突然收到UPS的催款电话,说要补150美元关税加100美元处理费,之前压根没人提这事儿。

更离谱的是,Rokid申报货值时写100美元(实际卖500美元),没跟用户说,发货也不通知,用户直到被催款才知道货发了。

有人吐槽:“Rokid现在体量不小了,还像小作坊似的不沟通,这不是透支信任吗?”

说起来,Rokid也创业十年了,这次确实靠低价拉到了流量,5月就有25万定金订单,

相当于明年100万出货目标的四分之一,正式发售后5天卖了4万台,9月产能直接售罄。

但问题是,AI眼镜现在还是“尝鲜货”,有从业者说“现在卖得火不叫赢,一个月后退货率低才算真成”。

祝铭明自己也说,“必须拿出85-95分的产品,不然流量会反噬”。

祝铭明

可现在呢?价格背刺、发货拖沓、海外沟通差,把用户的期待全变成了失望。

早期靠低价吸引极客还行,现在要做大众市场,用户不只看产品,更看你诚不真诚。

对Rokid来说,现在站在AI眼镜爆发的前夜,产品轻、功能全,本有机会打响品类,

但要是总玩“流量套路”,不补“信任课”,就算短期卖得好,长期下来,用户也会慢慢跑光。

毕竟做生意,一时的热度撑不起十年的牌子。

来源:笔杆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