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面这张图,是汉族基因传播范围图,整个亚洲一半的土地都被汉族基因覆盖,几乎占据了东亚所有宜居的土地。
下面这张图,是汉族基因传播范围图,整个亚洲一半的土地都被汉族基因覆盖,几乎占据了东亚所有宜居的土地。
这张图中是Y单倍群O系基因图,这种基因是汉族基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亚农耕民族的标志。
这种基因的传承,主要源于父系遗传,占汉族父系基因的50%-80%。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汉族基因都在60%到100%之间,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汉族基因也有10%到60%。
而在我国周边邻国中,基本也都有汉族基因分布。
比如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地区,都有2%到10%的汉族基因分布。
海参崴和远东地区的汉族基因,在10%到30%之间,也证明这一地区曾长期是我国的领地。
至于朝鲜和韩国地区,汉族基因的占比竟然高达60%,和我国核心区域的汉族基因比例差不多。
这已经充分证明,朝鲜和韩国人也是汉族人的后代,毕竟历史上创建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的统治者,都是汉族人。
比如卫满朝鲜的创建者,就是燕国人,是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
而箕子朝鲜的统治者箕子,则是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王帝辛的叔父。
后来因为他的主张在商朝得不到施行,最后去了朝鲜,并建立箕子朝鲜。
所以说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拥有大比例汉族基因是比较正常的。
不过在隔海相望的日本,竟然也有30%以上的汉族基因,南部岛屿更是有60%以上的汉族基因。
这一点有些惊讶,毕竟我国和日本隔海相望,不像和朝鲜半岛有那么多互动。
很多人猜测,或许日本人真是徐福后裔,当年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难道真的在日本繁衍,才让日本有了如此之大的汉族基因比例?
日本向南,琉球群岛乃至整个东南亚,都有大比例汉族基因,这是源于汉族两千年来不断对海洋的开拓。
很多人说汉族固步自封,缺乏对海洋的探索,但这份基因图谱或许证明,汉族也曾对海洋充满了向往。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在大洋洲的新西兰,竟然也有不少的汉族基因。
在古代汉族应该不会传播的新西兰,只能说是现代有不少汉族人移民到这里,让新西兰有了汉族血统。
而在我国西部西南部地区,中亚五国也有汉族基因,毕竟在历史上中亚五国也是我国领土。
唐朝时的疆域,也的确到达过里海附近,这些都为汉族基因向西传播提供了便利。
至于印度东北部的汉族基因,或许也是古代有不少汉族移民到此,也难怪印度东北邦有人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了。
不过在所有地区中,还有一个地方汉族基因比例比较高,那就是距离我国有万里之遥的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的汉族基因在10%到30%之间,竟然比远东和中亚地区的基因比例都要高。
其实这也是有据可依的,早在18世纪的时候,广东顺德籍华人就前往马达加斯加岛谋生。
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量中国籍劳工被法国殖民者带到这里,并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华人聚居区。
近年来,随着非洲开拓,每年也有上千人进入马达加斯加。
如今这座岛上已经约有5万左右的华人,而有汉族基因的人口只会更多。
当然,汉族基因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和其他民族融合,后代既有汉族基因部分,也会有其他民族部分基因。
地图中显示的只是有汉族基因的部分,不代表这些地区已经没有其他民族基因。
比如今天的满族人,他们的基因中可能有汉族基因,而汉族基因中也可能有满族基因,或者其他民族基因。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种情况是完全正常的,也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融合过程。
最终所有民族基因融合到一起,就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民族。
来源:朔州日报-知鉴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