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性能对比处于劣势:随着歼-20、歼-16、歼-10C等国产先进战机的大量服役,苏-35在性能上逐渐处于下风。
中国引进的24架苏-35战斗机现状
地位与作用略显尴尬
性能对比处于劣势:随着歼-20、歼-16、歼-10C等国产先进战机的大量服役,苏-35在性能上逐渐处于下风。
其搭载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存在诸多不足:探测距离较短,信号处理能力弱,且易受干扰。
在“金头盔”比武中,苏-35多次被歼-10C等国产战机压制,表现不尽如人意。
体系融合存在困难:在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中,苏-35难以与国产预警机等系统实现高效的信息融合。在执行任务时,其效率远不如国产战机,难以充分发挥自身性能优势。
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解放军空军需要为这24架苏-35战斗机专门准备一套独立的维护、训练等系统,成本十分高昂。
其日常开支也远高于同样数量的歼-16战斗机,给后勤保障带来了较大压力。
承担着一定的任务
执行常规巡逻任务:苏-35承担着远海巡逻、伴飞轰-6K等常规任务。在一些对飞行条件要求不高的场合,其矢量发动机的独特优势得以发挥,能让飞行员快速完成起降任务,提升任务效率。
作为训练平台:苏-35可以作为重要的训练平台,为中国空军培养更多优秀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为航空人才储备贡献力量。
对中国航空事业有积极影响
发动机技术借鉴:苏-35搭载的117S发动机性能卓越,动力强劲,其在推重比和矢量技术方面较为先进,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借鉴和启示。
特殊任务中的作用:在驱逐进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战机时,苏-35能够凭借其火控雷达、超强的机动性和配备的先进导弹形成强大威慑。
在与歼-20等隐身战机配合执行任务时,可在敌方机群被压制的关键时刻,发挥独特作用,弥补部分作战需求。
来源:小剧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