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把15年阿姨裁员,得意节约成本时,阿姨:把2千万房租结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21:30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52岁的王秀英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华泰科技工作满15年的这一天,收到一纸解雇通知书。为了节省120万年人力成本,公司决定外包食堂,她这个兢兢业业的食堂阿姨成了第一批被“优化”的对象。

18万补偿金,对于一个月薪只有四千多的中年妇女来说已经不算少了。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普通的食堂阿姨会像其他被裁员工一样愤怒、哭闹,或者卑微地求情。

可王秀英的反应出人意料。

她只是平静地签了字,甚至还对慌张的同事们说:“别担心,我自己有办法。”

那种从容不迫的神态,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

更奇怪的是,当总经理陈志华在电梯里遇到她时,王秀英竟然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陈总,您知道这栋楼的年租金是多少吗?”

一个即将离职的食堂阿姨,为什么会关心公司的房租?

而当真相揭晓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会明白,有些时候,真的不能以貌取人...

01

清晨五点,闹钟还没响,王秀英就已经睁开了眼睛。这是她十五年来养成的习惯,比闹钟还要准时。她轻手轻脚地从床上起来,生怕吵醒了隔壁房间的儿媳妇和孙子。

洗漱完毕,王秀英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五十二岁的年纪,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上的皱纹也深了不少。她伸手摸了摸脸颊,那里有一道很浅的疤痕,是十年前在厨房里被油溅到留下的。

“妈,这么早就起了?”儿媳妇李芳从卧室里探出头来。

“习惯了,你接着睡吧。”王秀英压低声音说道。

“那您路上小心点。”

王秀英点点头,拿起挂在门口的围裙和帆布袋。这个帆布袋是她刚到华泰科技公司时买的,用了十五年,虽然已经有些发黄,但她舍不得扔。

从家里到公司,骑电动车需要二十分钟。王秀英喜欢这段路程,特别是经过河边的时候,能看到刚刚升起的太阳把河水染成金黄色。

华泰科技公司坐落在市中心的一栋二十三层的办公楼里,占据了其中的十二到十八层。王秀英从地下停车场的员工入口进入,熟练地刷卡,电梯直达十五层。

食堂就在十五层,面积不大,但足够容纳三百多名员工用餐。王秀英是这里的主厨,还有三个帮手,大家都叫她“秀英姐”。

“秀英姐早啊!”小刘是去年新来的,二十出头,手脚麻利。

“早,今天咱们做什么?”王秀英一边系围裙一边问。

“昨天陈总说要加班,估计今天晚餐的人会比较多。”

王秀英点点头,开始在心里盘算菜谱。

十五年来,她已经摸透了这里员工的口味。程序员小王爱吃辣,每次都要多放辣椒;财务部的老张有胃病,她总是单独给他准备些清淡的;销售部的几个小姑娘要减肥,她会多准备一些蔬菜沙拉。

“秀英姐,你手艺这么好,怎么不自己开个饭店呢?”小刘一边洗菜一边问。

王秀英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听过无数次,但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上午九点,早餐时间结束,食堂里开始准备午餐。王秀英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看着陆续进来用餐的员工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秀英姐,给我来份红烧肉,多一点。”技术部的小张是个瘦猴,但特别能吃。

“知道知道,你这小身板,就是不长肉。”王秀英一边打菜一边笑着说。

“那是,我妈说我这是遗传她,吃不胖体质。”

“你妈有福气,生了个这么能吃的儿子。”食堂里总是充满了这样轻松的对话。王秀英喜欢和这些年轻人聊天,他们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下午两点,午餐结束,王秀英开始收拾厨房。这是她最安静的时光,可以一个人慢慢地清洗碗筷,整理食材,为晚餐做准备。

她拿出手机,“妈,公司最近怎么样?”

王秀英想了想,回复:“挺好的,你忙你的,别老惦记我。”

其实最近公司的气氛有些不对劲。订单明显减少了,好几个部门的人都在私下议论可能要裁员的事情。但王秀英觉得这些事情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食堂总是要有人做的,再怎么裁员也不会裁到后勤。

晚上七点,王秀英收拾好最后一个锅子,脱下围裙。今天是个忙碌的一天,但她感到很充实。

“秀英姐,明天见!”小刘挥挥手。

“明天见,路上小心。”

王秀英锁好食堂的门,走向电梯。电梯里,她遇到了总经理陈志华。

“秀英姐辛苦了。”陈志华主动打招呼。

“不辛苦,应该的。”王秀英礼貌地回应。

陈志华看起来很疲惫,眼睛里有些血丝。

王秀英想说点什么安慰的话,但又觉得不太合适。毕竟,她只是个食堂阿姨。

02

华泰科技公司的会议室里,气氛异常凝重。

陈志华坐在主位上,桌子上摆着厚厚的财务报表。他的太阳穴突突地跳着,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性动作。

“各位,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陈志华的声音有些沙哑,“公司连续八个月亏损,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我们可能撑不到明年。”

人事经理李明清了清嗓子:“陈总,我已经做了详细的成本分析。如果我们把食堂外包出去,每年可以节省至少一百二十万的人力成本。”

“食堂那几个人工作了这么多年,就这么辞退,是不是太...”财务总监王芳有些犹豫。

“公司都要倒闭了,还管得了那么多吗?”销售总监张海有些急躁,“我们销售部已经裁了三分之一的人,食堂凭什么不能动?”

陈志华揉了揉太阳穴。自从父亲把公司交给他三年前,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为其他企业做软件开发,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

“外包给谁?”陈志华问。

“我联系了几家餐饮公司,其中一家叫'快洁餐饮'的报价最低。他们承诺保证员工用餐质量,而且可以立即接手。”李明递过一份资料。

陈志华接过资料,草草地翻了几页。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款,但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情仔细看了。

“那现在食堂的员工怎么办?”

“按照劳动法,给予相应补偿。王秀英工作了十五年,按照最高标准,给十八万。其他几个人工作时间短一些,总共下来大概四十万。”

“四十万...”陈志华在心里算了一下,“这钱公司现在拿得出来吗?”

王芳点点头:“资金紧张,但还能周转。”

“那就这么定了。”陈志华做了决定,“李明,你明天去通知他们。记住,态度要好一点,毕竟人家为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

李明点点头:“我知道怎么处理。”

会议结束后,几个高管陆续离开。陈志华一个人坐在会议室里,看着窗外的夜景。这栋楼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租金不便宜,但位置好,方便招聘员工。

他想起三年前父亲把公司交给他时说的话:“做生意不容易,但做人更重要。”现在看来,做人和做生意有时候确实会冲突。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来到了人事部,准备相关的文件。他知道今天的谈话不会太愉快,特别是对王秀英这样的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

李明回想起王秀英这十五年来的表现。她从来不迟到早退,从来不和同事发生冲突,做出来的饭菜员工们都很满意。如果不是公司实在没办法,他也不愿意辞退这样的员工。

上午十点,李明来到食堂。王秀英正在准备午餐的食材,围裙上溅了一些油渍,但她的动作依然麻利。

“秀英姐,你忙完这个,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李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

王秀英抬起头,看了看李明的表情,心里隐隐感到不安。

“好的,马上。”

03

人事部的办公室里,李明坐在办公桌后面,桌上放着几份文件。王秀英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有些紧张。

陈志华也在办公室里,他站在窗边,背对着王秀英。

“秀英姐,你在公司工作多少年了?”李明先开口。

“十五年了。”王秀英的声音有些干涩。

“这十五年来,你的工作表现一直很出色,大家都很认可。”李明停顿了一下,“但是,公司现在面临一些困难...”

王秀英的心沉了下去。她已经猜到了接下来要说什么。

“公司决定把食堂业务外包给专业的餐饮公司,所以...”李明咽了咽口水,“现在食堂的员工需要另谋出路。”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时钟的滴答声。王秀英看着桌上的文件,上面印着“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几个字。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突然,但公司也是没有办法。我们会按照劳动法给你最高标准的补偿,十八万,一次性支付。”李明继续说道。

陈志华转过身来:“秀英姐,真的很抱歉。如果公司情况好转,我们一定优先考虑你回来。”

王秀英没有立即回应。

她看着这两个人,心里五味杂陈。愤怒、失望、不解,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为什么是我们?”王秀英终于开口,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听得很清楚。

“公司需要节省成本,食堂外包是最直接的方式。”李明回答。

“我做错什么了吗?”

“没有,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陈志华说,“这纯粹是商业决策。”

王秀英慢慢地站起来,走到文件旁边。她拿起笔,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地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十八万什么时候能到账?”

“一周之内。”李明回答。

王秀英点点头,转身要走。

“秀英姐...”陈志华叫住了她。

王秀英回头看着他。

“如果你需要推荐信,或者其他帮助,尽管说。”

王秀英看了看陈志华,又看了看李明,嘴角露出一个很淡的笑容。

“不用了。”她说,“我自己有办法。”说完,王秀英走出了办公室。

李明和陈志华面面相觑。

“她的反应比我想象的要平静。”李明说。

“或许她早就有心理准备。”陈志华回答,但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王秀英回到食堂,其他几个同事已经等在那里。显然,李明也通知了他们。

“秀英姐,你怎么样?”小刘红着眼眶问。

“没事,签字了。”王秀英的声音很平静。

“这些王八蛋,用完就扔!”老张是食堂里年纪最大的,脾气也最爆,“十五年啊,说辞就辞!”

“算了,他们也不容易。”王秀英拍拍老张的肩膀。

“秀英姐,你想得太开了。”小刘擦擦眼泪,“我们以后怎么办?”

王秀英没有回答,她走到自己的工位前,开始整理私人物品。东西不多,几件换洗的围裙,一些调料样品,还有一个保温杯。

她拿起保温杯,这是儿子三年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杯子上还印着“妈妈辛苦了”几个字。

“我先走了,你们慢慢收拾。”王秀英说。

“秀英姐,咱们晚上聚个餐吧?”小刘提议。

“改天吧,我还有事。”

王秀英拿着自己的东西,最后看了一眼工作了十五年的厨房。锅碗瓢盆还整齐地摆在那里,明天就会有其他人来使用它们。

她走出食堂,按了电梯按钮。电梯门开了,里面站着几个公司的员工。

“秀英姐,下班这么早?”有人打招呼。

“嗯,有点事。”王秀英笑着回应。

电梯缓缓下降,王秀英看着楼层数字的变化,她在心里默数:23、22、21...

到了一楼,王秀英走出电梯,穿过大厅,来到大楼外面。

阳光有些刺眼,她眯了眯眼睛,然后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对,是时候了。”

04

电话打完后,王秀英站在大楼门口愣了一会儿。十五年来,她每天都会从这个门进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仔细地看过这栋楼。

二十三层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厅里人来人往,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但对王秀英来说,这里已经不再是她的工作场所。

她骑着电动车慢慢地离开,心情复杂。愤怒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楚的失落。

回到家,王秀英在沙发上坐下,看着对面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那是五年前拍的,当时儿子刚刚结婚,一家人都很开心。

“妈,您怎么回来这么早?”李芳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刚洗好的碗。

“公司有事,今天提前下班。”王秀英没有说实话。

“那正好,晚上咱们包饺子吃。”

王秀英点点头,但心思已经飘到了别处。

晚上,儿子王建军回来了。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工作虽然不算太累,但收入一般。

“妈,今天怎么样?”王建军习惯性地问候。

“挺好的。”王秀英还是没有说实话。

吃饭的时候,王秀英有些心不在焉。她在想明天该怎么和家人说这件事,也在想接下来该做什么。

饭后,王秀英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了一个很少使用的保险箱。里面放着一些重要的文件,包括房产证、银行存折,还有一些投资凭证。

她拿出其中一份文件,仔细地看了看。这是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租期还有三年。

王秀英想起了十五年前的往事。那时候丈夫刚刚去世,留下了一大笔保险金。她一个人带着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建议她投资买房,说市中心的商业地产肯定会增值。

王秀英当时对这些一窍不通,但朋友说得很有道理,她就咬咬牙把钱投了进去。

没想到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人生。

第二天一早,王秀英没有去公司。她在家里呆了一个上午,下午的时候,她接到了李明的电话。

“秀英姐,公司这边想问问,你的个人物品收拾好了吗?新的餐饮公司明天就要进场。”

“收拾好了。”王秀英回答。

“那就好。对了,补偿金已经在走程序,最迟明天就能到账。”

“知道了。”

挂了电话,王秀英看了看时间,下午两点。这个时候,食堂应该正在准备晚餐。她想象着小刘他们的忙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第三天,王秀英决定去公司看看。她想知道新的餐饮公司是什么样的。

到了食堂楼层,王秀英远远地就闻到了一股不一样的味道。她走近一看,原来的厨房已经被改造了,多了很多不锈钢设备,看起来很现代化。

“请问您是?”一个穿着白色制服的年轻人问她。

“我是原来这里的员工,过来看看。”王秀英说。

“哦,您就是王秀英吧?我们经理说过您,您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年轻人很客气,“我叫小李,是快洁餐饮的。”

王秀英点点头,看了看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都是年轻人,动作很快,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您要不要尝尝我们做的菜?”小李邀请道。

“不了,我就看看。”

王秀英在食堂里转了一圈,发现很多东西都变了。原来的餐桌换成了更加简洁的款式,墙上贴着“快洁餐饮”的标志,连菜谱都重新设计过。

她看到几个熟悉的员工在排队买饭,就是那些经常来食堂的老客户。

“味道怎么样?”王秀英忍不住问其中一个。

“还行吧,就是感觉没有以前好吃。”那个员工认出了王秀英,“秀英姐,您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

“我们都想念您做的饭菜呢。这些新来的厨师,手艺还是差点意思。”王秀英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正要离开的时候,她遇到了陈志华。

“秀英姐?”陈志华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您来看看新食堂?”

“是的,顺路过来的。”

陈志华有些尴尬:“新的餐饮公司还在磨合期,可能暂时没有您做得好吃。”

“慢慢就好了。”王秀英说,“对了,陈总,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您说。”

“您知道这栋楼的房租一年是多少吗?”

陈志华愣了一下:“大概...八百万左右吧,具体的我不太清楚,这个财务负责。为什么这么问?”

王秀英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好奇。”

“那个...秀英姐,如果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陈志华说。

“暂时没有,谢谢陈总。”

王秀英离开了公司。在电梯里,她又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

“我是王秀英...对,就是那个华泰科技...我想和您谈谈租赁合同的事情。”

05

律师事务所里,王秀英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前。对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他叫张律师,是王秀英的法律顾问。

“王女士,您确定要这么做吗?”张律师看着桌上的文件,“这可能会对华泰科技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知道。”王秀英的声音很平静,“但我也有我的权利。”

张律师点点头:“那我们先梳理一下具体情况。您拥有这栋楼的多少份额?”

“百分之四十。”王秀英回答,“我和另外两个投资人共同持有这栋楼的产权。”

“租赁合同的条款您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王秀英拿出一份文件,“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承租方对我有不当解雇或歧视行为,我有权提前终止租赁关系。”

张律师仔细看了看合同,皱了皱眉头:“这个条款确实存在,而且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但是,您需要证明华泰科技的解雇行为是不当的。”

“他们辞退我,仅仅是为了节省成本,而不是因为我的工作表现有问题。这算不算不当解雇?”

张律师思考了一会儿:“从法律角度来说,公司有权因为经营需要调整人员。但是,如果能证明他们的决策是歧视性的,或者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在那里工作了十五年,从来没有任何投诉或处分记录。而且,他们在解雇我的时候,明确说了是为了节省成本,而不是因为工作能力问题。”

“这确实可以作为证据。”张律师说,“但您真的要走这一步吗?一旦启动这个程序,就很难回头了。”

王秀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想先给他们一个机会。”

“什么意思?”

“我想先和他们摊牌,看看他们的态度。如果他们能认识到错误,并且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我可以考虑不追究。”

张律师点点头:“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那您想怎么和他们谈?”

“我想约陈志华单独见面。”王秀英说,“就在这几天。”

当天晚上,王秀英回到家,儿子王建军已经在等她了。

“妈,您今天一天都没在家,去哪里了?”王建军有些担心。

王秀英看着儿子,考虑了一下,决定告诉他实情。

“建军,妈有件事要告诉你。”

“什么事?”

“妈被公司辞退了。”

王建军愣了一下:“辞退?为什么?您工作不是一直很好吗?”

“公司说要节省成本,把食堂外包了。”王秀英说,“给了十八万补偿金。”

“这些混蛋!”王建军气愤地说,“您在那里工作了这么多年,说辞就辞?”

“别激动,听妈说完。”王秀英拉着儿子坐下,“其实,妈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告诉过你。”

“什么事?”

王秀英深吸了一口气:“你爸去世后留下的那笔保险金,妈没有全部存起来,而是投资买了房产。”

“买房产?买在哪里?”

“就是华泰科技所在的那栋楼。”王秀英说,“妈是那栋楼的股东之一。”

王建军的眼睛瞪得很大:“您是说...您是他们公司的房东?”

“可以这么说。”王秀英点点头,“这十五年来,他们每年交给我们的租金应该有好几百万。”

王建军彻底震惊了:“那您为什么还要在那里当食堂阿姨?”

“因为我喜欢那份工作,也不想让身份影响我和同事们的关系。”王秀英说,“而且,我觉得有个固定的工作挺好的。”

“所以,您现在要...”

“我要让他们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便欺负的。”王秀英的语气变得坚定,“妈这辈子吃过很多苦,但不能让人看不起。”

王建军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妈,您想怎么做,我都支持您。”

“谢谢儿子。”王秀英拍拍王建军的手,“不过这件事你暂时不要告诉芳芳,免得她担心。”

第二天,王秀英给陈志华打了个电话。

“陈总吗?我是王秀英。”

“秀英姐,您好。有什么事吗?”陈志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我想和您见个面,谈点事情。”

“什么事情?如果是关于补偿的问题,我们可以再商量。”

“不是补偿的问题。”王秀英说,“是关于公司经营的事情。”

陈志华有些疑惑:“公司经营?”

“是的,我想我们有必要谈谈。今天下午您有时间吗?”

“有...不过,秀英姐,您说的公司经营是指什么?”

“见面再说。就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下午三点。”挂了电话,陈志华坐在办公室里发愣。王秀英的话让他感到困惑,一个食堂阿姨要和他谈公司经营?这听起来很奇怪。

但他还是决定去见面。毕竟,王秀英在公司工作了十五年,或许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

下午三点,陈志华准时来到楼下的咖啡厅。王秀英已经在一个角落的位置等他了。

“秀英姐,您要谈什么?”陈志华坐下后直接问道。

王秀英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陈总,您先看看这个。”

陈志华低头一看,那是一份房产证复印件。上面写着的地址正是华泰科技所在的大楼,而产权人一栏里,清楚地写着“王秀英”的名字。

陈志华的手有些颤抖:“这...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王秀英平静地说,“我是你们公司租用的这栋楼的股东之一。换句话说,你们每年交给我的租金,有一大部分是进了我的口袋。”

咖啡厅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背景音乐还在轻柔地播放着。陈志华感觉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

06

陈志华盯着那份房产证,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的手有些发抖,咖啡杯差点掉到地上。

“您...您是开玩笑的吧?”陈志华的声音有些发颤。

王秀英从包里又拿出几份文件,一一摆在桌上。租赁合同、银行流水、税务单据,每一份都清清楚楚地证明着她的身份。

“我看起来像是在开玩笑吗?”王秀英的语气依然平静。

陈志华拿起租赁合同,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条款。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公司名称“华泰科技有限公司”,也看到了那个让他心惊的数字——年租金980万元。

“这个数字...我记得财务说过,我们的年租金是800万左右。”陈志华说。

“800万是你们公司承担的部分,剩下的180万是物业管理费和其他杂费。”王秀英解释道,“总共980万,我占其中的40%,也就是说,每年从你们公司收到的租金,我能拿到392万。”

陈志华感觉头有些晕。392万,这比他一年的工资还要多。而这个数字,居然来自于一个在公司食堂工作的阿姨。

“为什么?”陈志华问,“为什么您要在公司当食堂阿姨?”

“因为我愿意。”王秀英说,“我丈夫去世得早,留下一笔保险金。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朋友建议我投资房地产。运气好,买对了地方,房子增值了。”

“那您完全可以不用工作...”

“不工作做什么?在家里数钱吗?”王秀英笑了笑,“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看到大家吃我做的饭时满足的表情。钱够花就行了,多了也是数字。”

陈志华沉默了。他想起了这十五年来和王秀英的交往,那个总是笑着打招呼的食堂阿姨,那个从来不计较加班费的老员工,那个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坚持提供优质服务的人。

“所以,您今天找我,是为了...”

“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出辞退我的决定的。”王秀英的眼神变得锐利,“是因为我的工作表现不好,还是因为你们觉得我只是一个可以随意处置的食堂阿姨?”

陈志华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知道,如果处理不当,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麻烦。

“秀英姐,我必须承认,我们的决策过程确实有问题。”陈志华诚恳地说,“我们只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没有充分考虑到您的感受和贡献。”

“成本?”王秀英冷笑一声,“你们为了节省120万的人力成本,辞退了一个每年为公司贡献392万租金收入的人。这笔账,你们算过吗?”

陈志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王秀英因为被辞退而选择不再续签租赁合同,公司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您的意思是...”

“我还没有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做。”王秀英说,“不过,租赁合同中有一个条款,我想您应该知道。”

陈志华快速翻看合同,找到了那个条款:“如承租方对出租方或其关联人员有不当解雇、歧视等行为,出租方有权提前终止租赁关系。”

“您认为我们的行为符合这个条款吗?”王秀英问。

陈志华感到冷汗直冒。如果王秀英坚持认为公司的行为属于“不当解雇”,并且诉诸法律,公司不仅要面临巨额的违约金,还要承担搬迁的成本和损失。

“秀英姐,我们能不能重新谈一下这件事?”陈志华小心翼翼地说。

“谈什么?”

“关于您的工作安排。如果您愿意,我们希望您能回到公司继续工作。”

王秀英摇摇头:“回到食堂?继续当阿姨?”

“不,不是食堂。”陈志华急忙说,“我们可以给您安排其他的职位,比如行政管理,或者...”

“陈总,您还是不明白。”王秀英打断了他,“问题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在于尊重。”

陈志华沉默了。

“十五年来,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要求任何特殊待遇。我和其他员工一样,每天按时上下班,认真工作。我以为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包括公司管理层的认可和尊重。”

王秀英的声音有些颤抖,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失望。

“但是现在我发现,在你们眼里,我始终只是一个可以随时替换的食堂阿姨。当你们需要节省成本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把我们这些'不重要'的人裁掉。”

“秀英姐,我们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吗?”王秀英拿起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

录音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上次管理层会议的内容。陈志华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也听到了其他高管的讨论。

“销售部已经裁了三分之一的人,食堂凭什么不能动?”这是张海的声音。

“外包给'快洁餐饮',每年可以节省至少120万...”这是李明的声音。

“那现在食堂的员工怎么办?按照劳动法给予相应补偿...”这是陈志华自己的声音。

录音播放完毕,咖啡厅里再次陷入沉默。

“您怎么会有这个录音?”陈志华问。

“这不重要。”王秀英说,“重要的是,我现在确信,你们确实把我当成了一个可以随意处置的人。”

陈志华感到绝望。他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都很难改变王秀英的想法了。

“那么,您打算怎么做?”陈志华问。

王秀英收起文件,站起身来。

“我需要时间考虑。”她说,“不过,你们也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失去了这个办公地点,华泰科技还能坚持多久?”

说完,王秀英离开了咖啡厅,留下陈志华一个人坐在那里。

陈志华拿出手机,给李明打了个电话。

“立即通知所有高管,一小时后开紧急会议。”

“什么事这么急?”李明问。

“我们惹了大麻烦。”陈志华说,“天大的麻烦。”

第七章:风暴降临

华泰科技的会议室里,所有高管都到齐了。陈志华的脸色很难看,让在场的人都感到紧张。

“发生什么事了?”张海忍不住问。

陈志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把王秀英给他看的那些文件复印件分发给每个人。

“大家先看看这些。”当房产证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

“这...这是真的吗?”财务总监王芳的声音有些颤抖。

“千真万确。”陈志华说,“我已经让人验证过了,这些文件都是真的。王秀英确实是我们这栋楼的股东之一,而且持股比例是40%。”

李明看着那份租赁合同,额头上开始冒汗:“这意味着...”

“这意味着我们辞退了自己的房东。”陈志华说,“而且,根据租赁合同的条款,她有权因为我们的'不当解雇'行为提前终止租赁关系。”

“不当解雇?”张海有些不服,“我们按照劳动法给了补偿,怎么算不当解雇?”

“问题不在于是否符合劳动法,而在于合同条款。”王芳说,“她作为房东,在租赁合同中加入了这个条款,从法律角度来说是有效的。”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李明问。

陈志华揉了揉太阳穴:“我刚才和她谈过,她说要时间考虑。但从她的态度来看,情况不太乐观。”

“如果她真的终止租赁合同,我们要赔多少钱?”张海问。

王芳快速地计算着:“根据合同条款,如果是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提前终止,我们需要支付剩余租期的租金作为违约金。现在还有三年的租期,也就是说,我们要一次性支付2940万。”

“2940万?”张海的声音都变了,“公司哪里有这么多钱?”

“就算有钱,我们也承担不起搬迁的成本。”陈志华说,“这个地段的其他写字楼租金都更贵,而且不一定有合适的楼层。重新装修、设备搬迁、客户通知...这些加起来至少要半年时间。”

“那公司就完了。”李明说。

会议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有没有其他办法?”王芳问。

“我想到一个办法。”张海说,“我们可以起诉她,说她隐瞒身份,存在欺诈行为。”

“你疯了吗?”陈志华瞪着张海,“她有什么义务向公司公开自己的其他身份?而且,即使我们起诉,法院也不会立即冻结租赁合同。她完全可以在诉讼期间就终止合同。”

“那我们只能向她道歉,希望她能原谅?”李明问。

“恐怕没那么简单。”陈志华说,“我从她的表情中看得出来,她很失望,也很愤怒。这不是简单的道歉就能解决的。”

“她想要什么?”王芳问。

“尊重。”陈志华说,“她要的是尊重。”

与此同时,王秀英正在和张律师通电话。

“您和他们谈得怎么样?”张律师问。

“和我预想的差不多。”王秀英说,“他们现在应该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那您决定怎么做?”

“我还在考虑。”王秀英说,“说实话,我并不想真的搞垮这家公司。毕竟,这里还有很多无辜的员工。”

“但您也不能让他们这样轻易地过去。”张律师说,“否则,他们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知道。”王秀英说,“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但不会是毁灭性的代价。”

当天晚上,王秀英和儿子王建军一起吃饭。

“妈,今天和他们谈得怎么样?”王建军问。

“看到他们那个表情,我忽然觉得有点可怜他们。”王秀英说,“特别是那个陈志华,看起来真的很绝望。”

“可怜他们?”王建军有些不理解,“他们可没有可怜您。”

“我知道。”王秀英说,“但我也不想做得太绝。”

“那您打算怎么办?”

王秀英想了想:“我会给他们一个机会,但也要让他们明白,尊重是需要代价的。”

第二天上午,陈志华接到了王秀英的电话。

“陈总,我想好了。”王秀英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

“您想好什么了?”陈志华紧张地问。

“我可以不终止租赁合同,但我有几个条件。”

陈志华松了一口气:“您说,什么条件?”

“第一,公司必须公开道歉,承认在处理我的解雇事件中存在不当行为。”

“可以。”陈志华立即答应。

“第二,公司要重新雇用被辞退的所有食堂员工,并且给予他们比之前更好的待遇。”

“这个...可能需要和快洁餐饮协商...”

“那是你们的事情。”王秀英说,“我只要结果。”

“好,我们想办法。还有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秀英的声音变得严肃,“从明年开始,租金要上涨20%。”

陈志华愣了一下:“20%?那就是...”

“1176万。”王秀英说,“这是对你们不尊重行为的惩罚。”

陈志华在心里快速地计算着。20%的涨幅确实很高,但比起2940万的违约金和搬迁成本,这已经算是很轻的惩罚了。

“我需要和股东商量...”

“我给你们一周时间。”王秀英说,“一周后,我要听到你们的正式答复。如果不同意,那就按照合同条款执行。”

挂了电话,陈志华长出了一口气。虽然条件苛刻,但至少还有谈判的余地。

但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对公司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王秀英的身份曝光,必然会在员工中引起轩然大波。而公司的形象和信誉,也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也永远不要忘记最基本的尊重。

08

一周后的下午,华泰科技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这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如此正式的全员会议,所有人都感到了不寻常的气氛。

陈志华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份准备好的发言稿。台下坐着三百多名员工,包括那些被辞退的食堂工作人员。

“各位同事,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陈志华的声音有些沙哑,“首先,我要代表公司管理层,向我们的前员工王秀英女士,以及其他几位食堂同事,诚挚地道歉。”

台下开始有窃窃私语声。

“在上周的人员调整中,我们的决策过程存在严重问题。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同事十多年来的贡献和感受,仅仅从成本角度做出了草率的决定。这是极其不公平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陈志华停顿了一下,看着台下的员工们。

“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得知,王秀英女士不仅是我们的优秀员工,还是我们这栋办公楼的股东之一。十五年来,她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在公司工作,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要求任何特殊待遇。而我们,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辞退了我们的房东。”

台下彻底沸腾了。员工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发出惊叹声,有人在互相询问情况。

“秀英姐是房东?”

“不可能吧?她不是食堂阿姨吗?”

“难怪她总是那么低调...”

陈志华等大家安静下来后继续说:“这件事让我们深刻反思。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是否对每一位员工都给予了应有的尊重?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以人为本'?”

“经过深刻反思和与王秀英女士的诚恳沟通,公司决定做出以下调整:第一,所有被辞退的食堂员工立即恢复工作,并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的薪资。第二,公司将终止与快洁餐饮的合作,重新启用我们自己的食堂。第三,公司将建立更加完善的员工沟通机制,确保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台下响起了掌声,虽然不算热烈,但至少是认可的。

会议结束后,员工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

“秀英姐真的是房东啊?”小刘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人不可貌相啊。”老张感叹道,“十五年了,她从来没有提过这事。”

“现在想想,她平时确实有些不一样。”另一个同事说,“工作从来不计较,也不争不抢的。”

“有钱人的境界就是不一样。”

与此同时,王秀英正在家里收拾东西,准备明天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妈,您真的还要回去工作?”王建军问。

“当然要回去。”王秀英说,“我喜欢那份工作,这次的事情也让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您的身份了,会不会很尴尬?”

“刚开始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就好了。”王秀英说,“而且,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至少不用再隐瞒什么了。”

“那租金的事情...”

“该涨还是要涨。”王秀英的语气很坚定,“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原则。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样才能真正记住这个教训。”

第二天早上,王秀英重新出现在华泰科技的食堂里。她还是穿着那身熟悉的工作服,围着那条用了多年的围裙。

但这次,氛围明显不同了。

“秀英姐!”小刘兴奋地跑过来,“您回来了!”

“回来了。”王秀英笑着说,“怎么样,这几天还好吗?”

“别提了,那个快洁餐饮做的饭真是难吃死了。”老张抱怨道,“员工们天天在下面骂。”

“那现在我们重新开始吧。”王秀英说着,开始检查厨房设备。

不一会儿,陆续有员工来到食堂。和以前不同的是,大家看王秀英的眼神都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敬佩,有好奇,也有一些尴尬。

“秀英姐早上好。”程序员小王很客气地打招呼。

“早上好,还是老样子,多放辣椒?”王秀英笑着问。

“您还记得啊?”小王有些感动,“那个...秀英姐,我们之前不知道您的身份,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

“别这样说。”王秀英打断了他,“在这里,我就是食堂的秀英姐,没有什么其他身份。大家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不要因为这件事情改变什么。”

“可是...”

“没有可是。”王秀英把一份加了很多辣椒的菜递给小王,“我之所以没有告诉大家我的其他身份,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自然地相处。现在虽然说开了,但我希望这种自然的关系能够继续。”小王接过饭菜,心里很感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堂里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员工们发现,王秀英还是那个王秀英,依然亲切,依然认真,依然记得每个人的口味偏好。

陈志华也来到了食堂。他站在门口,看着忙碌的王秀英,心里五味杂陈。

“陈总,吃点什么?”王秀英主动打招呼。

“随便来点就行。”陈志华说,“秀英姐,真的很感谢您的宽容。”

“谢谢就不必了。”王秀英一边打菜一边说,“不过,我希望这次的事情能够让公司真正明白一些道理。”

“什么道理?”

“尊重每一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地位如何。”王秀英把饭菜递给陈志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陈志华接过饭菜,郑重地点了点头。

几个月后,华泰科技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虽然租金上涨了20%,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也倒逼公司提高了效率,开拓了新的业务。

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让整个公司的管理文化发生了变化。管理层开始更加重视员工的感受,建立了更加公平透明的沟通机制。

王秀英依然在食堂工作,她的存在成为了公司文化的一个象征。新来的员工都会听到这个传奇的故事:一个低调的房东,选择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工作十五年,最终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了整个公司什么叫做尊重。

有记者想要采访王秀英,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真正应该被关注的,是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王秀英站在食堂的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她想起了十五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那时的她只是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中年妇女,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走进了这栋楼。

现在,她依然在这里,但心境已经完全不同。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人格的尊严和内心的坚持。

“秀英姐,该准备晚饭了。”小刘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好,我这就来。”王秀英转身走向厨房,脸上带着平静而满足的笑容。

她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一天,还会有新的饭菜要做,还会有新的笑脸要面对。这就是她选择的生活,平凡而充实,简单而有意义。

来源:清风明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