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野菊花一丛又一丛,开在悬崖、绽放在田野,把空阔的沟壑点染得如诗似画;苍老的古枫耸立在悬崖绝壁,它婀娜多姿迎风狂舞象一团团燃烧的烈火,正在告别金色的秋天。这时的南山北岳苍穹大地也变得格外肃穆,分外萧条,严阵以待准备去迎接那冰天雪地侵人裂骨的寒冬。这时的柳桥峪也跟
野菊花一丛又一丛,开在悬崖、绽放在田野,把空阔的沟壑点染得如诗似画;苍老的古枫耸立在悬崖绝壁,它婀娜多姿迎风狂舞象一团团燃烧的烈火,正在告别金色的秋天。这时的南山北岳苍穹大地也变得格外肃穆,分外萧条,严阵以待准备去迎接那冰天雪地侵人裂骨的寒冬。这时的柳桥峪也跟其他地方一样面貌全非,失去了昔日的热闹和繁华,而显得十分寂寞。
于是河水不再喧嚣,山野不再蓬勃,草木不再峥嵘,瞬间变得忧柔寡断缠缠绵绵,就连河水中的鱼儿也隐介藏形销声匿迹。静静的水面上唯一留下的是慵懒的波纹无声的细语。过去所有的一切都削落殆尽景致全无。可村子里依然是沸腾地,游人如织笑声不断,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靓丽人儿,仍然洋溢着一种自然和谐的幸福之感。他们或品农家饭、或干农家活,或跟村里的老人啦家长里短。他们的摸样一点不像外地人,好像久别重逢又回到亲人身边在外漂泊的游子,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正由于这一批又一批客人的到来,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柳桥峪,现在已经是声名鹊起誉满齐鲁,就跟这里的山野美景,小米、山楂、花椒一样,远播千里香飘九州,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老少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言之高见令人惊诧,柳桥峪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山水相连壑深峰古植被茂密,村落整洁民俗淳朴,在这里生活一天犹如置身‘世外桃源’,总给人带来无限美好的享受,情不自禁地就会忘却所有的人生烦恼,重新点燃起你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所以,每一个到过柳桥峪的人,你即使从那里生活过一瞬间,那么那里所有的一切就会情不自禁地嵌进你的脑海里,使你难忘,令你回味,更感今生不虚此行。
我这么说:可能有人怀疑我言有夸张名不属实,有意识地胡吹海旁,如果你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在我四十多年的游历当中,我走过大江南北爬过雪域高原,攀登过名山大川,但所到之处,都各有其美妙之处赏赞,但它们都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随着时间地流逝也逐渐淡忘了。然而柳桥峪这块‘风水宝地’,它一直难从我心灵深处把它忘记。我的青少年时期是从那里生活地,我的第一次人生初恋也是从这里开始地,我享受过这一片土地给我带来的甘苦,也遭受过它给我带来的爱情的喜悦和折磨,更饱尝过这里生活的乡梓父老地打击和侮辱,然而我都坦然处之。对这片生养我的土地和生活在这一片辛勤耕耘的父老,我连半点怨恨也没有,仍默默地承受、默默地淡忘,一切都在逐渐忘却中心灵得到了安宁,因此我又获得了新生。于是这一片原始又年轻的土地她永远藏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深深地爱她,歌颂她。
说实在地,我是一个孝子,这一片土地给我的留恋,我甚至胜过爱我的父母。只要我生命垂青,只要我笔耕不辍,我每时每刻都歌唱这一片土地,歌颂她的过去未来,歌颂从这一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儿孙,歌颂为了人类美好生活奉献出的历代牺牲的烈士们和为开垦这一片土地的历代前辈们。对待父母我不会耍奸使计,对待老少爷们我更不会耍奸使计,对待这一片秀丽壮美的山河我更不会拍马溜须,我只是用最真挚的心向她表达我对这一片神圣的土地崇尚和赞美。真的,我没有白来到这个世上,因为我出生在一片十分令我热爱和垂青的土地,所以我深感自豪。
2012年10月23日郑为俊写于柳桥峪村柳茅书屋。
来源:坦荡的帆船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