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梦见亡友继春……他在生时曾与章姓女相识,未婚而生孪子,后来章姓女病故,现此二孩已十有余岁,为念亡友之情,余仍维持他们之生活。”
1954年10月30日,蒋经国在日记中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记录:
“梦见亡友继春……他在生时曾与章姓女相识,未婚而生孪子,后来章姓女病故,现此二孩已十有余岁,为念亡友之情,余仍维持他们之生活。”
为啥说耐人寻味呢?因为这段文字直指外界热议的双胞胎章孝严、章孝慈的身世,并且将其生父指向“亡友”王继春,而非自己。
尤其在2020年2月,当蒋经国的日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正式对外公开后,更是对这一段引发热议。
让我们将时间回到1930年代末的赣南。
1938年,时年28岁的蒋经国担任江西省保安处副处长,他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推行了“建设新赣南”计划。而正是在此期间,他与下属王继春结下了深厚情谊。
王继春,1938年秋赴上犹县任县长,两人年龄相近、志向相投,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而现存史料也生动记录了二人关系的升温过程。
据悉,在一次微服私访中,蒋经国与王继春在梅林茶亭听到百姓对新政的抱怨:“蒋经国走了我们就太平了”。
而面对质疑,王继春坚定地对蒋经国说:“只要我们凭良心做事,什么都用不着怕,总会有一天,人家会明白我们的。”可以说这番话让蒋经国深为感动,从此把王继春当做奋斗道路上的患难朋友!
尤其王继春的廉洁奉公更是深得蒋经国赏识,他曾拒绝粮食调运中的补贴款如数上交,调查贪污案时拒收贿赂,这些品质在蒋经国日记中被反复称赞为“忠厚朴素”。
不过,就在这段革命情谊升温的同时,另一段影响深远的关系正在形成。
1939年,章亚若带着家人从南昌逃难至赣州,通过一封文采斐然的自荐信进入赣南行政专员公署工作。
最终,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踏实稳重,成为蒋经国的专职秘书,并且两人在工作中逐渐产生感情。
然而,这段关系在1941年夏天因章亚若怀孕却变得复杂起来,因为蒋经国那时已经有了妻室。
于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蒋经国将章亚若秘密送往桂林待产,1942年正月,双胞胎在广西省立医院出生,蒋介石亲自为孩子取名“孝严”“孝慈”,沿用蒋家“孝”字辈,然而,必须随母姓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王继春那时仍在世(直至1943年3月病逝),但所有记载均未显示他与章亚若有任何特殊关联。
时间线的矛盾成为蒋经国日记说法的第一个疑点。如果孩子确为王继春之子,为何在其生前未被认领,反而由“朋友”蒋经国安排生产与抚养?
其实蒋经国在日记中将双胞胎归为亡友之子,这一表述需要放在1940 - 1950年代的特殊语境中解读。
要知道,作为蒋介石的长子、未来的权力继承人,蒋经国的私人生活始终处于家族与政治的双重审视之下。
他与蒋方良的婚姻是公开的,而且必须维持美满形象,一旦婚外情及其结晶暴露,无疑会对家族声誉造成冲击。
尤其日记作为一种特殊文本,在蒋家有着特殊功能。
众所周知,蒋介石一生有写日记的习惯,而蒋经国的日记也需定期呈交父亲查阅,这意味着其书写必然经过谨慎考量与过滤。
而1954年期间,正值蒋经国巩固权力的关键时期,需要塑造“亲民爱民”“道德高尚”的政治形象,那么,如果承认非婚生子女将严重损害其公众形象。
而将孩子身份归于亡友,既维护了蒋方良的正室地位,又展现了“重情重义”的人格魅力,这种叙事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具有高度的合理性。
此外,蒋经国与章亚若之间的真实关系,可见于他1941-1942年左右的日记。在那些日记里,蒋经国自称“慧风”,昵称章亚若为“慧云”。
并且在章亚若怀孕后,蒋经国在日记里坦露:自己一度决心向妻子蒋方良说出实情,然后结束二人的婚姻关系,但又因孩子的问题而心存犹疑。
当章亚若生下双胞胎后,蒋经国又在日记里说,“接电报知亚若已生二孪子,欣喜至极”。
要知道,章亚若突然去世的时间是1942年8月。而王继春的去世时间是1943年3月。
按常理来说,如果王继春是双胞胎的父亲,那么母亲去世后,理当将两个孩子送至父亲处抚养,而王继春当时并未结婚,也不存在家庭关系方面的障碍。
尤其令人唏嘘的是,王继春去世后,蒋经国操办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追悼会,与会者数千人,但追悼会的现场,却是“无妻、无儿、无女陪吊。”
所以通过上述来看,蒋经国的那段日记应该是故意写给蒋介石看的。
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历史的天平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在蒋孝勇的安排下,章孝严、章孝慈兄弟首次以家属身份瞻仰蒋经国遗容,这场迟到的认亲拉开了身份合法化的序幕。
2002年,经过复杂的法律程序,章孝严成功将身份证上的父母栏更正为“蒋经国”与“章亚若”。
而支撑这一转变的关键证据包括很多:
比如,蒋经国亲信王升出具的书面证明明确指出:
“章孝严先生确为经国先生之亲生子,母亲为章亚若女士。经国先生对其亲生子章孝严及章孝慈确有扶养之事实。”
而这份证词与蒋经家长期通过秘密渠道支付抚养费的事实相互印证。
尤其更具说服力的是户籍档案的变更,后来章孝严找到舅舅章浩若的子女作证,证明自己与章浩若实为甥舅关系,并通过桂林医院的出生记录证实章亚若为其生母,最终完成了法律上的身份确认 。
不过,这场认祖归宗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家族内部的博弈与妥协。因为宋美龄与蒋方良生前均明确反对章孝严回归蒋家,认为这是“对逝者的打扰”。
然而,蒋孝严为了让儿女对自己的身世堂堂正正去看待,坚持认祖归宗之路。
最终,2005年3月,蒋孝严带着家人到桂林章亚若墓前祭告认祖归宗的消息,为这场漫长的身份之争画上了阶段性句号。
来源:夕史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