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咱们来唠唠绝味鸭脖的故事。这牌子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见,但你知道吗?20年前它就是长沙街头一个小卤味摊,创始人戴文军更是个从国企下岗的草根。谁能想到,靠着卖鸭脖,他能搞出个市值600多亿的上市公司,又在短短几年里让股价腰斩,门店缩水3000多家。这剧情比电视
今天咱们来唠唠绝味鸭脖的故事。这牌子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见,但你知道吗?20年前它就是长沙街头一个小卤味摊,创始人戴文军更是个从国企下岗的草根。谁能想到,靠着卖鸭脖,他能搞出个市值600多亿的上市公司,又在短短几年里让股价腰斩,门店缩水3000多家。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咱们慢慢聊。
一、草根逆袭:卖鸭脖卖出个万店帝国
戴文军的前半生,那叫一个“折腾”。90年代从国企辞职后,卖过饲料、开过粮油店,折腾十年没攒下啥钱,38岁还在为生计发愁。2005年,他瞅着长沙街头的卤味摊突然开窍:传统卤味要么是家庭作坊没品牌,要么像周黑鸭走高端路线,中间价位的麻辣卤味好像没人做。得,就搞这个!
当年4月,他在长沙南门口租了个10平米的小店,招牌就叫“绝味鸭脖”。第一锅鸭脖特意多放了把辣椒,辣中带香,跟本地偏甜的口味不一样。开业当天他搞了个“免费试吃”,路过的人尝完觉得“够味还不贵”,一根鸭脖卖6块,比周黑鸭便宜近一半。当天营收直接干到6000块,要知道2005年长沙平均工资才1500块,这生意算是成了。
戴文军很快发现,单靠一家店赚不了大钱,得搞连锁。但那时候周黑鸭走直营模式,开店慢,他反其道而行之:直营引路,加盟为主。2007年推出标准化加盟手册,规定统一装修、统一配方,甚至连鸭脖的克重都标得明明白白。加盟商只需要交加盟费,货由总部统一冷链配送,省心又能快速复制。
说到冷链,绝味真是下了血本。2008年花大价钱引进全程冷链车,保证鸭脖从中央厨房到门店不超过24小时,新鲜度跟现做的差不多。2010年又砸钱上了SAP-ERP系统,全国门店的订单、库存、配送全靠这套系统调度,实现“当日生产、当日配送”。这套组合拳下来,加盟商店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2012年门店破3000家,2019年直接破万,比周黑鸭和煌上煌加起来还多。
2017年绝味上市,资本助力下更是疯狂扩张。到2021年,门店数1.3万家,营收65.49亿,市占率8.6%,妥妥的“鸭王”。那时候市值最高冲到630亿,戴文军在卤味界的地位,就跟鸭脖在菜单里的地位一样,稳坐C位。
二、盛极而衰:万店神话背后的三大致命伤
但老话讲得好,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绝味的问题,从2021年就开始冒头了,总结起来就三个字:扩太快、创新少、心太野。
1. 加盟失控:成也加盟,败也加盟
加盟模式让绝味快速扩张,但也成了定时炸弹。为了冲业绩,总部对加盟商审核越来越松,甚至出现“一店一议”的情况,有的加盟商为了抢地盘,在百米内开两家店。2024年数据一查,全国门店密度超过合理值30%,光长沙就有800多家店,平均每1500人就有一家绝味,消费者走两步就能看见,谁还会专门进店买?
管理跟不上,品控就出问题。加盟商为了省成本,偷偷改配方、延长保质期,甚至用隔夜货。2023年315曝光某加盟商使用过期卤料,虽然总部紧急整改,但口碑已经砸了。数据显示,绝味加盟商差评率8.19%,是周黑鸭的两倍还多,消费者都说“现在的绝味没以前那味了”。
更致命的是单店收入下滑。2021年单店月均营收1.8万,到2024年跌到1.2万,还得交加盟费、冷链配送费,很多加盟商辛辛苦苦干一年,赚的钱还不如打工。2024年门店数从1.59万骤降到1.23万,3000多家店说关就关,相当于每天关30家。
2. 产品摆烂:十年啃一根鸭脖,啃不动了
绝味的产品有多“稳”?稳到十年没出过真正的爆款。主销产品还是鸭脖、鸭锁骨、鸭掌老三样,占了营收的60%。新品呢?不是换个包装搞联名,就是把鸭脖切成小块卖,比如2022年推的“小红鸭”,其实就是原味鸭脖换了个红色包装,价格还贵了20%,消费者直接吐槽“把我们当韭菜割”。
反观新兴品牌王小卤,靠虎皮凤爪一炮而红,2023年销售额破10亿,抢走了绝味不少年轻客群。再看原材料涨价,2022年鸭子价格涨了30%,绝味两次提价,鸭脖从38元/斤涨到45元/斤,消费者一算账:买两根鸭脖要20块,都够吃顿快餐了,不如去买零食店里的包装卤味,便宜又方便。
3. 不务正业:卖鸭脖赚的钱,全拿去搞投资了
戴文军这几年有点“飘”,觉得卖鸭脖来钱慢,迷上了投资。2018年成立绝味投资,累计投了60多家餐饮企业,和府捞面、盛香亭、夸父炸串这些网红品牌都有他的股份。刚开始看着挺热闹,投啥啥火,可到了2022年,疫情一来,线下餐饮全遭罪,这些投资亏了1.2亿,2023年接着亏8000万,相当于卖2000万根鸭脖的利润没了。
更绝的是,他还想搞海外扩张,2021年在加拿大、柬埔寨开了几十家店,结果老外根本吃不惯麻辣鸭脖,门店冷冷清清,2024年只好终止港股IPO计划,光前期筹备费就花了几千万。主业没守住,副业全踩坑,现金流从18.6亿腰斩到9.9亿,市值更是蒸发500亿,现在只剩100多亿,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转型求生:绝味能否找回“鸭脖魂”?
现在的绝味,就像一个摔了跟头的壮汉,想爬起来却有点踉跄。他们也在努力:搞数字化,弄了个AI客服“小火鸭”帮加盟商管库存;请范丞丞当代言人,跟游戏《和平精英》联名,想讨好年轻人;还推出社区店,主打“家门口的卤味铺”,方便居民下班顺道买。
但核心问题没解决:加盟模式怎么管?产品怎么创新?投资要不要收缩?分析师说得很直接:绝味现在就像得了“大企业病”,规模大了效率低,品牌响了定位模糊。以前靠低价和加盟跑马圈地,现在消费者要品质、要新鲜、要便利,量贩零食店卖包装卤味,热卤店卖现做热辣,区域品牌紫燕靠夫妻肺片稳占华东,绝味夹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
结语:从6000元到630亿,绝味用20年证明了草根创业的奇迹;从巅峰到低谷,又用3年暴露了扩张的代价。现在的卤味江湖,早就不是“开个店就能赚钱”的时代了,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竞争越来越细分,绝味能不能找回当年“一根鸭脖打天下”的初心,把供应链、产品、加盟商这些基本功练扎实,才是翻盘的关键。毕竟,老百姓不在乎你有多少家店,只在乎手里的鸭脖,到底有没有当年的那口鲜香。
来源:买不完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