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报讯(通讯员李阳 宣颖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闫航)春耕时节,广袤的田野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滦州市小马庄镇的西蓝花种植基地里,村民们紧张有序地进行西蓝花秧苗移栽与覆膜作业,田间一片繁忙景象。
本报讯(通讯员李阳 宣颖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闫航)春耕时节,广袤的田野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滦州市小马庄镇的西蓝花种植基地里,村民们紧张有序地进行西蓝花秧苗移栽与覆膜作业,田间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今年种的品种是耐寒优秀,从育苗到种植、采收、存储、销售都是自己把控。”滦州市振楠果蔬合作社负责人郎振楠介绍,目前主要与外贸公司合作走冷链运输,年出口量在100万斤左右。
近年来,滦州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依托专业合作社,构建“种植+冷链运输+销售”全产业链条,带动周边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参与,有效增加了收入。随着银色地膜在田野间铺展,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