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女士是北京一家盲人按摩店的工作人员,同行的男子是同事,不是网传的“夫妻”;她解释“芬迪不喜欢穿雨衣,所以没给它穿”担心影响它的工作状态。
9月19日,盲人带导盲犬雨夜爬泰山的当事人回应了没有善待导盲犬的质疑。
这位女士是北京一家盲人按摩店的工作人员,同行的男子是同事,不是网传的“夫妻”;她解释“芬迪不喜欢穿雨衣,所以没给它穿”担心影响它的工作状态。
“早就准备了狗盆和水,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就是留给芬迪的,自己每隔一小时就会喂它喝水,是它自己不喝”。
至于用盲杖敲打、踢踹导盲犬是因为当时自己正在下台阶,还背着很重的包,由于导盲犬工作时不能因为游客挑逗分神,自己在平衡感不好的情况下,一时着急训斥了它。
当时自己只是和芬迪说“No,芬迪,不许分心”,自己不小心用登山杖碰到了它,是自己操作不规范,但是从没有想过去打、虐待芬迪。
至于直播更不存在,自己只是借助手机的功能辅助前行,保障自己和芬迪的安全。更何况自己的账号还没达到直播的要求,所以只是为了辅助出行,不是直播博流量,大家误会自己了。
不知道大家看完她的这些回应是什么感受,小编只觉得狡辩与无辜真假难辨,但眼见为实。
她的回应与9月17日,那段“盲人带导盲犬雨夜爬泰山”的视频,完全不一致。
视频里,一位盲人女士裹着橙色雨衣,全程干爽,可她身边的导盲犬“芬迪”却浑身湿透,被雨水浇得毛都贴在身上,还不时被她手里的盲杖敲打;休息时两人只顾着自己喝水,芬迪就趴在旁边,渴得直舔地上的积水。
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位说自己“看不见”的女士,胸前挂着手机,低头滑屏的动作格外娴熟,手腕上的智能手表还亮着屏。
可网友截的视频片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爬山时她好几次低头看手机,智能手表的界面清晰可见,遇到台阶还能精准抬手划屏幕;
而芬迪呢,爬几步就停下喘粗气,爪子扒着台阶想提醒主人路陡,结果换回来的是盲杖一下下敲在身上,雨水混着它的喘息声,看着特别揪心。
虽然大连导盲犬基地后来直接发了声明:芬迪爬山前就已经确诊了严重关节炎,将派专人接回基地。
稍微了解泰山的人都知道,十八盘的台阶又陡又窄,普通人爬都得扶着栏杆慢慢挪,更别说一只拉布拉多犬。
关节炎发作时连走路都疼,它却要在雨里驮着装备、领着人往上爬,每一步都是在硬扛。基地工作人员说“芬迪就像我们的孩子,从幼犬筛选到训练好能上岗,花了两年多,成本几十万,从来没舍得让它遭这罪”。
9月18日,大连导盲犬基地终于出手了,直接派专人专车去接芬迪,还发声明说“暂停芬迪的服务工作,先回基地做全面体检和康复”。
导盲犬的资源十分金贵,全国1700多万视障人士,经过专业训练、能正式上岗的导盲犬总共才400多只。
每一只都要经过严格筛选:从3个月大的幼犬开始,先培养适应人类生活,再练“规避障碍”“识别红绿灯”“听从指令”这些技能,稍微不合格就会被淘汰,能最终上岗的都是“千里挑一”。
可这位女士的社交账号里,全是“芬迪陪我爬八达岭”“芬迪陪我逛香山”的视频,哪里是让芬迪“工作”,分明是把它当成了“打卡工具”,全程透支它的健康。
可这位女士接受采访时还在委屈,说“我很喜欢芬迪,每天都想它”,却绝口不提自己带芬迪爬陡峭山路、让它淋雨的事,更没说芬迪的关节炎是被自己“折腾”加重的。
其实没人反对视障人士追求生活乐趣,爬山、旅游都是正常需求,但关键是“不能拿导盲犬的健康当代价”。
导盲犬的使命是帮视障人士安全出行,比如上下班、买东西,而不是陪人去爬暴雨里的泰山。郑州导盲犬服务中心早就科普过,暴雨、深夜、陡峭山路这些场景,连专业工作犬都要规避,因为环境复杂到可能威胁它和主人的安全。
芬迪的关节损伤是不可逆的,这次爬泰山,可能直接缩短它好几年的工作寿命,而原本,它能帮更多有需要的视障人士正常生活。
更何况她根本不算“全盲”,能熟练用手机、戴智能手表,说明有一定视力,完全可以选更安全的方式爬山,比如找家人陪、用登山杖,而非硬拽着有伤病的导盲犬。
她嘴上说“芬迪是伙伴”,行动上却把芬迪当成“不用白不用”的工具,连基本的遮雨、喂水都做不到,这不是“喜欢”,是“自私”。
据网友最新爆料,芬迪还没有回到基地,但又有另一只名叫卡里的导盲犬也被呼吁让接回基地。
据了解,这只卡里现在也有严重的关节炎,不适合继续服务,但在芬迪的事情出来后,相关爬山出游的视频就被作者隐藏了起来。
而它的主人因为过激的言辞也被网友声讨。
在大家看来,盲人与导盲犬的关系像朋友伙伴的关系,而不是使用人与工具的关系,导盲犬是有生命的,它用自己的一生充当为视障人士的眼睛,也是他们日常中最亲密的陪伴者。
盲人需要将自身安全完全托付给导盲犬,这种信任是双方配合的基础,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宠物与主人关系。
很明显,卡里陪伴的这位视障人士不是这样的认知。
芬迪和卡里都不是“登山装备”,不是“打卡道具”,它是能帮视障人士“看见”世界的伙伴。
希望这次事件能让更多人明白,导盲犬的珍贵,不止在于训练成本高,更在于它是无数视障人士“走出家门”的希望。
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关注导盲犬的生存状况,尊重它们的付出,让这些忠诚的伙伴能够在关爱中更好地服务于盲人朋友。
本文来源于新京报抖音账号、导盲犬卡里的康复生活抖音账号
来源:微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