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9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这地方不太平,先是空袭警报响了,没过多久就传来两声爆炸。本来想只说爆炸的事儿,但后来发现得先把时间线理清楚,不然大家听着容易乱。
2025年9月19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这地方不太平,先是空袭警报响了,没过多久就传来两声爆炸。本来想只说爆炸的事儿,但后来发现得先把时间线理清楚,不然大家听着容易乱。
凌晨1点09分,基辅整个城市都拉响了空袭预警,那警报声在天上飘着,老百姓听见了只能赶紧找地方躲。
没过多久,乌克兰有个叫“Obshchestvennoye”的电视台,在Telegram上发了消息,就一句话“基辅传来爆炸声”,这是第一声。
紧接着,当地其他媒体又说还有第二声爆炸,两次炸响间隔没多长,这下外界都盯着基辅的安全局势了。
说实话,凌晨本来就是大家睡得最沉的时候,突然被警报吵醒,还听见爆炸,换谁都得慌。
可直到现在,乌克兰官方也没说清楚,这两次爆炸到底伤了多少人、毁了多少东西,连爆炸原因也没给个说法。
我翻了翻之前基辅类似的事儿,比如2024年12月有次爆炸,官方差不多6小时就初步说了伤亡情况。这次信息迟迟不出来,搞不清是还在核查情况,还是怕说出来让老百姓更恐慌。
不过从当地社交媒体上能看到一些碎片,有人在Facebook上说“警报响了我刚钻地下室,就听见远处‘砰’的一声”,还有人说躲完出来,街上不少人在打听情况,都挺紧张的。
而且不光这次,2025年以来基辅的空袭预警就没断过。联合国8月发的报告里提过,1到8月这八个月,基辅光空袭预警就有47次,其中12次都跟着爆炸或者袭击。
时间长了,老百姓也摸出点应对的门道,家里会囤点避难用的东西,哪有避难所也记着,可就算这样,警报一响还是会慌,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次会不会炸到自己身边。
本来想接着说爆炸的细节,但后来发现,要是不说说俄乌冲突的背景,大家可能还是不明白为啥基辅老有这种事儿。毕竟这类袭击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跟双方的冲突脱不了关系。
俄罗斯那边早就说过,他们军队的行动,是因为乌克兰武装部队先袭击了平民目标,这是回应。
而且俄方一直强调,他们只打特定目标,比如乌克兰军队的驻地、放装备的地方、外国雇佣兵的营地,还有像能源设施、国防企业、军事指挥中心这些关键的基础设施,都是跟军事相关的。
克里姆林宫有个发言人叫佩斯科夫,他说了好多次,俄军绝对不打居民楼、学校、医院这些民用建筑,行动都按着规矩来,要精准,还要正当。
这话跟俄方之前说的“避免平民伤亡”是一个意思,立场没变。
不过有个事儿挺值得提的,9月18日凌晨3点57分,俄新社发过一篇报道,里面引了美国的说法,说“一切都结束了:美国宣布基辅遭遇灾难”。
现在还没法确定,这话跟19日的爆炸有没有直接关系,但能看出来,基辅这地方的局势紧张到啥程度,连美国都出来说这话,国际社会肯定都盯着呢。
很显然,现在乌克兰不少地方都面临安全威胁,空袭和反空袭成了日常。这次基辅凌晨又炸了,还伴着预警,再一次说明冲突这事儿有多严峻,接下来会咋样也说不准。
这事儿不光俄乌双方在看,国际社会也没闲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说了,对基辅爆炸挺担心的,呼吁双方别冲动,别让局势再升级,得先保护平民和民用设施。
欧盟那个叫博雷利的官员,也在社交媒体上说会盯着后续情况,还谴责了危害平民的行为,说欧盟还是支持乌克兰。
老实讲,冲突这么持续下去,最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次爆炸之后,基辅说不定又有地方会临时断电,大家可能又会去抢着买生活物资,心里的焦虑肯定又多了一层。
而且之前俄乌在7月还就战俘交换聊过几句,现在出了这事儿,再想坐下来谈,怕是更难了,双方的信任本来就薄,这么一闹更没底了。
现在能做的也只有等,等俄乌双方再透点消息,把爆炸原因、伤亡情况说清楚。
毫无疑问,冲突这事儿不能再升级了,国际社会呼吁克制的话虽然说了不少,但得真能起作用才行。说到底,平民没招谁没惹谁,别让他们跟着遭罪,这才是最该优先考虑的事儿。
来源:琴溪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