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西大战”爆发时,我正关注着预制菜行业的扩张与争议——当罗永浩的吐槽撞上西贝的强硬回应,这场舆论风暴早已超越个人与企业的对抗,成为一面照见行业困局的镜子。
罗西大战”爆发时,我正关注着预制菜行业的扩张与争议——当罗永浩的吐槽撞上西贝的强硬回应,这场舆论风暴早已超越个人与企业的对抗,成为一面照见行业困局的镜子。
我们常在餐厅为“现做”买单,却未必知道后厨加热的是预制包;我们认可预制菜带来的便捷,却难接受商家用“手工现做”的招牌掩盖真相。这也是我写下《从“罗西大战”看预制菜困局:隐瞒、信任与行业变革》这篇文章的初衷:不只是复盘一场舆论战,更想拆解背后的核心矛盾——消费者的知情权如何落地?企业的效率与诚信如何平衡?行业的标准化何时能实现?
《从“罗西大战”看预制菜困局:隐瞒、信任与行业变革》一文的连载共分4期,我们将从事件细节切入,分析罗永浩如何从“情怀教主”转变为“预制菜斗士”,西贝如何从“西北菜之王”陷入信任危机;也将跳出个案,梳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困局,解读专家观点与法律边界,并探讨一个本质问题:预制菜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餐饮消费?
希望《从“罗西大战”看预制菜困局:隐瞒、信任与行业变革》能让你看清争议背后的逻辑,也期待我们能一起思考:如何让“吃得透明、吃得放心”不再成为消费者的奢望。感谢你关注《奇云空间》连载的这篇文章,欢迎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一、“罗西大战”:舆论场中的餐饮风暴
2025 年 9 月 10 日,微博上突然掀起了一阵舆论狂潮。罗永浩,这位话题性十足的人物,在微博上毫不留情地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条微博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于是,“罗西大战”拉开序幕!
在大众的认知里,西贝一直以西北菜领军者的形象示人,主打 “现做、新鲜、手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那句豪情万丈的 “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以及大力宣传的 “手工莜面”“现炖牛大骨”,让消费者们相信,在西贝吃到的每一口饭菜,都是厨师们现场精心烹制的成果。可如今,罗永浩的这一吐槽,却如同一把利刃,直接刺向了西贝品牌形象的核心。
西贝方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创始人贾国龙迅速站出来回应,语气强硬,称 “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并扬言要起诉罗永浩,大有一副要将这场舆论战进行到底的架势。随后,西贝更是宣布全国 370 多家门店面向所有消费者开放后厨,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 “清白”。同时,还推出了 “罗永浩菜单”,承诺 “不好吃不要钱”,这一系列操作看似是有理有据的反击,然而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而罗永浩这边,面对西贝的回应,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在微博上连续发文,有理有据地指出西贝菜品中存在的问题,还通过直播的方式,向观众展示西贝后厨食材的配料表和保质期。他言辞犀利,称不针对预制菜本身,只是希望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的透明化,保障消费者最基本的知情权。他的这一立场,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共鸣与支持,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达对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却不明确告知消费者这一现象的不满。
这场由罗永浩和西贝引发的 “预制菜大战”,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话题。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短短几天时间,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就突破了数亿次。公众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场大战上,不仅仅是因为它涉及到两家备受关注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它触及到了消费者在餐饮消费过程中的核心权益 —— 知情权,以及预制菜这一在当下餐饮行业中日益普遍却又充满争议的领域。
二、罗永浩:从 “情怀教主” 到 “预制菜斗士”
罗永浩,这个在中国商业和文化领域都极具个性的人物,其人生经历堪称一部充满波折与传奇色彩的奋斗史。1972 年,罗永浩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今和龙市)。他的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父母离异后,他跟随母亲生活,成长过程中历经艰辛。年少时期的罗永浩,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叛逆性格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也为他日后的人生轨迹奠定了基础。
2000 年,罗永浩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方向的重要决定 —— 投身教育行业。他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和才华,成功进入新东方担任英语教师。在新东方任教期间,他那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迅速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喜爱。他的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常常妙语连珠,将原本枯燥的英语知识讲解得生动有趣。他的课堂录音被整理成 “老罗语录”,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他在年轻人中声名鹊起,成为了许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然而,罗永浩的创业梦想并未仅仅停留在教育领域。2006 年,他创办了“牛博网”,试图打造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的网络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空间。尽管“牛博网”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被迫关闭,但这段经历却让罗永浩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2008 年,他又创办了老罗英语培训学校,继续在教育行业深耕,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学校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2 年,罗永浩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创业尝试 —— 创办锤子科技,进军智能手机领域。他怀揣着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和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致力于打造一款具有独特设计和卓越用户体验的高端智能手机。锤子手机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尤其是其操作系统 Smartisan OS,以简洁美观、功能强大著称,深受部分追求个性和品质的用户喜爱。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锤子科技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供应链管理、产品产能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问题。尽管罗永浩和他的团队全力以赴,但最终锤子科技还是未能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站稳脚跟。
2019 年,罗永浩离开了坚果手机团队,结束了他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创业征程。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迅速调整方向,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 直播带货。2020 年 3 月 26 日,罗永浩正式宣布与抖音合作,成为其独家直播带货平台。4 月 1 日晚,他完成了直播带货首秀,这场直播吸引了超过 4800 万人观看,支付交易总额超 1.1 亿元,成绩斐然。在直播带货领域,罗永浩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口才和影响力优势,以真诚、专业的态度为消费者推荐各类产品,逐渐在直播电商行业站稳了脚跟,成为了直播带货领域的知名主播之一。
在此次 “预制菜大战” 中,罗永浩的立场十分鲜明。他表示,自己并非完全反对预制菜这一新兴的餐饮模式。在他看来,预制菜在提高餐饮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菜能够满足部分消费者对于便捷饮食的需求。然而,他所不能容忍的是,餐饮企业在使用预制菜的过程中,对消费者隐瞒这一事实,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着现做菜的钱,却吃到预制菜。他认为,消费者有权利知道自己所购买的食物究竟是如何制作的,这是最基本的消费知情权。
罗永浩在微博和直播中多次强调,他发起这场争论的目的,并不是针对西贝这一家企业,而是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整个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发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促使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更加完善的预制菜行业标准和监管政策,明确预制菜的定义、标识规范以及质量标准等,让消费者在选择餐饮产品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他也呼吁餐饮企业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使用预制菜时,应当明确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做出选择。
三、西贝:从 “西北菜之王” 到舆论漩涡中心
西贝餐饮集团,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凭借其独特的西北风味美食和成功的品牌营销策略,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西贝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拼搏与创新的创业史。
西贝的故事始于 1988 年,创始人贾国龙在内蒙古临河创立了第一家 “西贝海鲜烩菜馆”。创业初期,贾国龙凭借着对美食的热爱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心挑选食材,用心烹制每一道菜肴,逐渐在当地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西贝开始走出内蒙古,向全国市场拓展。
在品牌发展过程中,西贝始终坚持以 “好吃” 为核心,不断挖掘和传承西北美食文化。其招牌菜品如西贝莜面、烤羊排、牛大骨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食材,深受消费者喜爱。西贝注重菜品的品质和口味的稳定性,为此建立了完善的食材供应链体系和标准化的菜品制作流程。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合作,严格把控食材的采购源头,确保每一份食材都符合高品质标准。同时,在菜品制作环节,西贝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从食材的预处理、烹饪方法到调味比例,都进行了标准化设定,以保证无论在全国哪家门店,消费者都能品尝到一致口味的西贝美食。
除了产品品质,西贝在品牌营销方面也独具匠心。其提出的 “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的口号,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品牌对自身菜品质量的自信,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西贝还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打造特色门店环境等方式,营造出浓郁的西北文化氛围,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这些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使得西贝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门店数量也迅速增长,逐渐成为了西北菜的代表品牌,被誉为 “西北菜之王”。
然而,在此次与罗永浩的 “预制菜大战” 中,西贝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中心。当罗永浩在微博上公开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时,西贝的第一反应是坚决否认。西贝客服表示,招牌菜如牛大骨是 “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是 “现场手搓的”,炒菜也都是新鲜蔬菜到店后现场炒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更是亲自下场,强调 “预加工不是预制菜”,并称 “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他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罗永浩一行人的消费账单,试图以此证明西贝菜品的性价比。
为了进一步自证 “清白”,西贝宣布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并推出 “罗永浩菜单”,承诺 “不好吃不要钱”。然而,随着媒体记者进入其后厨直播,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直播中,观众发现肉夹馍的馍块与肉都放在冷柜中,切配炒制后出餐;“草原嫩烤羊排” 的食材为速冻生制品,“葱香烤鱼” 是腌制过的冷冻鱼,“完熟番茄牛肉酱” 会连包装袋一起放在水中加热后使用;甚至还有网友在直播视频中看到西贝后厨员工用漏勺在下水道(地漏)捞残渣,这一画面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强烈担忧。
这些负面消息的曝光,让西贝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消费者对西贝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门店客流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据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透露,这场风波导致西贝 9 月 10 日和 11 日日营业额分别减少 100 万元,9 月 12 日预计会掉到 200 万到 300 万元。西贝在此次事件中的应对策略,不仅没有平息舆论的质疑,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成为了公众指责的对象。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传奇一生(连载第1-20期全文导读)
“地球异客”迷踪(连载七十二)——野人篇(7)
“mRNA疫苗之母” 和 “mRNA疫苗之父”的诺奖之路(连载第1-10期全文导读)
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传染病(第一集)——鼠疫篇(连载第1-13期全文导读)
来源:奇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