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理工生抢占交叉学科资源,设计保研或将难上加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11:58 1

摘要:时至2025,同等场景也开始在本科学位中落实,不只双一流、211等高校缓步扩招,就连清华、北大、上海交通等头部TOP级院校也开始以百人以上的速度同步扩招生源。

2020年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起,我国研究生就开启了大规模扩招计划:

图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

时至2025,同等场景也开始在本科学位中落实,不只双一流、211等高校缓步扩招,就连清华、北大、上海交通等头部TOP级院校也开始以百人以上的速度同步扩招生源。

两场扩招大战可谓让升学机会狂增,以至于近期很多家长都在问我:“康老师,现在高校扩招了,孩子升学是不是更容易了?”

但身处“扩招”之中,康石石以这多年保研辅导经验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件事不简单。

甚至可以说对于一些正处于传统设计领域的学生来说,不仅保研名额消减,连上岸顶尖名校的升学空间,都将所剩无几。

清华大学扩招150人,着重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图源:www.eol.cn

图源:www.eol.cn

而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也是清一色瞄准了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前沿交叉学科领域:

图源:www.eol.cn

问题来了: 扩招名额都给了热门学科,我们设计生只能成路人旁观了?

参考2020年推出的强基计划:

对于基础学科与前沿领域的学生,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生源,完成本科基础课程学习后可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清华大学2024年毕业生中,首届强基计划毕业生保研率高达70.51%:

数据源:清华大学2024年首届强基计划毕业生去向情况

放到我们艺术设计生身上,扩招与我们关系不大,且升学空间还会因资源重新分配被压缩。

无论是家长还是同学,都必须知道:趋势摆在明面上了,国家战略需要什么,高校就培养什么。人工智能、碳中和、芯片等领域是当前重点,艺术设计若不能“跨界”,就把升学就业的路走窄了。

康石石去年带过一个B同学,本科北化工,他几乎是把保研改革的变动体验了个遍。

学习前期,B同学以为只要成绩好,顶着专业TOP1的名头,就算走传统产品设计老路子也能上名校。

结果时至大三,却发现时代变了,保研夏令营现场工作坊就和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数据驱动、智慧医疗、可持续发展密切关联,不懂的人根本没有发挥空间,不得不突击学起了编程:

B同学 本科 北京化工大学 工业设计 成功保研 浙江大学 软件学院 机械 入职 小米 硬件产品经理 实习

为什么保研夏令营难度突然拔高? 三大趋势得看清:

人本城市与未来社区 图源:DesignFutures

B同学浙大预推免面试分享

3、保研名额“动态调整”:还是B同学,本科北化工,因为工业设计非优势专业,且并非院校大力扶持新兴专业,保研名额迎来改革,削减只剩——1个名额:

B同学这趟保研,委实不容易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北化工,其他院校也有不少学生遇到此类状况:

图源:小红书

为应对,B同学后来不仅要稳抓跨学科学习,还需辅以大量国际奖项来与第二名拉开差距,才能成功保研:

B同学拿下的奖项(部分)

这些名额,毫无疑问会倾斜到与前沿科技挂钩的专业之中,比如同济大学推出的“视觉传达设计-人工智能”本科双学位的学生,将占用不少保研名额:

图源:news.tongji.edu.cn

如果不能本科就入学前沿类专业,想保研头部院校的同学们,编程、数据分析、AI工具也要大二开始接触了。

虽然迎来挑战,但不得不说机遇也藏在其中。

其实作为设计生本身,各位同学在用户体验、设计洞察、用户需求上有更强的优势,包括在许多如Google、微软的企业中,设计人员也是作为项目从开发到落地的凝聚之力存在。

只是在设计基础之上,如果我们能用“设计”+“技术”两条腿走路的π型人才,不仅能发挥本身优势还能收获更多资源,跨级保研的机会,此时就来了。

康石石去年211视传背景跨级拿下上交预推免第一名的学员M同学,作品集涵盖:严肃游戏、AIGC综合项目设计、展馆设计、书籍设计、APP等领域,而常规设计的品牌、IP,不过是下属“其他”分类中的基础技能展示环节。

图源:M同学直播分享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M同学 严肃游戏项目 本科 211大学 视觉传达 成功保研 上海交通大学 设计学

同样还有211数字媒体艺术背景,成功保研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互动媒体设计与技术的Z同学,不仅早早打下设计基础,后续学习中更是挑战众多难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涉猎VR,为帕金森老人设计步态训练仪:

小组合作项目:Y同学、C同学、Z同学、T同学、Y同学沟通设计产出Pathway-帕金森VR步态训练

设计游戏角色时,人物服装上也硬着头皮一边学一边做:

图源:Z同学保研前的“艰难时刻”分享

可以说把“设计”与“技术”都学踏实,跨级保研,不再是“幻想”。

Z同学从211跨级保研清华,录取通知来的时候都高兴坏了

此外不少高校同时也在其他专业中为“设计”+“技术”人才打开大门,一些与设计无关的专业也欢迎同学们报名,如北京大学开设于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下的电子信息,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便是因为想培养一批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接受数媒学生申请。可以说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路走得更宽了。

图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

说这么多,也是希望大家能早做准备,毕竟如今环境信息透明,大家不至于因为信息差白白错失了机会。我曾见过太多学生,大三才惊呼“保研政策变了!”

但教育风向标其实早有预警。时值大二,你是选择早规划,将“设计+技术赋能”学个遍,甚至彻底转型交互、服务设计?还是打算闭门造车,等进入夏令营才开始惊慌失措?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

扩招是时代的红利,但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艺术设计的未来不在画笔下,而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上。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