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王浩泽现身东南大学开学典礼,校长亲自迎接,现场气氛炸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5:47 12

摘要:“母校是藏在岁月里的糖”,9月19日东南大学的操场上,这句话突然有了具体的模样,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中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从“学术之门”后走出来时,新生们手里的气球都忘了挥。作为2008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姐,她的出现像一颗“惊喜炸弹”,把开学

“母校是藏在岁月里的糖”,9月19日东南大学的操场上,这句话突然有了具体的模样,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中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从“学术之门”后走出来时,新生们手里的气球都忘了挥。作为2008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姐,她的出现像一颗“惊喜炸弹”,把开学典礼的气氛炸成了沸腾的海。

9月19日上午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红色操场边,2025级新生穿着藏青校服坐得整整齐齐,舞台大屏幕正循环播放王浩泽的航天故事:从实验室里熬红眼睛算公式,到酒泉基地穿着120斤的航天服训练,画面里的她咬着牙拧螺丝,额头上全是汗。

正当新生们攥着拳头小声说“太拼了”时,舞台侧门的幕布突然掀开,王浩泽穿着浅蓝衬衫、黑西裤,头发扎成低马尾,身姿挺拔地走了出来。校长孙友宏立刻从主席台上站起身,迈着大步迎过去,双手握住她的手,嘴角的笑快溢到耳朵根:“浩泽,欢迎回家!”王浩泽笑着点头,声音里带着点激动:“校长,我终于回来了”。

孙校长拉着她走到校领导席前挨个介绍:“这是咱们的‘宇宙学姐’,今天专门来给新生加油!”王浩泽,握手,每握一次都微微弯腰说“您好”,校领导们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有位老教授还拍了拍她的肩膀:“当年你在实验室的样子,我还记得呢”。

等到入席时孙校长指着第一排中间的位置说“你坐这”,王浩泽却摆了摆手,指着旁边的老领导说“前辈先坐”。两人推让了两下,最后王浩泽轻轻坐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腰背挺得笔直,像在太空舱里执行任务时那样,周围的新生都拿出手机,对着她拍个不停。

典礼结束后王浩泽没急着走,而是留在操场的梧桐树下和新生互动。有个戴圆框眼镜的男生举着《工程热力学》课本跑过来:“学姐,我也是热能专业的,您说咱们学的公式,真能用到太空里吗?”王浩泽蹲下来,翻开课本指着“熵增原理”那页说:“我当年学这个的时候,也问过导师同样的问题。现在在太空里,舱内温度要保持25度,靠的就是这个原理,把多余的热量‘排’出去,不让熵增太快”。

周围的学生越围越多,有个扎马尾的女生递上明信片:“学姐,能给我签个名吗?我想当像您一样的工程师!”王浩泽接过笔,在明信片上写“愿你成为自己的光”,还画了个小火箭。有个男生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我居然和航天英雄说话了!”王浩泽对着镜头笑:“大家好,我是东南大学的老学生,今天回来当‘旁听生’啦”。

直到上午11点工作人员提醒“要赶去下一个活动”,王浩泽才站起身,对着学生们挥手:“好好吃饭,好好上课,咱们下次见!”学生们喊着“学姐再见”,有的追了两步,直到她上车才停下,手里的明信片被风掀起一角,露出上面的小火箭。

王浩泽的“航天梦”,从东南大学的实验室开始。2008年入学时,她赶上“神舟七号”发射,对着食堂电视看了半小时,转头问导师李教授:“我学热能专业,能当宇航员吗?”李教授说:“能,但要先打基础,航天飞行工程师需要懂动力、控制、生命保障,你学的热力学,就是最基础的‘砖’”。

从那以后,她成了图书馆“常客”,每天7点到10点,笔记写了三大本,全是热力学公式推导。她还加入“动力创新小组”,跟着学长做“小型燃气轮机”实验,有次为测数据,在实验室待了36小时,连饭都忘了吃。李教授说:“这孩子‘轴’,但‘轴’得有力量”。

后来她读研,研究“动力系统自适应控制”,这正好对应航天飞行工程师的核心工作:飞船动力系统要根据太空环境调整参数,比如遇太阳风暴时,要降低发动机功率避免过热。她的毕业论文《基于模糊控制的动力系统优化》,被航天科技集团引用,因为算法能让动力系统“更聪明”。

这次回校她和学校签了“航天人才培养基地”协议,未来定期做“航天课”讲座,带优秀学生去酒泉基地。她笑着说:“当年我想知道‘热力学能做什么’,现在我想告诉学弟学妹,能做的事比你想的多得多”。

王浩泽的“回家”不是“衣锦还乡”,而是“青春传承”。她没有说“我有多厉害”,而是说“我当年和你们一样”,一样在图书馆熬夜,一样为公式发愁,一样对着星空发呆。这样的榜样最有力量,因为她证明: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能成为别人的“光”。

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没动力”,可王浩泽用行动说明:动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找的”,找到一件“想做的事”,把“想做”变成“坚持做”,把“坚持做”变成“做到极致”。就像她当年学热力学,不是为了“当航天英雄”,而是“想知道公式背后的秘密”。

希望每个学生都记住今天的沸腾:学姐的笑容,舞台的灯光,还有那句“愿你成为自己的光”。不用急着“成为谁”,先努力“做好自己”,你今天翻的书、算的题、做的实验,都是未来“发光”的“燃料”。

来源:天天看娱乐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