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是全国第11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在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诞生了两所“零近视”小学——腊福小学、戈的小学,两校323名学生视力都在5.0及以上。近日,记者来到这两所学校一探他们没有“小眼镜”的秘密。
9月,是全国第11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在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诞生了两所“零近视”小学——腊福小学、戈的小学,两校323名学生视力都在5.0及以上。近日,记者来到这两所学校一探他们没有“小眼镜”的秘密。
腊福小学的孩子们(拼版照片)
戈的小学的孩子们(拼版照片)
腊福小学位于孟连县勐马镇腊福村,记者到达学校时正赶上升旗仪式,整座校园被群山环绕,绿意盎然,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成为万绿丛中最炽热的一抹红。
腊福小学升旗仪式
记者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中,168名学生没一个“小眼镜”反倒是唯一的眼镜老师成了“显眼包”,李院平老师推了推眼镜,有点难为情:“我常拿自己当反面教材告诉孩子们近视的不便,比如谁站我5米外,我摘掉眼镜就看不清脸。”
腊福小学学生准备做课间操
李老师说自己刚到这所学校就被这里的青山治愈:“无论从哪间教室望出去,都是满眼翠绿。这对眼睛太友好了,孩子们视力好跟这一点分不开。”
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两节课后的30分钟大课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段,跳完民族广播操后,大家开始自由活动。阳光下,他们脱下鞋,光着脚打篮球、跑接力、丢手绢、跳长绳、打陀螺、玩双杠……“天热,光着脚舒服”孩子们说。“他们不是家里困难,买不起球鞋而是多年形成的光脚习惯,运动完洗个脚,穿上鞋就上课了。”五年级班主任唐红丽习以为常。
腊福小学校长段绍春说:“我们严禁孩子带电子产品入校,鼓励大家多锻炼。他们每天户外运动时间有3个半小时,我觉得孩子们身心健康、三观正确最重要,做错题、没考好都是小事。”
除了爱运动,腊福小学的孩子还爱劳动。大家把宿舍收拾得井井有条,每个班还有一小块菜地,孩子们会把劳动果实带回家。周末和寒暑假,孩子们有家务作业。低年级洗碗、高年级采茶。“劳动作业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感和生活技能,还减少了他们在家玩手机的时间,亲子关系也更融洽”段绍春说。
孩子们的家庭劳动作业
下课铃响,眼保健操音乐响起,牛尧老师跟着孩子们一起做:“眼保健操最后有一句话——‘请到室外活动,并眺望远方’我们会严格执行,毕竟眼睛是孩子看向世界的窗口,视力好是一辈子的事。”老师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做眼保健操、眺望远处。
离开腊福小学,记者又来到公信乡戈的小学乡卫生院的医生正为155名学生测视力,医生手里的小棍始终在视力表后三行。“孩子们视力全部在5.0及以上,5.2(1.5)的最多,超过50%,5.3(2.0)的也达到了20%。”
医生杨文英、田芳说:“这所小学好几年没发现近视了,听说学校体育运动搞得不错。”“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两位医生对检查结果很欣慰。
戈的小学的孩子们在打陀螺
无人机视角中的戈的小学,同样被青山环抱。操场上立着8小2大10个篮球架,孩子们有的在打球、有的在打陀螺,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淌。说起“零近视”的秘诀,戈的小学校长李恒智毫无保留:“孩子们喜欢运动,我们11个老师就一人负责一个项目。今年学校还进了一位专职体育老师,就是为了更好地教孩子体育技能。所以说,想要孩子不近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多待在户外吧!”
孟连县教体局数据显示,除了出现两所“零近视”小学外,全县31所中小学和中职学校的近视率也在下降。从2023年15.26%降到了2024年14.39%。
戈的小学孩子们在踩高跷
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华海表示加上此前报道的红河州屏边县湾塘小学,云南的“零近视”小学目前已有三所。这些小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校长在扎实践行“健康第一”理念,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户外运动时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零近视’小学,让从操场和自然中透出的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清晰视界。”
记者:岳冉冉、陈欣波
编辑:汤维
审核:钟玲
终审:付晓海
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