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钱想疯了?足力健不卖鞋改行卖会员水饺,真要掏空老人钱袋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5:39 5

摘要:然而,现在他们又突然转头扎进食品圈,郑州街头一下子冒出几十家“足力健有机食品店”,水饺、糯玉米卖得比菜市场还便宜。

“隔行如隔山”这话,足力健怕是没放在心上。

以前专做老人鞋,靠着专业招牌开了几千家店,后来几次翻车就砸了自家招牌。

然而,现在他们又突然转头扎进食品圈,郑州街头一下子冒出几十家“足力健有机食品店”,水饺、糯玉米卖得比菜市场还便宜。

更有意思的是,店里搞充值会员,俩月就圈了8万人的会员钱,这跨界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另一个坑?

要说这足力健,也是个狠角色,早年靠老人鞋杀出一片天,那句“专业老人鞋,认准足力健” 的广告,连不爱看电视的人都有印象。

现在倒好,不满足于只管老年人的双脚,直接把生意延伸到了餐桌,打算把鞋、衣服、日用品、吃的全包了,活脱脱想当老年人的生活管家。

如今郑州街头的足力健食品店,已经开了30多家,还往周边城市扩散。店里卖的东西也实在,有机杂粮、健康零食占了大半。

其中最吸睛的还得是4.9元一包的水饺、9.9元8个的糯玉米,价格接地气,难怪能留住人。

不过这店有个“小套路”,说是10元就能办会员,但要是想折扣,还得充值300元或600元,就靠这个,俩月就圈了8万的会员,不得不说,抓人心的本事还是老本行的水准。

不仅如此,线上也没闲着,短视频平台天天直播,主播拿着水饺、玉米唠家常,就像街坊邻居推荐好物,比硬广顺耳多了。

老板张京康更是放话,要在河南开1000家店,单店一年挣1000万,这野心,和当年疯狂开鞋店时一模一样。

别看现在干劲十足,足力健的日子其实不好过,早几年风光时,它一口气在河南睢县砸了60亿建产业园,号称年产3.5亿双鞋,门店也开到7400多家,几乎每个县城都能见到。

可后来出了几次事故导致库存堆成了山,门店关了一半多,只剩下3000家左右。

更头疼的是债务,每年收入的七八成要用来还债,2023年还了1.8亿,现在还欠着7亿。

老板张京康手里的公司,要么股权被冻结,要么天天被追债,光是限制消费令就收了17次,欠税也欠了4000多万。

按理说该收缩战线好好回血,可它偏要跨界开食品店,让人看不懂这到底是找到新出路,还是想靠新生意拆东墙补西墙?

足力健说了,这叫一个品牌卖多种货,还拿云南白药、李宁当例子。

毕竟云南白药从药膏做到牙膏,李宁从衣服做到运动装备,人家都成功了,自己为啥不行?这话听着有理,可细想全是坑。

云南白药做牙膏,背后有中药研发的底子,让人觉得“能止血消肿”,而李宁做全品类,每个赛道都保持专业,运动员真能用它家装备。

可足力健现在卖的食品,大多是找代工厂贴牌,自己连条生产线都没有,这期间要是食品出点问题,比如水饺不新鲜、玉米有异味,砸的可是足力健的招牌。

毕竟鞋子质量差顶多磨脚,吃的东西出问题,那可是要进医院的。

而且老年人买东西精着呢,买鞋认足力健,是觉得它“懂脚”,可买吃的,凭啥相信一个做鞋的懂胃口?

现在靠低价引流、充值办卡能拉来会员,时间长了,要是产品没真本事,谁还愿意当回头客?所以还是希望足力健在新赛道上好好干,别砸了自家的招牌。

足力健从卖鞋到卖水饺,想法挺敢闯,毕竟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确实大,但做生意不是撒网捕鱼,想啥都捞,得先想明白自己到底擅长啥。

要是他们真能像做鞋那样,真琢磨透老年人爱吃啥、怕啥,比如水饺做得软和点、少盐少油,或许真能把“脚和胃”的生意都做好。

但要是只想着靠老招牌圈钱,恐怕到头来,既留不住老人的脚,也抓不住他们的胃。

来源:娱乐女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