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炳锋:加强行业自律,守护技术初心——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11:57 1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持续引导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下,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引领全球汽车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其中,组合驾驶辅助(2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伴随着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等软硬件技术持续突破,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加快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持续引导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下,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引领全球汽车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其中,组合驾驶辅助(2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伴随着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等软硬件技术持续突破,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加快集成,并逐步迈向具备多场景感知与连续控制能力的智能化系统形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配置到更多车型,组合驾驶辅助正加速进入规模化、深层次的应用阶段。

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对相关新技术的规范应用提出了更明确的管理要求,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技术突破和市场推动,也亟需制度保障与行业自律共同发力,构建协同有序、规范透明的创新生态。作为汽车行业组织,我们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营销宣传,推动形成“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的健康发展生态。

一、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安全体系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作为车辆安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特性决定了必须从源头强化安全设计理念,贯穿产品研发、测试、生产、交付、运营和升级的全过程。企业应科学设定系统能力边界和安全响应机制,合理设计故障冗余与应急策略,确保产品在不同驾驶场景下具备稳定可控的性能。人机交互应更加直观、明确,避免系统提示模糊、驾驶员误判等问题。同时,应加大在测试验证、OTA升级等环节的投入,夯实产品安全的基础能力,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驾驶辅助体验。

二、规范营销宣传,严防误导性宣传

宣传表达是连接产品与用户认知的关键一环,必须以真实、清晰、负责任为基本原则。企业应严格参照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等相关规定,规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命名、表述方式与宣传内容。在宣传材料、车载显示、销售讲解等场景中,准确标注系统的驾驶自动化等级、适用场景、能力边界和驾驶责任,避免因模糊宣传或夸张承诺引发用户误解和安全隐患。行业积极推动形成统一的宣传合规指引与术语规范,明确禁止使用未达到实际驾驶能力的用语,倡导功能命名科学化、信息披露制度化,共同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建立用户权责告知与互动机制

组合驾驶辅助技术的普及必须同步推进用户认知水平的提升。企业应在交付、使用、维护等各环节建立系统化的用户教育机制,借助随车手册、车载终端提示、移动App、视频演示、交付培训等多种形式,向用户清晰传达系统的基本能力与适用范围、使用过程中的驾驶员职责、操作规范与接管要求、应急处置方法及系统局限性等内容。同时,建议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如首次购车人、老年驾驶者等)提供差异化的认知引导方案,真正实现“技术普及+认知普及”并重,夯实驾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四、发挥行业力量,推动协同共治生态

联合行业各方力量,共同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治理体系建设。一方面,将推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功能的营销和传播等环节规范化;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安全事件的存证与溯源机制,提升风险事件的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同时,推动出台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营销行为白皮书等,进行系列合规指引,为企业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实践参考,切实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图片:汽车纵横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