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时候在厂里干活,三十斤一桶的机油都能扛两桶上楼,干完活出门喝两杯,那叫一个痛快。人送外号“王三杯”,意思是三杯白的下肚,话多得能赶上广播电台。
王老五是个热闹人,一辈子没怕过酒。
年轻时候在厂里干活,三十斤一桶的机油都能扛两桶上楼,干完活出门喝两杯,那叫一个痛快。人送外号“王三杯”,意思是三杯白的下肚,话多得能赶上广播电台。
王老五今年六十二,退休两年,日子宽裕了,酒也越喝越勤了。早上能喝点黄酒配豆腐乳,中午两两白酒对半凉拌黄瓜,晚上来瓶啤的下点花生米,日子过得像他自己说的,“巴适得很”。
妻子早些年走了,儿子也常年在外地工作,身边没人管,他自由得像个风筝。街坊邻里劝他少喝点,他总是笑,说自己身体硬朗,去年还能带孙子爬五楼不喘气。
可今年夏天的一天,王老五突然在老年活动中心晕倒了,脸色发白,嘴唇发紫,被送去医院的时候,连医生都摇头说“情况不妙”。检查结果出来,肝功能异常严重,血压也飙得吓人。医生说是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前期,还合并了心律不齐。
他住了半个月院,出院的时候,医生交代他戒酒。王老五嘴上答应得好,回家第二天就又给自己热了点黄酒,说是“活都活够了,图个痛快”。
第三天早上,他没能起床。邻居发现的时候,他躺在床边,脸朝地,酒瓶滚在一边,嘴角还有没咽下去的花生碎末。
这事传开后,街坊们议论了一整条巷子。有人说他活得潇洒,有人说他活得糊涂。可谁也没法否认一个事实——酒,真不是老年人能随便碰的东西。
人到中年,特别是过了57岁,身体内部的变化就像一场没有征兆的地震,悄悄来,等你发现时,往往已经塌了半边墙。肝脏代谢能力减弱、心血管弹性下降、神经系统反应变慢,这都是自然规律。
年轻时喝酒,肝脏还能拼命解毒;年纪一大,肝就像个退休工人,再也不愿加班。酒精一旦进入体内,分解速度明显变慢,毒素在体内停留时间更长,对器官的伤害也更严重。
那些年少时喝酒没事的人,到了老年再这么喝,很容易出事。
很多人以为戒酒就是不喝,其实远远不止。
特别是年纪大了,贸然戒酒反而可能引发“戒断综合征”,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的人,身体已经对酒精产生依赖,一下子断掉,反而容易出现焦虑、睡眠障碍、手抖甚至癫痫发作。
第一,要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形成依赖。每天都要喝、不喝就烦躁、失眠,那基本上就是成瘾了。这个阶段想戒酒,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慢慢减量,而不是一刀切。
第二,戒酒前要检查肝功能。很多老年人以为自己肝没事,其实早已受损。酒精性肝病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腹胀、黄疸出现,往往已经很严重。戒酒前应进行肝功能、B超甚至血脂等全面检查。
第三,注意血压和心脏情况。酒精对心血管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问题。戒酒过程中,如果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不能硬扛,应该及时就医。
第四,戒酒期间饮食要特别注意。很多人戒酒后会突然变胖,这其实是因为身体缺乏酒精刺激,食欲反而增强了。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饮食,保持一定运动量,帮助身体代谢恢复。
第五,要有心理准备。酒精其实是“精神鸦片”,很多人借喝酒来排解孤独、焦虑、情绪低落。戒酒之后,这些情绪可能会放大。这时候家人、朋友的陪伴就显得特别重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支持。
第六,了解“戒酒后的反应”。很多人戒酒初期会出现盗汗、失眠、情绪暴躁,这不是意志力差,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一到两周后会慢慢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建议及时就医。
有人说,红酒有益心脏,啤酒能利尿,适量饮酒无妨。的确,国外有些研究表明,极少量饮酒对部分人群可能有一定好处,但这个“适量”是非常严格的标准。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变化太大,这个所谓的“适量”几乎没有意义。更何况,很多老年人喝酒是“越喝越有”,一两就上头,三两就失控。所以医生的建议通常是:老年人最好完全不喝。
因为酒精不仅是身体的依赖,还是精神的慰藉。退休后没事做、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朋友圈缩小,这些都可能让一个人感到孤独。而酒,是最容易得到的情绪出口。
但这种安慰是带毒的糖果,吃了舒服一时,后果却是长期折磨。很多像王老五一样的老人,不是不知道酒不好,而是没找到取代它的东西。
这时候,家人和社区的作用就非常重要。陪伴、沟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帮助老人“脱酒”的关键。
对很多老人来说,喝酒,不是为了醉,而是为了回忆。年轻时候的豪情,朋友间的碰杯,家里团圆的热闹……都藏在那一杯酒里。
但生活是往前走的,不能总被昨日牵着鼻子。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也是自己的。如果舍不得那一杯酒,就可能失去更多。
王老五的故事不是个例,他只是千万个“喝了一辈子酒不舍得戒”的缩影。而我们写下这些字,不过是希望下一个站在选择面前的人,能多想一想:这杯酒,到底值不值得喝?
参考文献:
1. 李勇,张华.老年人酒精依赖的健康风险与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289-293.
2. 王雪梅,陈志峰.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6):512-516.
3. 周丽丽,刘建平.戒酒综合征的识别与治疗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5):345-348.
来源:健康科普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