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和玩石:别纠结分太开,其实咱们都在“赏玩”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4:32 1

摘要:常听石友说“我是赏石的”“他是玩石的”,好像这俩是两码事似的。但真跟石头打交道久了就知道,哪分那么清啊?不过要说完全一样也不对,今天就掰开揉碎,跟大伙儿聊聊这俩的“不一样”和“没差别”。先说说“不一样”的地方,其实核心就是“咱跟石头打交道,图的到底是啥”。

常听石友说“我是赏石的”“他是玩石的”,好像这俩是两码事似的。但真跟石头打交道久了就知道,哪分那么清啊?不过要说完全一样也不对,今天就掰开揉碎,跟大伙儿聊聊这俩的“不一样”和“没差别”。先说说“不一样”的地方,其实核心就是“咱跟石头打交道,图的到底是啥”。

赏石的人,更像“找个伴儿解闷儿”,重点在“看”和“品”。就说我们小区的王姨,退休后迷上了长江画面石,家里电视柜上摆了五六块,每块都有名字。有块石头上的纹路像极了她老家门口的那棵老槐树,每天饭后她都要拿软布擦一遍,对着石头能愣神儿半小时,嘴里还念叨“你看这树影,跟当年一模一样”。问她咋不把石头拿去换块更好的,她摆手说“换啥呀?我看它就高兴,这就够了”。赏石的人,不太在意石头值多少钱、能不能卖出去,更看重石头带给他的那点“小意境”——可能是一段回忆,可能是一眼瞅见的美感,甚至就是敲灵璧石时那声“叮”的脆响,能让心静下来就行。

玩石的人呢,更像“找个乐子折腾”,重点在“动”和“参与”。我认识个老周,五十来岁,专玩戈壁石。每年都要跑两趟阿拉善,跟着牧民去戈壁滩上“淘石”,晒得黢黑也乐呵。回来后还不闲着,给石头配底座、拍照片发石友群,遇到合眼缘的,还会跟人“以石换石”——去年用三块普通玛瑙,换了块造型像“小兔子”的戈壁玉,高兴得跟啥似的。他还偶尔在直播间帮老乡卖石,不是为了赚多少,就觉得“把好石头找到喜欢的人,挺有成就感”。玩石的人,不只是看石头的美,还喜欢“折腾”的过程:淘石的惊喜、配底座的琢磨、跟石友打交道的热闹,甚至“以石养石”让藏品升级,这些都是乐趣。

再说说“没差别”的地方,其实根儿上都是“离不开石头,更离不开那份喜欢”。

首先,俩事儿的“主角”都是奇石,没好石头啥都白搭。王姨赏石,得先挑纹路、造型合心意的;老周玩石,淘石时也得先看“这石头有没有特点”——要是块平平无奇的破石头,赏也赏不进去,玩也玩不起来。说白了,不管是赏还是玩,都得先“看得上”这块石头,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俩事儿的“动力”都是“喜欢”,没这份心撑不长久。王姨擦石头、品石头,不是任务,是打心底里愿意;老周跑戈壁、折腾底座,也不是闲的没事干,是真觉得有意思。要是不喜欢,赏石能变成“对着石头发呆”,玩石能变成“跑断腿找罪受”,谁还会一直干啊?

还有,俩事儿都离不开“石友搭子”。王姨虽然不玩流通,但每周都会跟小区里的石友聚聚,聊“这块石头的意境咋品”;老周玩石,也得跟石友打听“哪片戈壁能淘着好石”,遇到拿不准的石头,还得找懂行的人帮着“赏”——你看,赏石的人需要聊“美”,玩石的人需要聊“法”,说到底都是“以石为媒”找伴儿,没了交流,啥乐趣都少一半。

其实啊,现实里没那么多“纯赏石”或“纯玩石”的人。王姨偶尔也会跟石友换块小精品,这算“玩”;老周淘到好石头,也会摆在家里天天看,这算“赏”。咱们常说的“赏玩奇石”,不就是把这俩揉一块儿了嘛——既品得了石头的美,也享得了折腾的乐,这才是跟石头打交道最舒服的状态。

所以别纠结“我是赏还是玩”,只要跟石头在一块儿能开心,管它叫啥呢,对吧?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