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贴春联习俗源于古代 “桃符”,汉代时人们挂刻有 “神荼”“郁垒” 二神的桃木板驱邪镇宅。唐/宋/元后逐渐以秦琼和尉迟恭画像作为门神,明代经朱元璋推动,“春联” 定名并普及。
中国传统民俗知识第一篇读者反应热烈,后台私信强烈要求小编继续中国传统民俗知识第二篇。
16、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有什么寓意?
春节贴春联习俗源于古代 “桃符”,汉代时人们挂刻有 “神荼”“郁垒” 二神的桃木板驱邪镇宅。唐/宋/元后逐渐以秦琼和尉迟恭画像作为门神,明代经朱元璋推动,“春联” 定名并普及。
17、三教九流中,“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教九流” 最初是对中国古代宗教与学术流派的统称,并非贬义,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对社会阶层或各色人物的泛称,甚至带有一定偏见。
19、三姑六婆中,“三姑”和“六婆”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姑六婆” 最初是古代对几种特定职业女性的合称,并非贬义,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社会上那些爱搬弄是非、品行不佳的中老年妇女。
20、祖宗十八代指的是什么?
祖宗十八代是指以自己为中心,向上追溯的九代直系祖先和向下延续的九代直系后代,合起来共十八代,并非单指 “祖先”。
21、“四大名著” 是哪四部古典小说,作者分别是谁?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一说罗贯中合著)、《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后 40 回高鹗续写)。
22、“四大民间传说” 是哪四个故事?
《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均为流传广泛的民间爱情或抗争主题故事。
23、“文房四宝” 是哪四样,著名产地有哪些?
笔(浙江湖州 “湖笔”)、墨(安徽徽州 “徽墨”)、纸(安徽宣城 “宣纸”)、砚(广东肇庆 “端砚”、安徽歙县 “歙砚” 等),是传统书法绘画工具。
24、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相关;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投粽子防鱼虾咬食其遗体,赛龙舟是为 “打捞屈原”,后逐渐演变为节日习俗。
25、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有何寓意,起源于何时?
寓意 “团圆”,月饼象征 “团圆饼”;起源与古代祭月习俗(先秦已有)、唐代赏月风尚、宋代月饼定型相关,明清时成为固定习俗。
26、重阳节为何要 “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重阳节源自汉代 “避灾” 习俗,《续齐谐记》记载桓景率家人登高避瘟魔;茱萸可驱虫避邪,菊花酒寓意延年益寿,后逐渐演变为敬老、祈福的节日活动。
27、科举制度的四个主要等级(从低到高)是什么?
院试(考中为 “秀才”)、乡试(考中为 “举人”,第一名为 “解元”)、会试(考中为 “贡生”,第一名为 “会元”)、殿试(考中为 “进士”,分状元、榜眼、探花)。
28、传统婚礼中的 “三书六礼” 是指什么?
三书:聘书(订婚文书)、礼书(列明礼品清单)、迎书(迎亲文书);六礼:纳采(提亲)、问名(问女方生辰八字)、纳吉(合八字后定亲)、纳征(送聘礼)、请期(定婚期)、亲迎(迎亲)。
29、“四大发明” 是哪四项,分别有何影响?
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推动文化传播)、印刷术(唐代雕版、北宋毕昇活字,降低书籍成本)、火药(唐代发明,推动军事与工程发展)、指南针(宋代用于航海,促进地理大发现)。
30、“三寸金莲” 指什么,起源于何时?
指古代女性缠足后的小脚,因缠足后脚型似 “莲瓣” 而得名;起源于北宋后期,兴盛于明清,是古代对女性身体束缚的陋习,近代逐渐废除。
来源:小模型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