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特朗普不是世界老大,我与他没有交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20:24 3

摘要:卢拉过去曾经多次公开批评过特朗普,但这次表态是最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巴西和美国的领导人之间的沟通已经完全中断。

巴西总统卢拉说,如果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骚乱发生在巴西而不是美国,特朗普就会受到审判。

9月份,巴西总统卢拉接受英国广播独家专访时表示,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交集。

卢拉过去曾经多次公开批评过特朗普,但这次表态是最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巴西和美国的领导人之间的沟通已经完全中断。

这种领导人之间的中断也对巴西造成了严重后果。今年7月份,特朗普对巴西商品加征50%的高额关税,理由是巴西右翼前总统博尔索纳罗正在接受审判。

巴西现总统形容这项关税是完全出于不良动机,并表示美国消费者将因此承受更加昂贵的巴西商品。

巴西的经济状况事实上并不好,和阿根廷一样,巴西近年来也深陷“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现在又面临着50%的高额关税,这将进一步重创巴西的咖啡和牛肉,这是巴西出口到美国最重要的商品。

这两位老头子的“意气用事”,最终付出代价的可能是两国民众。

卢拉说,美国人将为特朗普在与巴西关系上的错误付出代价。但卢拉显然搞反了,因为卖牛肉和咖啡的,应该远远不止巴西一家。

而客观上,巴西也没有我国这样的实力,足以和美国叫板。所以,事实上真正让两国关系付出代价的,应该是巴西人居多。

当被问及为何不主动打电话或建立关系的时候,卢拉说,“我从未尝试打那通电话,因为他从未想要对话。”

而特朗普则说,卢拉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但卢拉则坚称特朗普不愿意沟通。

国家大事,在这两位老人面前,直接变成了“过家家”一样的面子游戏。

而更诡异的是,根据卢拉的说法,他是在巴西报纸上才得知美国加征关税的消息。他进一步批评特朗普未以文明方式沟通,“他只是把关税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

当被问及如何形容与特朗普的关系时,卢拉更是直接回答:没有交集。

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美国和巴西之间的领导人关系,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另类;毕竟特朗普所代表的并不是特朗普自己,而是美国;因此理论上,现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不会给特朗普面子,但恰恰巴西总统就能够不给特朗普这个面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够在公开场合如此贬损特朗普的国家领导人,只有卢拉一人敢这么做。

为了说明这不是自己的问题,卢拉还表示,与特朗普的关系不佳只是一个例外,并列举了与前任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欧盟、乌克兰、委内瑞拉乃至我国均建立了良好关系。

卢拉还说,如果在联合国大会上与特朗普擦肩而过,会向特朗普打招呼,因为我是文明人。但卢拉也补充说,他或许是美国总统,但他不是世界老大。

特朗普和卢拉关系闹僵,还要从巴西前任总统说起。这位巴西前总统最近刚刚被定罪,并被判处27年有期徒刑。

特朗普认为这是巴西现行体制对前任总统的“迫害”,甚至特朗普还直接威胁巴西,要将这位前任总统无罪释放。

双方之间的梁子,也就此结下。

有意思的是,卢拉和特朗普目前的年龄都在79岁,而两人睚眦必报的性格,或者说不服输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非常相似。

今年7月份,巴西和美国的直接矛盾达到白热化。当时特朗普宣布对巴西加征50%的关税,特朗普在致卢拉的信中也明确将巴西前总统的案子挂钩,要求巴西停止对前总统的“迫害”。

这也激起了卢拉的强烈反弹。

当然,这两人分歧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立场不同。

卢拉是左翼领导人的代表,出身贫寒还曾是钢铁厂工人,卢拉主张扩大社会福利,推动经济上的再分配,这些都和特朗普截然不同。

卢拉和特朗普的对抗,也是美巴两国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自2022年卢拉重返巴西总统后,巴西已经从右翼转向左翼,这一变化也被美国视为拉美进程受阻的信号。

另外,卢拉推动的去美元化也触碰了美国的敏感神经,卢拉曾公开表示寻求以本币或与其他国家货币结算的替代方案,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这一表态也被特朗普视为眼中钉,加剧了双方在经济层面的分歧。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巴西经济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作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性国家,巴西目前的人均GDP只有1.33万美元,虽然同我们相比要略高一点点,但仍然低于此前的高峰。

要知道2010年的时候,巴西的人均GDP就已经来到了1.3万美元,但2011-2020年间巴西经济陷入长期停滞,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2%,其中人均GDP甚至出现年均0.6%的负增长。

而现在的巴西,又面临着美国50%的关税,这大概率也会让巴西的经济衰退继续持续下去。

尽管目前卢拉对美国的强硬立场使其支持率从43%上升到了50%,但在国内问题上,最终决定人们感知好坏的,仍然还是经济优劣。

现在巴西如果完全抛弃美国对其经济影响,尝试自主发展,积极拥抱金砖组织的话,那么巴西未尝不能发展出新的经济增长曲线。

美巴当前的关系,更像是两个近80岁老人之间的闹情绪和闹别扭;最终能不能恢复关税,还取决于谁先对谁服软,以及谁更需要谁。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卢拉这次采访,可能就是要向外界传递更强硬的信号,至于谁会成为代价,那显然是不愿意服软的美国人。

end.

来源:大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