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个新闻火了,说是世界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土耳其东南部尚勒乌尔法省的卡拉汉石阵(Karahantepe)出土了“全球已知最早的三维叙事性石雕遗存”。该新闻截图如下:
最近有个新闻火了,说是世界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土耳其东南部尚勒乌尔法省的卡拉汉石阵(Karahantepe)出土了“全球已知最早的三维叙事性石雕遗存”。该新闻截图如下:
据报道:
卡拉汉石阵与世界遗产哥贝克力石阵(Göbeklitepe)同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距今约1.2万年。2025年8月,考古团队在该遗址“石丘群”(Taş Tepeler)区域的红色无菌土壤层中,发现了一处精心构造的三维场景:由石制容器、动物雕像、骨骼残片组成的复合体被刻意排列成叙事序列。其中最关键的发现是一件底部镂空的石容器,内部存放着三件头部被套入石环的动物雕像——狐狸、秃鹫和野猪,形成动态叙事效果,仅秃鹫雕像因封存后的位移脱离石环。
这些雕像如下图所示:
哇,苍天啊,大地啊,这玩意是1.2万年以前的?
怎么测出来的呢?
那些嚷嚷着昆仑石刻一眼假的学姐砖家叫兽们,官科民科们,数盲文盲们,你们要不要看一看,什么叫一眼假?
当然,抱雪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说话要讲证据。
我不知道西方学者们是用什么方法给这些石头测年的。
事实上,从西方学者们虚报西亚黍的测年结果我就知道,国外的测年数据都是可以任意造假的。这些测年数据究竟是什么机构做的,怎么得出来,如何通过审核,如何发表成论文……这些已经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即使没有测年仪器,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器型对比来鉴定年代的。
只看这个“1.2万年前”的石头罐子,抱雪斋已经可以断定,这玩意不要说超过一万年,能超过五千年我就认输。
我赌一毛钱,我赢定了。
仔细看看这个石头罐子的造型,能不能看到口沿上有一圈三角形?
没关系,大致用红色画出来。
这样造型的罐子,我见过一模一样的,是个陶罐。如下图所示:
这个陶罐子,属于我国新疆的索墩布拉克文化。图片来自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林铃梅文章:
《新疆与中亚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彩陶类遗存对比研究》
红色圈出的就是索墩布拉克文化的陶罐和口沿上的花纹:
索墩布拉克文化,是一个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后分布于伊犁河流域的文化,以索墩布拉克墓地为代表。索墩布拉克文化的陶器“纹饰主要是杉针纹、山脉纹(内填斜线的正倒三角)、网格纹、棋盘格纹等。”
新疆的一个公元前10世纪的陶罐,造型居然和土耳其“1.2万年以前”的石头罐子一模一样,连花纹的位置和形状都是一模一样。
怎么解释这个惊人的相似?
抱雪斋给出两个选项:
选项1:新疆的陶罐和土耳其的石头罐是同一时期的器物,年代为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相当于我国的西周时期到西汉结束,距今不超过3000年。
选项2:土耳其的石头罐子是1.2年万前的,而且在三千年前向东传播到了新疆,虽然摇身一变从石头变成了陶器,但是造型和纹饰历经8000年仍然保持不变。
再说说索墩布拉克文化的这个陶器,器型和纹饰都可以在浙江找到源头。
首先是这种口小底大的这种罐子造型,也叫做“敛口钵”,最早出现在浙江小黄山遗址的跨湖桥文化中,如下图所示:
湖南彭头山遗址中也出现了这种钵,如下图所示。
跨湖桥和彭头山文化的这种敛口钵,年代都在八千多年前,是地球上首次出现这样的器型。
其次是钵上的山脉纹(内填斜线的正倒三角),这种特殊的纹饰最早出现在良渚后裔在越南创建的冯原文化,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有关良渚后裔在越南创造冯原文化的证据,详见下文:
倒反天罡!有人竟然说三星堆文明来自越南?抱雪斋独家揭秘越南人是良渚后裔!
冯原文化的年代上限为距今4000年。
所以,包含这种特殊纹饰的敛口钵,年代怎么可能超过四千年?
抱雪斋接着给出两个选项:
A:含有山脉纹(内填斜线的正倒三角)的敛口钵,必然是在敛口钵(8000年前)和山脉纹(4000年前)都出现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而同时具备敛口钵和山脉纹这两个特征的器物,直到距今最多3000年前才出现。所以土耳其那个所谓“1.2万年前”的山脉纹敛口钵,实际上年代至少虚报了九千年,绝不可能超过西周,甚至有可能是上周的。
B:土耳其牛逼,1.2万年前就能跨时代发明了山脉纹敛口钵,而且传承9000年毫不走样。
我选1A。
你呢?
本文为抱雪斋“打假西方伪史”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