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牧童智擒偷葱贼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10:18 3

摘要:明朝永乐年间,中原大地上有个叫杨柳村的小村庄。这村子背靠青山,面朝溪流,本是个安宁祥和之地。可这年入夏以来,村里却接连发生怪事——家家户户菜地里的葱蒜频频失窃。

明朝永乐年间,中原大地上有个叫杨柳村的小村庄。这村子背靠青山,面朝溪流,本是个安宁祥和之地。可这年入夏以来,村里却接连发生怪事——家家户户菜地里的葱蒜频频失窃。

起初只是东家少几根,西家缺几头,村民只当是野物糟蹋,未曾在意。谁知过了半月,偷盗越发猖狂,竟有整畦菜地一夜之间被扫荡一空。村里人心惶惶,种菜人家更是夜不能寐。

村里有个老庄稼把式叫周大山,种得一手好葱蒜。这日清晨,他又发现自家最好的那片葱地被人刨去大半,不禁捶胸顿足:“天杀的贼人!我这葱本是预备交了粮税后换些银钱,给老母抓药的啊!”

周大山的老娘已卧病半年,全指望这批葱蒜卖出钱来请郎中调理。如今葱被偷去大半,周老汉蹲在地头,五十多岁的人竟抹起眼泪来。

这时,村里十岁的牧童小石头正好赶牛经过。这孩子虽年纪小,却机灵得很,平日给周家放牛,与周老汉感情甚好。见周大山伤心,小石头凑上前道:“周大伯,您别难过,我倒有个主意...”

小石头附在周大山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周老汉将信将疑:“这能行吗?你一个娃娃...”

“您就信我这次!”小石头拍拍胸脯,“那贼人既然专偷葱蒜,必定还会再来。咱们设个局,保准叫他现形!”

当日下午,周大山便按小石头的计策,在村里逢人便说自家葱蒜被偷得所剩无几,再不指望收成了。消息传开,村民无不叹息。

夜幕降临后,小石头却悄悄来到周家葱地旁的小窝棚里——这里本是看瓜人歇脚处,如今正好藏身。

一连两夜,毫无动静。到第三夜,月黑风高,将近三更时分,小石头正要打盹,忽听远处传来窸窣声响。

小石头一个激灵,忙按计划故意大声自言自语:“这些葱就算被偷,剩下的也够交差了!周大伯还说不够,明明余下这许多呢!”

说完这话,他故意弄出些翻身声响,假装酣睡,实则眼睛眯成一条缝,紧盯着葱地方向。

黑暗中,果然见一条黑影从竹林里闪出,在葱地旁停顿片刻,似在观察窝棚动静。见无异常,那人便蹑手蹑脚摸进菜地,熟练地拔起葱来。

小石头暗中观察,见那人专拣粗壮的拔,手法老练,不一会儿就装了半筐。奇怪的是,那贼人拔到一半竟停下手,将剩下的葱整理好,然后背起筐子悄然离去。

小石头心中疑惑:这贼怎么不偷完?却也不敢打草惊蛇,只待那人走远,才悄悄爬出窝棚查看。但见葱地旁泥地上留着一串清晰的脚印,旁边还散落着几根被碰断的葱叶。

次日天明,周大山来到地头,见到半筐葱被偷,捶胸顿足道:“这该如何是好!剩下的葱不够交税更不够卖钱了啊!”

小石头却拉着周大山的衣角:“周大伯,您别急,贼人留下了脚印,咱们这就去报官!”

村里人闻讯都围拢来看热闹。大家见到脚印和偷剩的半筐葱,议论纷纷。唯独村西头的懒汉赵四打着哈欠道:“丢就丢了呗,横竖几根葱,值得大惊小怪?”

这赵四年近三十,游手好闲,平日不肯种地,专靠打短工度日。近来却似阔绰了些,常去镇上喝酒。

小石头记在心里,却不声张,只对周大山说:“大伯,我已记住那脚印模样,咱们顺着找找看。”

说罢,小石头俯身细看泥地上的脚印——那脚印颇深,右足后跟处有个破洞,形状特殊。小石头便沿着脚印方向一路寻去,十多个村民好奇地跟在后面。

脚印断断续续,时而出现在田埂软泥上,时而在小径尘土中。小石头眼尖,不时发现被踩倒的草叶和零星落下的泥土。一行人穿过村西小树林,脚印竟径直通向赵四家破败的院落!

众人面面相觑,周大山上前叩门:“赵四兄弟,开开门!”

好一会儿,赵四才睡眼惺忪地开门:“大清早的吵什么吵?”

小石头不待他反应,一眼瞥见院角放着的一双布鞋,拿起一看,鞋底果然沾着新鲜泥土,右鞋后跟恰有个破洞,与现场脚印吻合!

“赵四叔,你这鞋底怎么有葱地里的红土?”小石头举起鞋问道。

赵四顿时慌了神:“小、小孩子胡说什么!这土哪里不能沾上?”

这时,村里最德高望重的李老丈蹲下身,仔细查看鞋底纹路,又比对了跟来的村民带来的脚印拓样,点头道:“这纹路、这破洞,分毫不差!”

小石头又道:“赵四叔,你敢让我们进屋瞧瞧吗?”

赵四支支吾吾不肯,众人越发疑心。正僵持间,忽听屋内传来一声轻微响动。小石头机灵,一闪身钻进屋去,很快抱出个箩筐,里面正是昨夜被盗的半筐鲜葱!

“赃物在此!”小石头大声道。

赵四见事情败露,顿时面如土色,瘫坐在地。

原来这赵四懒惰成性,不肯踏实种地,见葱蒜价高,便打起偷盗主意。他专偷葱蒜,是因这东西好脱手,带到邻镇市场转眼就能卖完。那夜听到小石头说“剩下的够交差”,以为周家葱蒜很多,自己偷些无妨,又怕全偷光了引人怀疑,故故意留了一半,不料正中小石头设下的圈套。

里正闻讯赶来,赵四只得认罪,还供出先前十余起偷盗之事。按村规,本要送官究办,但周大山见赵四老母跪地求情,心软道:“你若愿改过自新,替我种地赔偿损失,便饶你这次。”

赵四磕头如捣蒜,连连答应。

此后,赵四果真洗心革面,不仅赔了周大山的葱,还主动帮村里其他受损人家干活。周大山卖葱得了钱,治好老母的病,又见赵四诚心改过,便分他些本钱做小买卖。三年后,赵四竟成了村里菜贩,专帮乡亲销售蔬菜,人称“赵老实”。

这年元宵,村里摆宴庆祝丰收,赵四特地敬小石头一杯:“若非小石头兄弟设计,我如今还是个人人唾弃的懒贼呢!”

小石头笑道:“赵四叔如今勤劳致富,才是真好汉!”

周大山捋须微笑:“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小石头以智擒贼,赵四能改过自新,都是咱们杨柳村的佳话啊!”

从此,杨柳村再未丢过葱蒜,而“牧童智擒偷葱贼”的故事也代代相传,成了父母教育子女“智慧胜于蛮力”的经典寓言。

来源:故事大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