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张照片让奥运冠军全红婵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暨南大学开学典礼上,那个曾经在跳台上惊艳世界的女孩,因为身材变化成了某些人键盘下的“靶子”。
一张照片让奥运冠军全红婵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暨南大学开学典礼上,那个曾经在跳台上惊艳世界的女孩,因为身材变化成了某些人键盘下的“靶子”。
“胖成这样还怎么跳水?”“去大学混日子了吧……”各种刺耳声音瞬间炸锅。可这些人似乎忘了,这个女孩才17岁,她刚刚熬过运动员最恐怖的发育关,拿下巴黎奥运会金牌,现在她选择校园生活,凭什么要被网暴?
▶ 01 开学风波
九月开学季,各大高校迎来新生。全红婵低调现身暨南大学,身穿蓝色运动衫、黑裤子,素面朝天办理入学。她领到开学礼包,还捐出自己亲笔签名的比赛服。
现场学生回忆,她全程礼貌微笑,院长苏炳添亲自接待,气氛融洽愉快。那时候评论区一片“恭喜全妹”“大学生活顺利”。
短短48小时后,风波骤起。开学典礼上她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站在C位接受校徽。现场照片流出,一些人突然调转枪口:“腿好粗!”“胖若两人!”“这么胖肯定跳不动水了才去读书的吧?”
话题#全红婵身材发福#迅速窜上热搜,阅读量破亿。一场针对未成年人运动员的审判,悄然开始。
▶ 02 全妹的回应
面对汹涌恶评,全红婵根本没在怕。她的社交账号签名直接写着:“你继续讨厌我吧,我只会爽不会改。”这很全红婵——还是那个耿直硬气的广东妹子。
其实她早解释过发育期的问题。运动员青春期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队医和教练组全程监控,用科学方法控制体重。这不是“不自律”,而是专业体育的正常流程。
更何况,她刚在巴黎奥运夺金,实力从未下滑。选择读书是国家队运动员常规安排,怎么到她这儿就变成“混学历”了?
▶ 03 被“毁神”的冠军们
全红婵不是第一个被舆论捧杀的运动明星。
苏炳添,亚洲飞人,因伤病未能在世锦赛夺冠,马上被骂“苏跑跑”;刘翔,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因伤退赛被网暴十几年;吴燕妮,全国60米栏纪录保持者,因化妆比赛被喷“不务正业”。
网友总爱造神又毁神。运动员赢比赛时吹成民族英雄,一旦表现波动立刻万人踩。这种极端心态毁了多少优秀运动员?
▶ 04 保送真相
有人酸全红婵靠冠军头衔混进大学,完全不懂运动员保送政策。
国际赛事获奖选手本就有保送通道。她不仅是奥运冠军,还是世锦赛、世界杯大满贯得主,符合所有保送条件。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是国家级基地,培养苏炳添、谢思埸等多名运动员,教学资源顶尖。
她攻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包含体能训练、运动科学等,与她的职业发展完全契合。说“混学历”的人,根本不知道运动员大学生要比普通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既要保证训练,还要完成学业。
▶ 05 七年磨一剑的成功
很多人只看到她奥运夺冠的辉煌,不知道背后七年苦练。
全红婵7岁被选中学跳水,家庭困难差点放弃。教练承诺减免费用父母才同意。每天陆地跳200-300次,水上跳上百次,全年无休。整整一年没吃过零食火锅,只能吃营养餐。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一跳成名,466分破世界纪录。此后三年她对抗发育关,体重增长同时技术精益求精,最终巴黎奥运再夺金。这些经历某些键盘侠一辈子都做不到。
▶ 06 我们需要怎样的冠军?
网友对运动员的苛求已到变态程度。
赢比赛要赢的漂亮,不能有失误;平时要绝对自律,不能长痘发胖;退役要功成身退,不能直播带货;读书要低调认真,不能太高调也不能太沉默。
到底要把这些年轻人逼成什么样?他们为国家争取荣誉时伤痕累累,转眼间就因为身材变化被骂上热搜。这种环境,以后谁还敢让孩子当运动员?
▶ 07 多元未来值得期待
全红婵选择读书是明智之举。运动员职业生涯有限,学业深造能为转型做准备。暨南大学毕业后,她可以当教练、体育管理、裁判等,出路更广。
短期内她并未退役,仍在国家队名单中。读书和训练并不冲突,高校为运动员定制培养方案,弹性学习兼顾比赛。
那些喷她“放弃体育”的人,根本不懂现代运动员培养体系。
【网友辣评】
“某些人照照镜子吧,自己工资三千五笑人家奥运冠军胖?”
她胖不胖关你啥事?金牌你发的?”
“发育期都不让人家长身体?你十七岁时候竹竿成精?”
“酸鸡跳脚罢了,人家保送大学靠的是实力,你考得上吗?”
“全网最严婆婆妈出现了,连世界冠军都嫌不够瘦!”
当我们对一位17岁的世界冠军指手画脚时,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是追求体育精神,还是只想找个靶子发泄自己的不满?如果英雄的归宿总是被口水淹没,未来还有谁愿意为国争光?
这个世界,配得上他们的努力吗?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围观也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