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贵金属市场的风云变幻中,白银正逐渐崭露头角,其预期涨幅备受关注,甚至被不少投资者认为可能超越黄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和投资密码?让我们深入探究。
在贵金属市场的风云变幻中,白银正逐渐崭露头角,其预期涨幅备受关注,甚至被不少投资者认为可能超越黄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和投资密码?让我们深入探究。
白银市场运用的独特之处
白银并非仅仅是一种贵金属,它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且不可替代的应用。在电子行业,白银凭借其卓越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成为制造电子元件,如触点、开关等的关键材料。在医疗领域,其抗菌特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用于医疗器械和敷料的生产。
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中,白银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光伏产业里,白银是光伏银浆的关键成分,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迅猛增长,光伏用银需求也水涨船高。从技术层面来看,当前主流的TOPCon电池单GW耗银量高于PERC电池 ,而且随着N型电池渗透率的提升,单位银浆耗量显著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预计达655GW,这将极大地带动光伏用银需求,为白银市场提供了坚实的需求支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每辆电动汽车的白银使用量在25 - 50克,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用量大幅增加,进一步拓展了白银的工业需求空间。
白银涨价的核心因素
供需失衡:供应刚性与需求爆发
从供应端来看,白银的供应面临着诸多限制。全球约七成白银来自铅锌等有色金属的伴生产出,这意味着白银的产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金属的开采情况。而且白银矿山扩产周期长达5 - 8年,同时,全球主要产银国,如墨西哥、秘鲁等,受到品位下降和环保政策的制约,产量增长乏力。回收银的增量也较为有限,难以有效弥补矿端缺口。
而在需求端,工业需求的爆发成为推动白银价格上涨的关键力量。除了前文提到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5G通讯、半导体、军工电子等行业对白银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据世界白银协会数据,2024 - 2027年间,白银总需求量将从37,918吨增至40,287吨,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而供应端增速仅1.2%,总供应量预计从31,915吨增至33,039吨,供需缺口将不断扩大。
宏观环境:降息预期与避险情绪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白银价格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不断增强,持有白银的机会成本降低,这使得白银作为一种投资资产的吸引力大幅提升。低利率环境往往会推动投资者寻求更高回报的资产,白银便成为了热门选择之一。
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也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入到具有避险属性的资产中。虽然黄金一直是传统的避险首选,但由于当前金价已处于历史高位,相对低估的白银吸引了大量避险资金的流入,成为资金的新宠。
金银比修复:补涨空间巨大
金银比是衡量白银和黄金价格关系的重要指标。在2025年4月,金银比达到106的历史极值,远高于40 - 80的百年均值。白银兼具贵金属与工业属性,在金银比修复过程中,白银的弹性更强,从而获得了强劲的补涨动力。当金银比超过70时,白银通常被认为相对低估,补涨概率显著增加。例如在2020年,金银比短暂触及120后,白银在半年内涨幅达80%。当前金银比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这意味着白银在未来仍有较大的补涨空间。
白银市场前景与趋势
从短期来看,白银价格可能会受到市场情绪和技术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在9月降息落地时,可能会出现“买预期、卖事实”的回调行情。从中长期视角分析,白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对白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白银价格提供长期的支撑。而且全球投资端对白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白银ETF连续第七个月实现资金净流入,反映出市场对白银后市的普遍看好。有机构预测,2025年底白银突破50美元的可能性较大,白银在未来12个月内价格可能迎来大幅突破,其上升趋势在供需缺口、降息周期和工业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有望延续。
具有潜力的产白银上市公司
兴业银锡
兴业银锡在白银矿产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公司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旗下矿山的白银储量可观。其在矿产开采和选矿技术上不断创新,有效提高了白银的产量和品质。随着银价的上涨,公司的盈利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江西铜业
江西铜业作为大型有色金属企业,虽然主要产品为铜,但在白银生产方面也不容小觑。公司在铜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中,副产大量白银。凭借其强大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实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布局,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在白银业务上也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增长。
盛达资源
盛达资源专注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务,白银是其核心产品之一。公司通过不断收购优质矿产资源,持续扩充自身的白银储量。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注重成本控制和技术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其在白银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有望在白银价格上涨的趋势中收获丰厚回报。
白银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其独特的市场运用、涨价因素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都使得白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相关的产白银上市公司,尤其是拥有矿山资源的企业,在这一市场趋势下,具备了巨大的投资潜力,值得投资者深入研究和关注。
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信息,文中涉及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根据股票走势和估值,谨慎投资,不建议在股价过高脱离公允估值时购买。
来源: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