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到飞起的红海产品,她一年自主开发出30多个德国客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09:26 1

摘要:她是做LED灯具的,2016年刚进公司时,公司只分配了德国市场给她,因为其他市场都被同事“占完”了。

文|Tess

公众号| Tess外贸Club(Tess_2006)

01

你说产品太卷,没技术含量,开发新客户很难。

你说欧盟门槛高,标准复杂,进去成本太高,还不一定能做成。

你说公司不给资源,开发德国市场简直像天方夜谭。

以上这些问题,S都遇到过。

她是做LED灯具的,2016年刚进公司时,公司只分配了德国市场给她,因为其他市场都被同事“占完”了。

短暂沮丧之后,她决定挑战一下自己。
结果就是:她在一年内开发了30多个德国客户。

我问她:你开发德国市场,有什么“秘诀”吗?

她说:“没什么秘诀,就是最笨的办法。”

用谷歌搜、在LinkedIn找,一个个客户群筛,一个个打电话,一封封发开发信。

客户白天不接电话、不回邮件,她就晚上打,常常聊到半夜。

客户凶她、挂她电话、明确说没兴趣,她照样跟进,换话术,找切口。

她说得轻描淡写:

“可能就是脸皮厚吧,厚到客户都记住我了。”

但我知道,她一年能开发出30多个德国客户,绝不只是靠脸皮厚。

她的真正优势是,别人把“开发难”当借口,她把“开发难”当锻炼。

她不会把环境当敌人,而是习惯向内寻找突破口。

于是,结果就很清晰,一年30多个客户,最高峰一个月开发7个。

02

S身上还有一个“隐藏技能”,她擅长唤醒断联客户

公司里有一些客户,早期跟进后断联了,谁都拉不回。S主动请缨,“让我来试试。”

结果,一个意大利客户就被她“唤醒”了,不仅恢复了沟通,还下了订单。

她有一套自己的“唤醒术”,不群发模板邮件,而是针对性分析客户沉默的真正原因。

有的是价格沟通方式不对,有的是节奏不匹配。她会重新写信、换角度、调节节奏,反复试探。

有些客户拖了几个月没回应,忽然某天回信、要样品、安排下单。

这其实说穿了就是一句话:

别人放弃的,她还在追;别人懒得处理的“死单”,她能翻活。

S做的表现看起来有点偏执,但那并不是。

那是精准判断之后的执行力和耐力。

她很清楚:不是所有客户都能成交,但你不试,他就永远是0。

03

跟S聊完后,我挺感慨。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市场、同样没有资源,有人一筹莫展,有人杀出一条血路。

她说,那段时间虽然不怎么赚钱,但经验都攒下来了。

客户开发的节奏感、谈判的逻辑、项目型客户的铺垫节奏、反复沟通时的心理拿捏……

这些,都是靠无数个不眠夜换来的。

她感谢那段岁月。不是因为它轻松,而是因为它打下了真正的地基。

S没有什么光环,也不是天赋异禀的选手。

她只是比你更能熬夜,比你更敢打电话,比你更厚脸皮地聊,比你更不怕被拒绝

别人发两封邮件就说客户没戏了。她一个客户能跟半年,还在找突破口。

你说她是不是疯?也许是。
但疯着疯着,客户就下单了。

04

下周末(9.27)的Club线下聚会,S会来分享她开发德国市场的实战经验。

红海产品,如何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

她将分享——
1.没资源、没平台,怎么从0冷启动客户?
2.客户怎么筛选、跟进、谈判?
3.“断联客户”如何激活?怎么设节奏、谈得下单?

她也将向大家询问和探讨:

这场分享,适合所有正在一线的外贸业务员。尤其适合那些刚开始开发市场,或者经常说“这个市场太难做”的人。

S了给很多业务员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让你看清楚:

真正阻碍你的,可能不是市场有多难,而是你早早就觉得“很难”。

所以啊,别老觉得红海产品做不动了,别老觉得客户难搞。

来源:Tess外贸Clu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