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蓝营党主席改选,形势发展到现在,恐怕谁也没想到,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被边缘化的郝龙斌,竟然气势如虹了。这背后自然离不开赵少康的鼎力支持,此时人们才感受到,所谓掌握强大媒体资源绝非一句空话。
蓝营党主席改选,形势发展到现在,恐怕谁也没想到,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被边缘化的郝龙斌,竟然气势如虹了。这背后自然离不开赵少康的鼎力支持,此时人们才感受到,所谓掌握强大媒体资源绝非一句空话。
来看看郝龙斌宣布参选后,他都受到了那些待遇,此时的张亚中、郑丽文、罗智强,也只能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眼光。尤其是张亚中,赵少康对他已经再明显不过,我绝不会邀请你上我的节目,说白了就是不给你曝光的机会。
从宣布参选,就有赵少康在节目中造势,并且公开打破媒体中立,作为主持人的他竟然要号召蓝营党员不给张亚中等人投票,这样的表现确实让人大跌眼镜;随后赵少康又在个人网络节目对郝龙斌进行专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简直就是高级互吹即视感;此后正式登记,郝龙斌更是拉上县市派系,蓝营立法机构民代、县市议员多达几十人,完全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气场;很快泛蓝媒体《联合报》又对其进行了专访,郝龙斌透露自己若当选,就会成立顾问团,要集体领导蓝营。
宣布参选三天以来,郝龙斌立即成为焦点,而其他候选人只能寄望20日中天举办的辩论会。不知道是不是媒体资源太多,还是真的怯于辩论,郝龙斌一方竟然拒绝了。
可以说媒体资源的超级不对等,也频频开始引发外界的质疑,包括蓝营一些敢于仗义执言的人,还是表达出对郝龙斌的不满,但更多人还是碍于赵少康的实力,选择说着违心的话,又或者隐晦对其他参选者进行批评。
介文汲就直言不讳指出,如果郝龙斌不参加辩论,无疑等同让蓝营党员别考虑他。辩论并非赵少康口中的自己人互打,这正是展现自己才华、抱负的机会,更是民主体制的标配,哪有候选人不参加辩论,希望对方三思。
其实像介文汲在这种时候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并不多,像是是陈凤馨、唐湘龙等人,在这个时候大多要顾及赵少康的面子,即便不看好郝龙斌也不愿把话说得太明。至于那些要靠媒体提升曝光度的民意代表,就干脆顺着来,一股脑儿有样学样地配合赵少康,边缘化张亚中等人。
当然岛内舆论对此也有完全不同的分析,就比如赵少康郝龙斌之所以不断针对张亚中,很可能是为了拉抬其声势,目的就是要分化郑丽文的选票,从而形成“郝张争雄”的局面,那么郝龙斌胜面就大了。
也就是说,他们真正忌惮的还是郑丽文,围攻张亚中不过是他们声东击西的一种策略。
其实外界也普遍认为,形势发展到最后,很可能是郑丽文对决郝龙斌。对于两人谁当选蓝营后续局势会有何不同,网友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相信民众党方面也早已开启了各种预判。
网友们普遍认为,郝龙斌当选就是蓝营倒退的表现,它极有可能让反罢免以来积累的优势瞬间化为乌有,更重要新任党主席第一关就是明年的县市长选举,郝龙斌极有可能再度让蓝营回到传统的“酱缸文化”,所谓的集体决策搞到最后就是谁也不背锅;反观若是郑丽文当选,她会把蓝营刚刚崛起的气势发挥到极致,会极大鼓舞蓝营基层的士气,以及给外界呈现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而这正是蓝营能否在明年县市长改选取得开门红的关键。
柯文哲:别急,小黄,等着看戏好了
那么对白营而言,自然更倾向郝龙斌,正如岛内媒体人评价那般,蓝营与白营合作,是看中了人家的年轻选票,但不能因为蓝白合,蓝营就不需要年轻选票了。
也就说合作的前提是要你自身够强大,对于合作对象依赖越小就越有主动权,郝龙斌与郑丽文的最大差别就在于能否守住蓝营当前的优势。白营现在是憋着劲儿要在县市选举中大有作为,尤其是黄国昌参选新北市长选举,已经成了他们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然而对蓝营而言,新北市同样是重大利益绝不能轻易让出,想让黄国昌妥协就在于蓝营能否展现强大实力。
总之对白营而言,最怕就是蓝营搞改革、瞎折腾,届时别把自己的年轻票吸引走;反之蓝越保守,内部斗得越厉害,那些对蓝不满的人就可能转而支持白营。
蓝如果只是一味妥协讨好,又或者碍于形势越发依赖对方,那么只会逐渐沦为白的附庸,到了2028谁正谁副的主动权也会彻底丧失。
来源:不二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