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日本政府对外国人经营管理签证(Business Manager Visa)的申请条件进行了重大收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日语能力要求。
近期日本政府对外国人经营管理签证(Business Manager Visa)的申请条件进行了重大收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日语能力要求。
这意味着对于想通过创业经商途径移居日本的华人新移民来说,日语水平将成为能否“留下来”的关键门槛之一。
那么,到底需要怎样的日语水平才能在日本长久生存发展?
我请教了我的行政书士老师,解析新政策背后的考量,阐明CEFR B2(相当于日语能力考试N2)的概念与意义,并结合50岁以上新移民语言学习的挑战,探讨应树立的日语考证目标和实现路径,为在日华人新移民指明方向。
另外,你还想深入了解日本房产的投资逻辑,我的新书《买楼收租》可以看看,买什么,怎么买,怎么装,怎么租,怎么卖,全部都给你讲得明明白白。
我自掏腰包印了2000本送给我的粉丝,现在已经送出去500+本了,你也想要一本的话,找小助理拿领书链接。
日语能力成为硬性门槛
经营管理签证门槛全面提高,语言能力要求登场。
根据日本法务省和入国在留管理厅近日研拟的修正方案,经营管理签证除了资本金和雇佣要求大幅提高之外,计划新增“日语能力要求”。
具体规定是:申请人本人或公司内至少一名全职员工须具备中上级程度的日语能力(相当于CEFR B2等级)。
这一要求与今年8月公布的经营管理签证新规相辅相成:资本金门槛从原来的500万日元暴涨6倍至3000万日元,并强制要求至少雇佣1名全职员工(取代原先“500万日元或2名员工”的选择条件),同时对申请人新增经营管理经验3年以上或拥有MBA硕士学位等背景要求,提交经专业人士审核的商业计划书等。
可以看出,日本政府正全面提高创业移民的准入标准,从资金、资历到语言各方面把关。
为什么要增设日语门槛?日本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缓解社会摩擦、促进社区融合。
过去由于经营管理签证条件相对宽松,吸引了大量尤其是中国籍申请者,签证持有者数量近年爆炸式增长(截至2024年中,中国籍持有者超过25,000人,占该签证总数一半以上,比2015年翻了一倍)。
许多人利用这一途径“轻松定居”,甚至出现为拿签证而设立民宿公司移居,或根本没有实质业务的空壳公司等现象。这引发了日本社会对于签证制度被滥用的担忧,担心形成所谓“低门槛移居”的标签。
语言要求的加入,被视为从源头上筛除不真心融入日本社会的投机者:如果一个人连基本日语都不愿意或无法掌握,又如何证明他有长期在日本生活发展的诚意?日语能力成为区分短期投机者和认真定居者的客观标准。
更实际的考虑是,日语能力不足会导致经营困难和监管风险。
法务省指出,当前制度重视资本和业务计划,但在地方实际中,因为语言不通导致误解、交易困难和社区隔阂的情况时有发生。
专业机构也反馈,如果经营者完全不会日语,在银行开户、税务沟通、业务合作等环节都会受阻,入管审查官也会对其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怀疑。
许多在日创业的外国人公司与当地几乎零交流,更易被视作“不接地气”的空壳,增加监管难度和社区摩擦。
因此当局决心将日语能力纳入审查标准,与提高资本金等措施一并强化审核。一句话:不会日语的人,再有钱在日本也玩不转,更别提真正扎根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8月公布的新规,日语能力还未正式写入条例要求。然而据《朝日新闻》报道,入管厅已在9月着手讨论把这一语言条件通过省令追加,预计在2025年10月中旬正式施行。因此,语言门槛对新移民的影响迫在眉睫——今后申请经营管理签证,没有相应的日语证明恐怕行不通。
CEFR B2是什么水平?
新规中提到要求“相当于CEFR的B2水平”的日语能力。那么CEFR B2到底代表怎样的语言水准?
CEFR是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将语言能力分为A1、A2、B1、B2、C1、C2六个等级(C2最高)。
其中B2属于中上级(Upper-Intermediate),也就是“独立使用者”的较高阶段。
在这一水平,学习者应能在生活和一般职业场合流利对话,就广泛话题与母语者进行较为自然的交流,并能阅读理解报刊文章、业务邮件等中等难度的文本。
简单说,B2相当于你已经脱离了简单寒暄,可以用日语应对大部分日常和工作沟通,虽然还未达到母语者那样完全自如。
从国际通行对比来看,CEFR B2约略对应日语能力考试(JLPT)的N2级别。
JLPT是目前认可度最高的日语水平考试,分N5(最低)至N1(最高)五级。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对照,N2级别的考生成绩在较高分段时可达到CEFR B2水平。
例如,JLPT N2考试总分达到112分以上(满分180)即可被视为B2程度,而刚及格的N2(90分出头)可能只相当于B1水平。同样,N1作为最高级,其低分合格者约等同于B2,高分则可达C1。
这意味着:N2证书在一定程度上能证明B2水平,但只有高分N2才真正扎实达到B2;而N1证书持有者的日语能力覆盖并高于B2,普遍在B2-C1之间。
因此,新规所要求的“B2左右”用通俗话讲,就是“起码要有JLPT N2水准”的日语。
很多关心这一政策的朋友第一时间就在问:“那我有N2/N1证书够不够格?” 从目前信息来看,拥有N2证书应当基本满足要求,但如果成绩边缘通过,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可能仍被质疑;拥有N1证书则可以高枕无忧,完全高出B2所需。
正如一些日语教育专家所言:“N1低分过相当于B2,高分过相当于C1”,所以保险起见,N2最好考高分,或者继续冲击N1,才能更加稳妥地证明自己的语言实力。
从签证申请到长期发展
从加分项变成硬要求,语言实力价值飙升。
在此前,日本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创业者必须会日语,但事实上日语能力已经在各类在留资格审核中发挥作用。
比如在高度技能人才签证的积分制度里,持有JLPT N1证书可获得额外加分(一般为15分),持N2也有少量加分。语言能力是被日本官方认可的“人才”指标之一。
然而如今,在经营管理签证这一常规移居路径中,日语直接被设为门槛条件,其地位大大提升。
这体现出日本政府决心摆脱过去“花钱就能移居”的低门槛形象,转而强调移民质量和融入度。
他们希望引进的是能真正证明自身价值、为日本社会做出贡献的创业者,而语言无疑是衡量这一点的核心标准之一。
对于申请人而言,日语能力将成为影响签证成败和日后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在申请阶段,一纸日语能力证书(N2或N1)将极大增强您材料的说服力——向入管局证明您有在日本生活工作的语言基础,这是一种“我要长期扎根”决心的背书。
反之,如果完全没有语言凭证,即便勉强通过初始申请,日后银行开户、企业经营都会困难重重,签证续签时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或融入不够而遭疑。
有统计显示,东京入管曾抽查了2023年下半年300件持经营签证的可疑案例,结果九成以上没有实际业务,最终都没获续签许可。
这说明当局在续签时会严格审核公司运作和本地融入情况,而语言不通往往意味着公司难有实质进展。
再者,良好的日语能力还能加速您迈向更稳定的在留资格。
对于有意长期定居的人来说,拿到日本永住或甚至归化日本国籍是最终目标之一。
一般申请永住需要在日本连续居住10年,但如果您持的是高度人才签证且积分达标(语言加分有助于积分达标),可以缩短为3年甚至1年。
也就是说,N1等级的语言能力可能帮您更快取得永住权,因为它提升您的积分和综合竞争力。
此外,即便不走高才签证路线,语言过硬也会让您更早融入当地社会:工作上独当一面、生活中无障碍沟通,在社区中树立可靠形象。
这些“软实力”都会在您申请永住或其他资格时成为无形的加分项——日本相关部门衡量申请人是否融入社会时,语言能力和交流情况是重要参考。
可以说,语言能力已成为留日在日的新移民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直接决定签证申请的成败,还影响着您未来在日本的生活质量、事业发展乃至拿永住的速度。
50岁以上新移住者学日语的挑战
对于年轻人来说,考N2/N1或许只是大学里的一个目标,但对于50岁以上的新移民,要在异国他乡重新学习一门复杂的语言,难度可想而知。
年纪较大的学习者常面临以下挑战:
记忆力和学习速度下降
日语学习需要记忆大量单词、汉字和语法规则。上了年纪后,背诵新词汇、记住五十音图都比年轻时更吃力。一些50+的华人朋友反映,平假名片假名来来回回背了好多遍还是混淆,这在青年学生几天内即可掌握的内容,年长者可能要花几倍的时间反复练习。
精力与时间有限
中老年新移住者往往还肩负生活压力——要打理生意或工作,照顾家庭等,很难像学生一样全身心投入学习。每天能拿出的一两个小时学习时间已属不易,而且注意力持续时间也有限,很容易疲劳。这使得学习效率相对较低。
缺乏语言环境氛围
有些上了年纪的华人移住者,因为圈子和习惯,很可能日常主要和中文圈子接触,日语使用场景有限。
如果经营的公司主要客户是华人或者自己请了中文翻译助手,那自己更缺少逼自己讲日语的环境。这种“舒适区”其实不利于语言提高。
反之,年轻留学生往往会融入校园和职场,被迫用日语交流的机会更多,进步也更快。
心理压力与自信心
年长者学语言容易有心理包袱,怕发音不准闹笑话,怕脑子笨学不会。这种自我怀疑有时比语言本身更难克服。尤其看到比自己年轻的人流利日语交流时,容易气馁放弃。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50岁以上学习者的优势和对策:
华人背景的优势
对于中文母语者而言,日语中汉字部分的阅读学习要比西方人容易得多。日语有相当比例的词汇借用了汉字表记,很多常用汉字词意思和中文接近。
这意味着华人即使听力口语起步晚,但阅读理解可以较快提升,大量利用书面材料学习对年长华人是有效途径。
另外,汉字文化圈的人记忆汉字单词有天然基础,不像西方人那样完全陌生。善加利用这一优势,可以在中高级阶段通过阅读日文报刊、书籍来拓展词汇量,加深对语境的理解。
人生经验与纪律性
年长者往往学习目的明确,意志坚定。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往往更能坚持有恒心。尽管记忆力不如从前,但只要制定合理计划、持之以恒,未必比年轻人差多少。
很多50多岁的华人朋友每天坚持早起背单词、睡前听新闻,用“笨办法”弥补记忆力不足。正是这种毅力,让他们一步步攻克语言难关。
运用兴趣和实用动力
可以把日语学习和自己的兴趣、事业结合起来,提高学习乐趣和动力。
比如,喜欢美食的可以看日语料理节目学单词;做贸易生意的可以研究与业务相关的日语资料;喜欢旅游的周末去周边转转,跟当地人用简单日语交流。
这种沉浸式学习对年长者特别重要,通过实际应用来反复巩固,比单纯课本学习印象更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表明学习语言对中老年人大脑还有益处。
有一项加拿大研究发现:双语者出现老年痴呆症状的平均年龄比单语者晚5.1岁,表明学语言有助于建立认知储备、延缓大脑老化。
所以,50岁开始学日语不但是新移住者需要,更是在给自己的大脑做“健身”,一举两得!
总之,年龄并非绝对障碍,关键在于调整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循序渐进。
最后说几句
对于在日华人新移住者来说,如今“留下来”的敲门砖之一就是扎实的日语能力。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新政传递出明确信号:有资金有经验还不够,还必须能沟通、懂文化,才能在日本创业定居。这一变化对个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我们必须付出时间精力攻克语言难关;机遇在于通过提高日语,我们将更深地融入日本社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回到开篇的问题:“究竟日语水平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留下来?” 根据当前政策走向,至少需要相当于JLPT N2(CEFR B2)程度,也就是能够用日语进行日常生活和基本商务交流的水平。
然而明智的做法是以更高目标为准绳: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考取N1证书,或将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到N2之上。
N1不仅在形式上高出新门槛,在实质上也会让你在就业、经商、社交各方面如虎添翼。
正如有人所说,N1证书的“含金量”正在上升——从过去只是履历上的加分项,变成如今移民道路上的硬通货。
语言是移居融入当地的钥匙,更是合规发展的基石。
对于准备或已经踏上日本创业移居道路的华人朋友,我们衷心建议:提早规划,未雨绸缪,把日语能力培养纳入您的移民计划中。
不要等到政策落地被动应对,不如主动提高,现在就开始学日语,报名下半年的JLPT考试,用实际行动解除未来的不确定性。
哪怕您年过半百,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也完全有可能攻克语言障碍。
在日语为母语的国度生活,掌握日语不仅是沟通工具,更体现了您留日在日长期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关关难过但终究关关过。当我们翻越了语言这座高山,日本社会的大门也将更加敞开地迎接我们。
愿每一位有志留日在日本发展的华人都能拿下理想的日语等级考试,为自己的移居之路增添一份坚定的保障。
您的努力学来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型,都会在将来的某天,成为您在日本安身立命、开创未来的最佳见证。
来源:季老湿在东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