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综合专场获悉,2024年,云南省经济总量达3.15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5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十三五”末提升4.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三。
央视网消息(记者 欧霁娴)9月19日,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综合专场获悉,2024年,云南省经济总量达3.15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5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十三五”末提升4.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三。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20年的46.5%提高到2024年的53.3%,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20年的26.7%提高到2024年的52.1%,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1%。
其中,资源经济不断壮大,能源、有色等传统产业支柱地位持续巩固,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新三样”成为工业增长“新引擎”,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优势更加突出,资源经济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45%左右。
此外,园区经济已集聚成势,安宁高新区等7个园区建成千亿级园区,沪滇“16+16”园区共建机制不断完善,“2+3+N”沿边产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122个开发区以占全省0.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8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时,28个口岸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取得新成效,智慧口岸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我国首个经世卫组织认可的国际卫生陆港。
在清洁能源领域,云南省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电力总装机从2020年的1.03亿千瓦提升至1.66亿千瓦、增长61%,其中,绿电装机达1.5亿千瓦、居全国第1位,“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居全国第1位。此外,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除绿色铝产业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以外,云南已形成全球第一且最完备的锡铟产业链、全国第一且最完整的铂族金属产业链,滇中稀贵金属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高原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也成果丰硕。云南省在茶叶、鲜切花、核桃、咖啡、橡胶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均稳居全国第一,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2020年的1.68:1提高至2024年的2.3:1。文化旅游方面,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红河元阳阿者科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传播。2024年,云南省旅游总花费达1.14万亿元,“旅居云南”成为显著标识,旅居人数达390万人次,涌现了曲靖土瓜冲、文山六郎城等一批乡村旅居典型。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云南省8个民族自治州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4个边境幸福村建成落地,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同时,全省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云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1%,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民生保障方面,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脱贫县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6%。职业教育资源、高等学校和三甲医院已实现州(市)全覆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网络不断织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