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密市科协利用好首个全国科普月关键时点,坚持“多领域行动、多形式带动、全地域覆盖、全民众共享”,让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理念根植高密沃土之上,遍地开花。
高密市科协利用好首个全国科普月关键时点,坚持“多领域行动、多形式带动、全地域覆盖、全民众共享”,让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理念根植高密沃土之上,遍地开花。
①数字赋能,提高医学科普水平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实现医学知识普及最大化?市科协主动整合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引导中医、眼科、儿科、牙科等多领域专家,走进微信视频号、抖音直播间与群众互动,高密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中医生活化科普工作室带头人禚秀梅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主动开放直播间,回答群众保健养生问题,一小时内吸引3000+的观看和互动。
②典型带动,打造农业科普品牌
在山东高密小麦科技小院的直播间里,负责人徐召智每天都向农民介绍选种育种、粮食储存、田间管理等方法。今年8月徐召智领衔的科普工作室入选首批“潍坊市科普专家工作室”,研发的潍麦16等新品种连续两年获得潍坊市小麦高产第一名。科普月期间,他带领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科学育种等宣讲50余次,受众群众3万余人。在他的带动下,五龙河生态农场、益丰机械等技术专家纷纷加入农业科普队伍,手把手向农民普及病虫防治、农机操作等最新知识。
③主动代言,科技普及深入人心
在企业领域,市科协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为企业代言”专栏,从《“保命神器”红光橡胶爆胎稳向装置》到《会“变身”的羽衣甘蓝》,累计9期关注度已超过6万次,市级领导、新闻主播、网红大咖齐上阵走进生产车间,用镜头记录技术的创新突破,用故事普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农业等前沿科技知识。
④创新形式,丰富科学普及场景
全国科普月期间,高密市首届低空无人机比赛、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青少年科普讲解大赛、机器人大赛、第13届国际焊接大赛等六大赛事共吸引2万余人参与其中。为进一步夯实科技强国的人才基础,市科协还积极发动我市青少年参与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创新类比赛共12次,参与学生上万人,获奖学生过千人,其中一等奖获奖人数86人。
从乡村到市区,从少年到长者,从科普情景剧到山东快书,从一支队伍到全民大合唱,高密市各种科普活动已遍地开花结果。
来源:爆料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