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经无数次的失败,7年探索坚持,潍坊高密万亩良田创始人王翠芬不仅攻克了羽衣甘蓝的种植难关,还改善了口感。种植规模从早期的100亩,扩展到现在的单季2000亩,年产量超过5000吨,年产值超2000万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羽衣甘蓝出口种植基地,欧美市场10%的份额来
是全国有名的“粮袋子”“菜篮子”
“肉案子”“果园子”和“种子库”
今天带你解码潍坊特色种植的
“硬核菜单”
品类多!
潍坊人的“种植清单”太硬核
羽
衣
甘
蓝
历经无数次的失败,7年探索坚持,潍坊高密万亩良田创始人王翠芬不仅攻克了羽衣甘蓝的种植难关,还改善了口感。种植规模从早期的100亩,扩展到现在的单季2000亩,年产量超过5000吨,年产值超2000万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羽衣甘蓝出口种植基地,欧美市场10%的份额来自这里。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好的胡萝卜个头大、成色足。如今,随着品种改良,今年新出现的“拇指胡萝卜”刷新了人们的印象,搅动市场一池春水。潍坊寿光化龙镇鲍家村种植大户李良山种了100多亩“拇指胡萝卜”,与大客户签订长期协议。国外客户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拇指胡萝卜”上市后很受欢迎,已打进了国内外商超的精品果蔬区,价格比普通胡萝卜高很多。
昌
邑
梨
枣
在潍坊昌邑卜庄镇大陆村的千亩枣园里,玛瑙般的梨枣挂满枝头。近年来,大陆村制定和完善梨枣分级体系,将梨枣精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战队”,精细化分级让梨枣身价倍增,特级枣更是成为按颗售卖的高端礼品。作为全国最大的梨枣生产基地,“大陆梨枣”不仅斩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更成为全国梨枣产业的“风向标”,年销售收入突破64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
白花丹
白术
潍坊诸城市百尺河镇依托本地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动集体和群众实现“双增收”。2022年,华医华药控股集团在百尺河镇盆渠社区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基地,规模化种植白花丹参、鸡头黄精等齐鲁道地药材,并于2023年成立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可供复制推广的中药材种植模式。
在潍坊广袤的乡野间
青州花卉
潍坊青州是“东方花都”,多肉植物种苗产销占全国80%。青州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销售集散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产销基地。青州花卉以340亿元品牌价值,连续3年蝉联全省农产品基地品牌评价第一名,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多肉植物种苗和成品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80%、60%;草花产销量21亿株,全国第一。蝴蝶兰、凤梨、红掌等高档花卉占全国半壁江山。
蔬菜瓜果频出新
花卉药材齐发力
潍坊各地的特色种植
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展现出潍坊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挖潜力!
因地制宜 潍坊处处好“风光”
在潍坊滨海,昔日“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盐碱地上,大片柽柳林如同绿色的飘带镶嵌在蓝色的海边,树下的肉苁蓉也破土而出。山东乐道农业在盐碱地上试种蒲公英、马齿苋、玉竹等中药材,进行耐盐碱优良品种繁育、规模化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材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芳青玫瑰
“滨海红”苹果
现在
盐碱地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阻碍
反而成为孕育特色产业的“摇篮”
滨海区的盐碱地上
种出了西瓜、葡萄、桃子、苹果、芳青玫瑰等
特色农业产品
真正实现了 “一地生多金”
火山土?用!
依托安丘留山古火山群灰土
与火山岩矿泉
种出的辉渠小米
颗粒饱满、香气浓郁
成了全国闻名的“金色名片”
辉
渠
小
米
千年农耕智慧至今仍在火山梯田焕发生机,潍坊安丘农人坚守“三不原则”:不用化肥坏地、不用农药伤根、不用除草剂扰自然。谷子生长周期长达135天,累计接受日照超2580小时,在海拔330—380米的梯田上充分积累干物质与风味成分,最终炼就食补珍品“黄金月子米”,市场价格可达普通小米的三倍。
山岭薄地?种!
曾经守着山岭薄地
“看天吃饭”的潍坊临朐县九山镇聚粮村
如今致富有“蜜”诀
聚粮村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蜜薯迎来丰收。几年前,这还是个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小山村。2021年,村党总支书记李军四处考察后,决定种植蜜薯。沙土地是优质蜜薯喜欢的土质,再加上清冽的山泉水,土地不负有心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村级田园”模式、生产线深加工,聚粮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共同富裕示范村,“聚粮”的村名终于变成了现实。
不管是平原、山岭
还是盐碱地
潍坊都能“量地取材”
盐碱滩上绘新景
火山灰中粟米香
山岭薄地见“薯”光
模式新!
电商+科技 让“土味”变“潮品”
“电商+特色种植”
潍坊新农人
直接把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
地方特色农品
一键就能发往全国
彻底解决“好货愁卖”的难题
借助“云端”的翅膀
将“流量”转化为
推动乡村发展的澎湃“销量”
“品牌+订单种植”
潍坊农品凭借优秀的品质
和过硬的品牌
打入全国各地大型商超
形成稳定订单合作关系
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彻底告别“种得出、卖不掉”的困境
既保证了农产品品质
又让农户心里有底
还有“AI”技术来帮忙
智能控温、精准施肥、实时监测
AI模型训练的农业知识库
让种地充满“科技范儿”
产量品质双提升
现代农业实现“弯道超车”!
小花椒做成大产业
“阳光玫瑰”串起“甜蜜产业链”
小小南瓜“走”全国
有机蔬菜扬帆“出海”
)
(
让潍坊农产品自带“金字招牌”
近期公布的2025年
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
截至目前
我市已有98个产品入选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数量全省第一
看着新鲜的蔬菜
飘香的水果
畅销的药材
从一颗种子到一条产业链
从一亩薄田到一片“金山银山”
编辑:王圆明 王林静
一审:王兵二审:孙瑞永来源:新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