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健康治理又有新托底:3个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05:35 1

摘要:健康体重管理行动明确,到2030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初步减缓,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家医和母婴健康 中医药信息学会

近日,全国爱卫会印发通知,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明确,到2030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初步减缓,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健康乡村建设行动的目标明确,到2030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逐年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居民能够更加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更加健康宜居。

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的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3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95%;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分别达100%、80%;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90%。

4月14日15:30,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召开的新闻发布,介绍爱国卫生工作的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作为主持人,全国爱卫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庄宁,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严华国,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文秀,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峰出席发布会。

季晶:“急病要急”“慢病要准”

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方面,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表示,一是党委政府主动作为。苏州在这方面较早就开始了实践探索,在1999年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全覆盖的同时,就确立了健康城市建设的理念,系统化顶层设计,20多年持续推进,40多个部门汇聚合力、协同联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苏州的健康单位、健康场所越来越多,全市各级健康村、健康社区占比超过了60%,省级健康镇比例达87.5%,88%的中小学是省级健康促进学校。健康环境越来越好,苏州的平江河,去年因为清澈、清新、清凉、清秀,被网友们誉为“果冻河”而火爆出圈。苏州的健康合力越来越强,卫健联合体育在全国率先建立“运动云医院”平台;去年11月,卫健联合交警开通了急救车辆绿波通行,上线以来5个多月累计已经护航1600多次。

二是健康服务主动供给。苏州完善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功能的连续协同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围绕“急病要急”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围绕“慢病要准”建成各类慢病社区防治中心,苏州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升级为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等等来助力基层医生的优质服务。

李文秀:推出“2+3”健康服务包三年行动计划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文秀表示,近几年,海南将爱国卫生工作与健康海南建设融合推进,海南也紧紧抓住了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这个“牛鼻子”,总结出了“1521”的工作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健全一套机制,高位推动人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工作。在全国海南率先以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计划,也纳入市县高质量考核,并且与爱国卫生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今年海南率先出台了省级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施方案,探索开展重大健康风险跨部门干预、主动健康协同和健康影响评估等三项行动。

聚焦五种疾病,将健康关口深度前移。推出了“2+3”健康服务包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高血压、糖尿病,还有海南多发的肺结核、肝炎、重型精神疾病等五种慢性病,建立了一套“筛、防、治、管”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了目标人群的应筛尽筛,应管尽管。

另外,关注两类人群,能够有力地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这几年持续向好,2024年这三个妇幼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率先实现了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省级全覆盖。并且开展了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疗法的试点项目,完成了6.6万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

打造一个体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海南建设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开展了77项医疗新技术填补省内空白,基本实现了“小病不进城,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大病不出岛”的目标。

潘峰:发展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

在基层健康治理方面,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峰表示,近年来,滨州市坚持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

一是构建了上下协同体系。市县乡三级都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滨州建设联合工作机制,多部门协同推进。在村级层面,所有的村(居)都成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充分发挥村医、计生专干的资源优势,推动基层爱国卫生工作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管理服务当中。

此外,打好健康惠民组合拳。把健康城镇建设、基层能力提升、全民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一起抓在手上,开展进机关,进校园等“六进”活动,讲好健康故事,提供健康服务,用来提升群众爱国卫生意识。截至目前,全市基层首诊率达到七成,在滨州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2025年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交流典型做法,宣讲深化医改政策,部署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4年各试验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创新突破,在体制机制创新、服务能力提升、资源整合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2025年是试验区建设的第五年,要结合试验区重点工作要求,以更加深入的改革、更加务实的举措,落实重点任务、推动资源汇聚、加强系统集成、加大宣传推广、持续监测评价,充分发挥专家支持作用,推动试验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体改司和财政部社保司有关负责同志,12个国家试验区所在省、市、县相关负责同志,4个省级试验区有关同志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山东省寿光市、安徽省濉溪县、贵州省遵义市卫生健康局分别代表国家试验区,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雨湖区分别代表省级试验区作工作交流。

来源:许晓锐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