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26届CIOE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光博会)已在上周结束,从本次展会的AR相关展区内,LEDinside观察到AR眼镜行业发展呈现了以下5大趋势。
第26届CIOE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光博会)已在上周结束,从本次展会的AR相关展区内,LEDinside观察到AR眼镜行业发展呈现了以下5大趋势。
趋势1:
百镜大战下,近眼显示行业热度持续升温
近年,消费级AR眼镜产品层出不穷,科技企业纷纷参与到该尚在发展初期的赛道当中,形成了“百镜大战”的行业状况。企业对于AR眼镜的积极推广,市场也在逐渐给予需求反响。
在此前央视财经频道发布的2025年智能眼镜半年报专题节目中,京东眼镜采销负责人透露,在政府补贴、产业链成本优化的背景下,上半年京东平台智能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也大幅提升,增幅超过30倍,需求情况有所增长。作为智能眼镜关键种类,AR眼镜需求也在同步增长。
而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2025近眼显示市场趋势与技术分析》报告(了解报告>)预计,今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将达到60万台,年增9.1%。
单纯的数字或让人难以体会AR眼镜市场的发展情况,而光博会的现场情况或能一定程度验证市场热度的真实性。
从参展商来看,今年参展的AR眼镜相关企业预计达40家以上,较往年数量有所增长,这当中包括了上游设备、材料商,中游的近眼显示技术、光学组件,下游的系统整合方案商、品牌厂商等,AR眼镜产业链正在持续蓬勃发展当中。
AR眼镜展区人气远超以往,多个企业展台人潮涌动,观众排队体验最新产品,热度超高。
例如JBD、鸿石智能、诺视科技、镭昱Raysolve、视涯科技、熙泰科技、昀光科技、歌尔光学等知名企业的展区内,均有大批观众等候体验企业联合终端品牌打造的AR眼镜产品。
JBD
歌尔光学
此外,谷东智能、广纳四维等许多光学组件企业的展位上,同样挤满了体验产品的人群,以体验最新微显示、光学技术对AR近眼显示带来了哪些升级。
谷东智能
广纳四维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许多来自韩国、日本等海外国家观众来到现场观展,这也侧面说明中国已是目前全球AR眼镜产业发展重地,吸引到各国人员前来交流。未来,国内市场或将带动全球AR眼镜产业共同进步。
从光博会上可以看到,目前以国内为主要市场的AR眼镜产业链正持续壮大,消费者对于AR眼镜的认知与认可度正在逐步提升中,行业发展热络,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加速。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随着近眼显示技术的成熟,2030年,AR眼镜出货量将达到3210万台。
趋势2 :
AI与AR眼镜融合加深
近年AR眼镜的热度能够持续上升,除产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外,AI大模型技术的出现是另一大关键,行业认为AR眼镜是最适合AI技术的承载体,TrendForce集邦咨询则表示,AI技术让消费者对AR眼镜应用有更明确的想象。
目前看来,AR眼镜对于AI大模型的应用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自主研发,追求技术闭环与自主可控;二是接入第三方,通过API或SDK集成外部能力;三是自研与接入结合,兼顾自主性与效率。不同的方案体现了眼镜厂商在技术壁垒与市场效率间的不同取舍。
从光博会展出的AR眼镜产品来看,AI大模型继续深入融合到AR眼镜当中,使得AR眼镜能够实现多模态交互,将语音、触控、手势以及环境感知等技术融为一体,构建起一个自然流畅的交互闭环。这种深度融合,有望从根本上改变AR眼镜的产品形态和市场定位。
具体来看,AI技术的集成推动了AR眼镜产品形态,AR眼镜正通过集成喇叭、摄像头、生物传感器和AR屏幕等组件,形成“一体化”模式,融合了眼镜、音箱、相机、电子书和投影等多种功能,成为兼顾视听、健康与交互的智能终端。同时,产品重量多在31至70克之间,趋向轻量化,佩戴体验更接近普通眼镜。
立讯精密全彩AR眼镜:可接入云端AI智能大模型,端侧量化小模型
首镜科技头戴式T100:兼容安卓生态,搭载AI视觉识别模型
趋势3 :
厂商多样化路径推动光波导技术进步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深度植入,更多不同的文字与图像内容将呈现在AR眼镜当中,这意味着AR眼镜需要在较以往更多地去兼顾显示效果的同时,还要保持眼镜的轻便简易设计,这对AR光学技术再次提出挑战。
所幸的是,在AR眼镜长期以来更轻便、更清晰的显示需求挑战下,AR光学已形成丰富多元的发展路线,无论是传统birdbath,或是细分的几何光波导、衍射光波导等技术上都有许多的厂商在积极地去做研发与布局,以寻找到最佳的光学路线。
以光博会上的光波导厂商为例,LEDinside观察到,光波导厂商除了在不同技术路径上持续深耕,也愈发重视消费者体验,并将重点转向整体解决方案。相比过去主要在FoV(视场角)或光效上的竞争,如今厂商更强调全彩表现、成像均匀性以及消除彩虹纹等与用户体验密切相关的特性。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认为这样的趋势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限于现阶段光机规格,光波导优势难以完全展现;二是信息显示与观影需求的两极化,使厂商的研发方向趋于一致,导致产品差异性减少。
例如谷东科技、立讯精密等企业展示最先进的PVG光波导技术(偏振体全息光波导),这是一种在VHG(体全息光栅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体全息光栅技术,不仅继承了VHG的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还通过其独特的各向异性结构和偏振特性,在视场范围、光学耦合效率、图像均匀性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谷东科技在展会展示的PVG光波导技术,采用全息光刻工艺打造,光效上提升300%,透过率超90%,独特光栅设计彻底消除彩虹纹效应,技术可适配树脂、玻璃等多种晶圆基底,且单片波导成本降至10-30美元,成本直降80%。
PVG光波导显示效果(图片来源:谷东智能)
另一方面,厂商也开始展示通过不同基材与制程实现高质量成像的可能性,以应对光学技术发展路径尚不明朗的局面。
在基材方面,碳化硅凭借高折射率、低损耗特性,成为性能比玻璃、塑胶更好的光波导主流材料。科技大厂Meta更是率先发布了采用碳化硅光波导材料的AR眼镜Orion,激发了行业对于碳化硅的关注。
例如本次展会上,广纳四维带来了碳化硅全彩刻蚀波导、碳化硅刻蚀的全贴合光波导等多款采用碳化硅刻蚀工艺产品;歌尔光学首发碳化硅刻蚀全彩衍射光波导,采用全贴合技术消除镜片间空气层,仅有0.65mm厚、3.5g重,在30° FOV可视范围内画面颜色均匀且无彩虹纹。
广纳四维光波导产品
除此之外,面对成本导向的市场,厂商推出多种降本方案,例如“一光机对两镜片”的一拖二系统,或混合制程以避免昂贵的光罩开立费用。总体而言,光波导厂商已走出单打独斗阶段,转而加强与上下游的合作,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选择与体验。
LCoS+PVG光波导一拖二解决方案(图片来源:谷东智能)
趋势4 :
LEDoS全彩化继续,三色合光、单片全彩双线发展
LEDoS(Micro LED)因其在体积、能效、亮度和像素密度上的极致优势,被业界普遍视为最理想的AR微显示技术。随着更多元图像与信息需在AR眼镜上呈现,行业也一直在推动LEDoS技术的全彩化显示。
而单片全彩则可能是LEDoS的终极形态,但全彩化、芯片小型化、成本控制等挑战让该技术方案发展进度较缓,因此三色合光成为了目前更多企业快速实现全彩技术效果的首选。
展会上,JBD、鸿石智能、诺视科技等企业正在实现体积更小、显示效果更好等更高性能的X-Cube架构LEDoS显示光机。
展会上,JBD在现场推出最新“蜂鸟Ⅱ”彩色光引擎,采用JBD全新0.1英寸LEDoS 微显示屏与X-Cube架构, 实现了0.2立方厘米体积和0.5克的超轻重量,较前代均缩小了50 %,且显示效果更好,功耗更低。
蜂鸟Ⅱ现场效果
鸿石智能也带来了最新的全彩LEDoS光机极光耀影XC6,产品光机仅有0.35cc,具备超过250万nits的合光亮度,在实现高亮度的同时,其效率达到8lm/w,具有更长的续航时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片全彩方案的研发已停滞,例如展会上鸿石智能还带来了混合堆叠结构的单片全彩芯片AC3,样品亮度达200万nits。
鸿石智能单片全彩芯片产品AC3(图片来源:鸿石智能)
镭昱则展出基于量子点光刻技术(QDPR)技术实现的PowerMatch1单片全彩LEDoS显示方案。
PowerMatch1(图片来源:镭昱Raysolve)
场外,此前也有消息透露,JBD的单片全彩LEDoS显示屏将于今年第3季度开始量产。
凤凰(Phoenix)系列(图片来源:JBD)
趋势5:
LCoS显示技术关注度有所提升
近日,Meta正式发布了Meta Ran-Ban Glasses眼镜,然而这款产品并未搭载市场热度较高的OLEDoS或LEDoS技术,而是选择了LCoS(硅基液晶)技术搭配阵列光波导的技术方案,以实现信息提示类为主的全彩产品。
或因Meta科技大厂所带来的品牌影响效应,本次展会也有许多LCoS技术与相关产品方案展出。
例如,芯视元展示了LCoS显示芯片、0.13 英寸LCoS 轻量化AR眼镜、0.26 英寸LCoS微型投影方案;舜宇光学展示了0.13英寸、0.23英寸LCoS光引擎、ams OSRAM展示了一款QIDI Vida 智能运动眼镜,采用LCoS(LED光源)光引擎以及双目全彩衍射光波导;立讯精密展出0.33cc FLCoS光机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光学厂商在展示光波导技术的时候会选择LCoS做为光机进行搭配,或也是以此展示自家技术与LCoS的适配性。
QIDI Vida智能运动眼镜
但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短期内LCoS技术将随着Meta的采用而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不过,OLEDoS凭借其成本优势,在中国地区仍是市场主流;而单绿色LEDoS的提示类AR眼镜的成长未来也将带动LEDoS的技术渗透率提升。在多种微显示技术路线的发展进步下,LCoS显示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还有待观察。
小结
从2025 光博会现场情况来看,无论是AR眼镜市场整体情况,或是以光学组件、微显示为代表的AR近眼显示供应链都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
未来在更多AR眼镜相关企业以及资本的积极投入下,AR眼镜将继续向着高清、高效、轻便、低成本、贴近用户需求的方向前行,成为真正的下一代智能终端设备。
接下来,近眼显示技术产业还将有哪些发展趋势?这场会议将给出解答。
10月30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LEDinside、集邦Display将在深圳举办2025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届时,鸿石智能等企业以及集邦咨询分析师将深入分析近眼显示技术产业最新动向,与行业同仁共探行业未来。
来源: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