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珠海,在"RISC-V软件生态研讨会"上,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袁博浒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超128核RISC-V RVA23企业级模拟平台LeapEMU。这款产品的推出,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RISC-V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将有
9月19日,珠海,在"RISC-V软件生态研讨会"上,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袁博浒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超128核RISC-V RVA23企业级模拟平台LeapEMU。这款产品的推出,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RISC-V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将有效缓解硬件空窗期长、多核验证难、软硬件协同低效等产业共性挑战。
跃昉科技首席运营官袁博浒在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支持超128核RISC-V RVA23企业级模拟平台LeapEMU
应对RISC-V发展关键挑战
随着RISC-V指令集架构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其应用正从嵌入式领域快速扩展至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更广阔的产业领域。袁博浒在发布中指出,当前行业面临三个关键问题:RISC-V是否能真正改善总体拥有成本(TCO),是否能高效实现指令集并保证性价比,以及是否能实现应用生态的无缝迁移。
RVA23作为RISC-V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现已成为Android RISC-V应用二进制接口(ABI)的基线要求。随着Ubuntu 25.10的即将发布,Canonical计划在RVA23上实现全功能桌面会话。这一背景使得符合RVA23规范的开发平台需求变得尤为迫切。
LeapEMU架构设计与核心特性
LeapEMU是高性能、模块化、可扩展的RISC-V模拟器软件工具套装,其架构设计充分考虑了现代计算场景的多样化需求。平台完全支持RVA23全指令集,包括RV64G基础指令集及H/V/B等关键扩展,确保与主流生态系统的兼容性。
在核芯规模与架构方面,LeapEMU实现了重大突破,支持32/64/128及更多核心的并行模拟,远超主流开源模拟器QEMU最高32核的支持限制。这一突破使得开发者能够模拟真实的大规模多核环境,为服务器级应用的开发和验证提供了可能。平台采用NUMA架构并集成AIA高级中断机制,满足企业级应用的性能需求。
在性能表现方面,LeapEMU相比QEMU实现了显著提升。测试数据显示,LeapEMU的启动速度比QEMU快1.3倍,极大提升了开发者的调试效率。在运行效率方面,LeapEMU单核性能提升达1.9倍,多核性能提升1.3倍,这意味着开发者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编译、测试和调试工作流,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平台还提供自定义指令集沙盒环境,支持非RVA23规范的自定义指令扩展验证,为芯片设计者提供了灵活的调试和创新空间。在企业级可靠性方面,LeapEMU集成了SecureBoot安全启动机制和RAS(可靠性、可用性、可服务性)功能,包括故障恢复与热插拔支持,确保了生产环境的稳定运行。平台的高速外设虚拟化能力支持PCIe模拟、多模式网卡模拟和NVMe设备模拟,为用户提供接近原生性能的外设访问体验。
此外,LeapEMU还针对AI和HPC等特定场景进行了指令集翻译优化,显著提升了模拟效率,助力开发者更快地完成应用适配和性能调优。
为多元用户群体创造价值
LeapEMU面向四类核心用户群体提供了差异化价值。对于芯片开发者,平台提供了完善的指令集验证环境和软硬件协同调试能力,大幅缩短芯片设计验证周期。对于应用开发者,LeapEMU提供了稳定高效的RISC-V运行环境,支持应用程序的早期移植和优化。
对于生态开发者,平台助力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开发工具的生态建设,推动RISC-V在服务器、云计算等高端应用场景的成熟。对于教育和科研机构,LeapEMU提供了低成本、高性能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支持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实验需求。
推动RISC-V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RDSA产业联盟与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珠海中心、甲辰计划共同协办,汇聚了产、学、研、用各方智慧,共同探讨RISC-V软件生态的发展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镇,汇聚了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到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资源。LeapEMU平台的发布,将为区域内的创新企业提供强大的工具支持,加速RISC-V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嵌入式领域迈向高性能计算等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LeapEMU平台的正式发布,跃昉科技将继续深化与产业各方的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的RISC-V软件生态,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 End -
来源:芯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