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自受!华与华收西贝6000万营销费,反遭老罗怼:就会教吵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9:28 1

摘要:号称"最贵营销公司"的华与华,刚刚还在高调力挺客户西贝,怒骂质疑者是"网络黑嘴",转眼间就向罗永浩低头道歉。

号称"最贵营销公司"的华与华,刚刚还在高调力挺客户西贝,怒骂质疑者是"网络黑嘴",转眼间就向罗永浩低头道歉。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家公司收了西贝10年高达6000万的咨询费,教客户的第一个"绝招"竟然是"硬刚"。

只可惜,这次他们刚到了铁板上。

这场风波不仅揭开了营销咨询行业天价收费的遮羞布。

更让人忍不住想问:收着天价咨询费的"爆款制造机",难道就教客户如何吵架?

事情的导火索,是西贝的预制菜争议。

本来是西贝和罗永浩之间的“口水战”,可华与华创始人华杉非要主动“参战”。

先是在微博上接连发声,说西贝是“中国最好的企业之一”,贾国龙“极其爱惜羽毛”,还把罗永浩称作“网络黑嘴”,说要“硬杠到底”。

按说收了客户6000多万咨询费,帮客户说话也能理解,可华杉忘了,罗永浩向来不是“软柿子”。

没过几天,罗永浩就在直播里直接隔空对线华与华,骂他收着西贝六千万咨询费,结果就教西贝用这套话术糊弄人?

还说以后哪个品牌跟华与华合作,大家会质疑这个品牌的不太聪明。

罗永浩直接在社交平台表示华与华负责人已经道过歉,这事就此了了。

说到底,华与华的立场摇摆,可能还是绕不开“钱”。

10年6000万的咨询费,是笔不小的收入,真跟罗永浩硬刚到底,万一影响了和西贝的合作,损失可不小。

左右为难之下,只能先道歉平息风波,再留着之前的微博给自己留点“面子”。

提起华与华,不少人都知道它是营销圈的“爆款制造机”。

蜜雪冰城的“甜蜜蜜”主题曲、西贝的品牌符号、厨邦酱油的“晒足180天”,这些火遍全国的营销案例都出自它手。

华与华能在营销圈站稳脚跟,靠的是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最核心的就是“超级符号”。

简单说,就是把品牌和大家熟悉的文化符号绑在一起,比如蜜雪冰城的“雪王”形象、西贝的品牌标志,让消费者一眼记住,还能主动传播。

这套方法确实管用,不少品牌靠它从“小透明”变成“国民品牌”,华与华也因此被称作“最贵营销公司”。

就拿西贝来说,西贝的服务费每年240万到480万,10年下来就是6000多万!

可这套“魔法”也不是没有争议。

最常见的质疑是“抄袭”,2020年,华与华为水星家纺设计的“超级花边”,被网友发现跟巴宝莉、爱马仕的经典图案高度雷同。

虽然华与华没正面回应,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所谓的“超级符号”,有时候就是把国际大牌的元素改一改,换个名头就成了自己的“创意”。

要知道,营销的前提是合规,连基本的法律底线都守不住,再厉害的“超级符号”也站不住脚。

还有人质疑华与华的“订阅制”模式,只做全年全案咨询,不接单个项目,还不投标、不比稿。

表面看是“不迎合客户,坚持专业”,可实际上,这种模式也让它少了竞争压力,万一服务质量下降,客户也很难轻易更换合作方。

这次华与华的风波,其实暴露了一个行业难题。

营销公司到底该站在客户这边,还是站在专业和良知这边?

华杉之前说过,危机公关的原则就是错了就认,其他都是心术不正。

可真到了自己身上,却成了“先硬刚再道歉”,前后矛盾的做法,让不少人对它的“专业性”打了问号。

要知道,营销机构的价值,不只是帮客户做广告、造符号,更应该在客户可能犯错的时候,给出专业的建议,而不是盲目站台。

如果客户真的在预制菜问题上有争议,华与华该做的是帮西贝梳理问题、改进沟通方式,而不是骂质疑者是“黑嘴”。

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自己拖下水。

罗永浩称华与华虽然在这件事上昏了头,但是确实有很多成功案例,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这也给所有营销公司提了个醒,营销不是“忽悠术”,不是靠话术糊弄消费者,更不是靠硬刚掩盖问题。

真正的专业,是帮品牌建立长期信任,而不是只做短期的“爆款”。

华与华的这场风波,说到底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口碑”的博弈。

它靠“超级符号”赚了大钱,也打造了不少成功案例,可在这次预制菜争议中,却因为立场摇摆,让自己的专业形象打了折扣。

其实,营销的核心从来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符号和话术,而是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对华与华来说,这次风波或许是个教训。

想要在营销圈长久走下去,光有“超级符号”还不够,更得有“超级底线”!

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能被符号吸引一时,却不会被话术欺骗一辈子。

来源:探秘发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