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上海交警点赞!“我弱我有理”在上海行不通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9:13 1

摘要:昨晚看央视新闻,我注意到一段关于上海交通执法的报道,挺有意思。花费了很多的篇幅报道了发生在上海的几起交通处罚案例,还请了专家来讲解和分析,传达出的意思就是,责任分明,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混淆,看来,还是我们上海敢为先,依法办事,不为情感所左右,弱者不是底气,

原创 上海云河 我是云河

2025年09月19日 17:22 上海

昨晚看央视新闻,我注意到一段关于上海交通执法的报道,挺有意思。花费了很多的篇幅报道了发生在上海的几起交通处罚案例,还请了专家来讲解和分析,传达出的意思就是,责任分明,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混淆,看来,还是我们上海敢为先,依法办事,不为情感所左右,弱者不是底气,不是谁是弱者就同情谁,偏袒谁。

几个案例清清楚楚,监控视频拍得一清二楚,骑车人违规进入机动车道,被正常行驶的汽车撞了,负全责;外卖小哥闯红灯被撞,同样全责。机动车司机呢?无责。

有意思的是在于,不管是家属还是骑手本人,对于交警负全责的判罚,都忍不住很认真地说:“机动车驾驶员总该有点责任吧?”面对交警的反问“”驾驶员正常行驶,你说要负什么责任?”外卖小哥又是委屈又是疑惑地认定“机动车驾驶员总归多少有点责任的。”是的呢,在镜头里,作为这起交通事故受害者但是负全责的外卖小哥,他就是这么说的。

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

以前我们总觉得,“人被车撞了”,不管怎样,开车的一方多少要赔点钱、担点责,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好像已经成为某种“潜规则”了——弱者是该被照顾的嘛,就是应该偏袒的啊。而且这样的观念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

但这一次,上海交警没按这套“老剧本”走。他们只认事实、只讲法律。谁违规,谁负责;没违规,就不背锅。弱者群体和底层人员不是加分项。也所以,才被央视当做典范和案例要在全国播出啊。

我第一反应是:干得漂亮!不是我没有同情心。同情心当然要有,但同情不能代替规则,更不能代替公平。外卖小哥违规闯红灯是为了抢时间多赚钱,他是为了生活在拼搏,但是,他就是违规了啊。撞倒他的机动车驾驶员确实就是无责啊。

那些骑电动车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的人,其实是在赌。赌别人会让自己,赌就算出事,“弱势”的身份也能帮自己分担责任。但这一次,他们赌输了。虽然,他们也还是迫不得已要这样,虽然,他们是底层人员。

你说他们委屈吗?肯定委屈的,自己被撞了,自己还是负全责,怎么会不委屈呢?但规则的底线,不就是谁错谁承担吗?

之所以有人觉得“机动车总该有点责任”,背后是一种深植于心的“强弱逻辑”——总觉得开车的“有钱有保险”,赔一点没什么。而行人、骑手是“弱者”,该被照顾。

但这种逻辑,恰恰是对公平最大的伤害。它无形中鼓励了违规,纵容了侥幸,也寒了守规矩的人的心。

上海这次执法,之所以让我忍不住点赞,就是因为他们打破的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扭曲的“惯例”。它告诉我们:这座城市认的是规则,不是身份。

真正的公平,不是谁弱谁有理,而是谁对谁有理。这不是冷冰冰,而是对所有人真正的负责。只有每个人都清楚:违规就要付出代价,那么道路才会更安全,守规矩的人才会不被辜负。

我希望这样的判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更多城市学习这种“就事论事、依法办事”的勇气。因为只有一个讲规则的社会,才能真正保护每一个人——不管你开的是车,还是骑的是车。

我为上海交警点赞,也希望更多上海的部门向上海交警学习,让上海是一个讲规矩讲道理的地方。

来源:上海云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