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龙门石窟研究院申报,腾讯探元计划创新资助与共创孵化,武汉大学参与的“龙门石窟微痕浅浮雕三维建模及纹饰图案的自动理解与建库检索”项目(后简称“项目”)成功入选。大势智慧董事长、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为项目牵头人
9月17日,在西安举行的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上,《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正式发布。
由龙门石窟研究院申报,腾讯探元计划创新资助与共创孵化,武汉大学参与的“龙门石窟微痕浅浮雕三维建模及纹饰图案的自动理解与建库检索”项目(后简称“项目”)成功入选。大势智慧董事长、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为项目牵头人。
该项目聚焦龙门石窟微痕浅浮雕,针对传统三维建模精度难以满足微痕特征提取要求、纹饰图案结构复杂难以自动解析等技术瓶颈,在龙门石窟魏字洞、莲花洞等典型洞窟开展技术研发应用,探索建立了涵盖基于精细光度立体的浅浮雕表面高精度三维建模、基于预训练视觉大模型的纹饰图案自动提取识别、数据库构建与多模态检索的完整技术链。该项目得到了腾讯在资金、技术、专家、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支持,采用了腾讯混元大模型助力浅浮雕纹饰图案数据库的智能理解与多模态检索,对石窟寺浅浮雕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详情点击:探元计划洛阳站|超精建模解千年纹饰,助力石窟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据悉,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征集(2025)活动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负责具体实施,该案例集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深度融合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响应,共收到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项申报案例,涵盖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考古研究等多个领域。经来自全球文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多轮严格遴选,最终精选出40项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优秀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更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文化遗产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三维重建、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大势智慧将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加强与全国文保单位的经验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创新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推广应用,让古老珍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本文部分文字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龙门石窟研究院
来源:大势智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