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夏集镇深化移风易俗取得突出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夏集镇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突破口,推动规范化约束、全方位宣传和多主体参与深度融合,有效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促使文明新风在夏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和政府提倡文明婚俗,咱们要响应号召,别让高额彩礼伤了两家和气,冲了孩子喜气,坏了村里风气。”程集村党支部书记程天生推心置腹地对村民黄国朝说。
黄国朝与家人经过商议一致决定,不要一分彩礼,喜事简办。这在村里乃至全镇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迅速传遍家家户户,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是夏集镇深化移风易俗取得突出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夏集镇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突破口,推动规范化约束、全方位宣传和多主体参与深度融合,有效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促使文明新风在夏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用活“金钥匙”
移风易俗必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民主参与意识。夏集镇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这把“金钥匙”,将移风易俗的“话语权”“决策权”真正交给群众,让村规民约从“干部定”变为“大家议”。
听民意,凝聚思想共识。各村(社区)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高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倾听群众对移风易俗的意见和建议,梳理问题清单,让制度制定更具针对性。
聚民智,确保民决主策。在制定婚丧嫁娶相关规范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流程,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反复论证,最终将禁止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内容明确写入《村规民约》,并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有关事项倡导性标准进行公示。例如:倡导“低彩礼”“零彩礼”,红白事用餐正席每桌按10人计算,宴请客人不得超过10桌100人等,切实为破除陈规陋习立规矩、划“红线”。
顺民心,保障制度落实。各村成立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五老”人员组成的“四会”组织,根据组织章程和工作职责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将制度执行情况与村民文明积分、乡村光荣榜评选等挂钩,对自觉践行文明新风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劝导。夏集镇还设立“大办婚丧喜庆”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局面。
夏集镇用好“金钥匙”,实现了移风易俗从“行政推动”向“民主自治”的转变,让村规民约成为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为移风易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奏响“主旋律”
为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夏集镇整合宣传资源,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打造传播“主平台”。全镇30个村(社区)均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移风易俗宣传专区,通过发放彩页、张贴移风易俗有关事项倡导性标准、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常态化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和内容,同时,利用村级大喇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定时推送文明新风知识和短视频,让文明新风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增强活动“吸引力”。针对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夏集镇积极与市文广旅局、市文化馆、文艺团体联络,建强用好各村文艺志愿服务队,利用春节、春会、元宵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采取“送戏下乡”、举办冬夏“村晚”、文艺汇演和“会长说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戏曲、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此外,镇村还组织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结合反面典型案例,生动讲解高额彩礼导致家庭返贫、薄养厚葬引发亲情矛盾等危害,引导群众算好“经济账”“人情账”“亲情账”。
树立文明“风向标”。全镇30个村(社区)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等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邀请先进代表分享经验,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身边更多群众。同时,对践行文明新风的先进典型进行公示,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宣传举措,让移风易俗的理念入脑入心,有效提升了干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工作开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打好“组合拳”
夏集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党员乡贤、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当好“领头雁”。镇党委政府明确要求村组干部党员带头践行移风易俗,在婚丧嫁娶中以身作则,带头婚事简办、厚养薄葬。同时,鼓励村组干部当好“红娘”“调解员”,主动介入群众婚丧嫁娶事宜,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例如,针对部分家庭因彩礼问题产生矛盾,村干部主动上门调解,宣讲村规民约,引导双方合理协商,有效化解纠纷,借机倡导文明婚嫁理念。
用好“主力军”。各村均成立红白理事会,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由理事会全程参与村民婚丧嫁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利用他们熟悉村情民意,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在活动中主动宣传政策、规范流程,引导群众简化仪式、控制规模,避免铺张浪费。同时,理事会还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文明新风的温暖。
当好“引路人”。积极动员婚介从业人员、农村“媒人”、红白喜事“总管”、德高望重人员等群体加入移风易俗队伍,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其政策理解和引导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宣传健康文明新风,劝阻不良风气。例如,引导婚介从业人员在介绍婚恋对象时优先推荐践行文明婚嫁的家庭;邀请红白喜事“总管”担任文明新风宣传员,在策划红白喜事时严格按照村规民约执行,从源头杜绝大操大办。
“夏集镇把移风易俗活动作为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和谐夏集的大事来抓,用活‘金钥匙’,奏响‘主旋律’,打好‘组合拳’,倡导文明新风,密切干群关系,提升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该镇负责人说。(图文:沈俊伟 廖萍 翟玉飞)
来源:凤凰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