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 · 教师风采㉗】屈俊:以红领巾为帆 引少年向朝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7:57 4

摘要:38岁的屈俊,坚守初心,将党员的赤诚与师者的担当,揉进语文课的墨香,刻进少先队活动的鼓点。少先队的星空下,她是点亮信仰的星;语文的田野上,她是播种理想的犁。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我们以“通江·教师风采”栏目

记录我县教师

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厚植教育情怀

践行教育家精神的

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

【致敬2025教师节】

让我们来看看

通江五小教师

屈俊

的故事

《以红领巾为帆 引少年向朝阳》

↓↓↓

38岁的屈俊,坚守初心,将党员的赤诚与师者的担当,揉进语文课的墨香,刻进少先队活动的鼓点。少先队的星空下,她是点亮信仰的星;语文的田野上,她是播种理想的犁。

让红领巾在信仰中闪耀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先烈的鲜血染红的。”这句刻在通江五小少先队活动室墙上的话,是屈俊每次给新队员上队课时的开场白。作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她深知“红领巾心向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心中扎根。

2023年春天,通江五小启动“红领巾心向党”系列活动,屈俊主动扛起策划大旗。她带着少先队干部们走进通江县的红色旧址:在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她让孩子们扮演“小红军宣传员”,用情景剧演绎当年少先队员为红军送情报的故事;在王坪烈士陵园,她组织“红领巾讲解员”培训,让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向参观者讲述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入队知识大闯关是屈俊的“独创”。她在校园里设4个关卡:“队旗解密关”认队旗图案,“队礼规范关”学敬队礼,“队歌接龙关”唱队歌片段,“先烈故事关”讲通江本地红军的故事,闯关成功的孩子拿到“入队资格卡”成功入队。有个平时调皮的男生,为了闯关,缠着老师背了两天入队知识,拿到卡片时蹦得老高:“我能入队啦!”屈俊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

让文字里长出信仰的根

“语文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故事,是能照亮心灵的光。”这是屈俊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四年级语文教师,她把“红领巾心向党”的理念,悄悄藏进每一篇课文的讲解里。

讲授《古诗二首绝句》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在屈俊眼里不仅是春光,更是“国泰民安”的写照。她特意带孩子们去通江高明湖湿地公园,指着枝头的鸟、岸边的柳说:“你们看,这就是诗里的春天。”这堂课在2023年被评为通江县基础教育精品课一等奖,评委说:“屈俊老师让古诗长出了新时代的根。”

2023年,青年教师鲜敏明要参加全县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心里没底。“思政课要接地气,要让孩子听得懂、愿意信。”屈俊建议鲜敏明结合通江的红色故事设计课堂。最终,这堂道德与法治课斩获特等奖。鲜敏明说:“屈老师教我的不只是怎么上课,而是怎么把‘育人’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发光的星

屈俊始终记得第一次带队员去学校特教部的场景:有个自闭症孩子突然尖叫着跑开,普教的队员们吓得愣住了。她没有急着解释,而是蹲下来对孩子们说:“他不是不开心,只是不知道怎么打招呼。咱们试试用他喜欢的方式——比如,给他看你画的画?”

“所有孩子都该有戴上红领巾的机会。”这是屈俊常说的话。屈俊多次向上级组织申请,终于促成了通江县首次“普特共入队”仪式。

为了让特殊教育孩子理解入队意义,屈俊带着少先队干部把队章改编成漫画:“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画成飘扬的红旗和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敬队礼”配着分解步骤图。屈俊还特意培训了10名“一对一”辅助队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帮特教伙伴整理衣领、纠正队礼姿势。

从那以后,“手拉手 共成长”成了学校少先队普特融合教育的固定活动。学校的六一汇演、入队仪式、游园活动,都能看到普教特教孩子手拉手共同参加活动的身影。

如今,通江五小的红领巾们,还在继续讲着红色故事,写着爱党的作文。而屈俊,依然站在他们中间,像一棵沉默的树,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向党的天空。

来源:月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