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梧州市在广东跟广西交界边上的一座千年老城,这些年来一直被一个话题所困扰,这地方到底该归广东管,还是继续留在广西好?有观点认为,梧州跟广东文化接近,讲着最正宗的白话,如果划过去,可以沾沾大湾区的光;但又有人说,梧州现在作为广西的东大门,跟着广西可以为广西继续搞好
梧州市在广东跟广西交界边上的一座千年老城,这些年来一直被一个话题所困扰,这地方到底该归广东管,还是继续留在广西好?有观点认为,梧州跟广东文化接近,讲着最正宗的白话,如果划过去,可以沾沾大湾区的光;但又有人说,梧州现在作为广西的东大门,跟着广西可以为广西继续搞好“东融”发展,如果胡乱调整,会把广西的计划搞乱。
梧州位置真的很好
不过梧州跟广东交情还是很深的,从秦汉时就开始了。汉武帝当年平定南越,就在梧州设立了苍梧郡治所,叫广信县,那时整个岭南政治中心就在梧州。中原的官话和当地的古越话混在一起,慢慢地就形成了粤语的雏形。有人说,在古代广信这边,也就是现在的梧州和广东封开一带就是粤语的发源地。所以梧州的粤语里多少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老讲究,比如有些发音的特点,《辞海》里都认可这个说法。
在梧州生活,你能体会到,这里就如同一个迷你版的广州。街上骑楼和北京路相差不大,早茶里有虾饺、烧麦,纸包鸡更是本地人天天惦记的招牌菜。粤剧班子的演出,台下坐满的老戏迷。在梧州,10个人有8个都讲粤语,和珠三角那边口音、用词相差不大。也因为这些相似之处如此之多,导致不少人认为梧州该划给广东。
不要说文化影响,也不是广东单方面给梧州上课。在明朝时,两广的总督府就设在梧州,那时的广东归设在梧州的总督府管,这样的场景持续了百年。那时梧州作为实实在在的两广司令部,在文化上对广东也产生了影响。比如广州白云山,不少人认为,名字是从梧州白云山学的,就连中山纪念堂的修建都参考了梧州的样式。这样看来,两广文化并不是谁跟谁学,而是互相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早就是一家人了。
回到梧州,曾经的归属历经变化多样,就如同现在两广地区关系的缩影。在秦朝时,它是南海郡地盘,归属当时的广东区域;在汉朝时又变成了苍梧郡的中心;唐朝时,整个岭南这边都叫岭南道;宋朝时期又把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梧州才划到了广西这边。明清时期就更有意思,梧州名义上虽然属广西,但两广总督府一直设立在这儿,等于就是说广西的地盘,广东的官来管。民国那会,梧州曾经划给过广东,但在1950年之后又划给了广西。
在历史上,梧州归属的变来变去,是存在诸多考量。例如宋朝时期之所以把两广拆开,是怕地方势力大不好管。明朝把总督府设立在梧州,是想更好统筹两广地区的调动。现在的行政区划都是为了区域发展稳定。
不过,说归说、闹归闹,日子过得好不好,关键还得看经济。在2024年,梧州GDP达到1600多亿,增速7.2%,在广西排第二。隔壁的广东封开县,在梧州面前都自叹不如。这几年,梧州在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上也下了大心思。从2021年到2024年,在大湾区拉过来项目多达400多个,总投资快1600亿。当地不少规模大的工厂是大湾区老板过来开的,生产的东西也运往大湾区卖。
而梧州这个地方对广西的发展帮助也很大,广西的东融战略如果没有了梧州的帮忙,那根本行不通。梧州有个规划,想要在2026年把水路、公路、铁路网络建设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要超过700km,铁路运营里程360km,让本地的六堡茶等大产业产值提升到250亿,带动30多万农民增收。这些也说明梧州在广西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用非得划到广东去。
广东虽有钱,但是划过去不一定可以跟着富。梧州2024年财政收入没有80亿,如果真划给广东,很可能被珠三角吸走资源。看旁边广东云浮GDP才1100多亿不如梧州。这也说明归哪个省管不是发财致富的万能钥匙,就算划给广东,梧州也成不了珠三角核心区,发展照样吃力。
来源:陈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