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外泌体鼻滴,或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7:49 1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导致认知功能逐渐退化的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期痴呆类型,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导致认知功能逐渐退化的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期痴呆类型,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有文献指出,干细胞外泌体经鼻给药是一种安全且简便的治疗方法,患者甚至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这种疗法有潜力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创新手段。

今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即将到来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如何?

我国当前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也直线上升。

目前,全球有超四分之一的患者在中国;

平均每20个中国家庭中,

就有1人受阿尔茨海默病困扰;

每4位80岁及以上老人中,就有1位患病。

干细胞外泌体经鼻给药

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神经认知障碍构成了健康寿命延长的主要障碍,在日益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对神经认知障碍的研究正变得越来越深入。阿尔茨海默病是引起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发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普遍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尽管目前存在多种药物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但这些药物大多只能减缓症状的发展,而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特别是干细胞外泌体(exosome)的应用,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外泌体治疗代表了再生医学的一个新兴领域,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促进健康长寿。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干细胞外泌体经鼻给药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疗法。

01

202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刚教授团队完成并发布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喷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国际首个临床试验。

这个研究证实同种异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喷鼻治疗阿尔茨海默临床1/2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认为其疗效不低于或更优于现有市面的药物。

据悉,这项试验是国际首次尝试将MSCs分泌的外泌体应用于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02

2024年11月5日,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TAMU)医学院研究人员在《细胞外囊泡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案的研究。

这项研究表明,由干细胞衍生的囊泡制成的鼻喷剂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将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延缓数年。

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使用源自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该治疗减少了大脑中的炎症和斑块积聚。测试表明,这种疗法可能延长认知功能10-15年,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突破。

干细胞外泌体经鼻给药有何优势?

01 无创性与便捷性

无创治疗:经鼻给药避免了传统注射或手术带来的创伤和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和舒适度。操作简便:鼻腔给药方式简单快捷,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无需专业医护人员辅助,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

02 高效性与靶向性

快速到达病灶:通过鼻腔给药药物分子/成分能够迅速穿越嗅神经通路,绕过血脑屏障(BBB),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快速治疗。高传递效率:与静脉内给药相比,经鼻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程度更高,有助于药物的有效利用。

03 安全性与可重复性

降低副作用: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点,减少了全身循环过程中的药物暴露,从而降低了对其他健康器官的不利影响及潜在的副作用。可重复给药:经鼻给药方式无创且易于实施,使得必要时可以重复给药,以维持治疗效果或进行长期治疗。

干细胞外泌体经鼻给药

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脑部疾病治疗研究中

《神经再生研究》杂志最新刊文,详细阐述了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鼻内给药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在这篇综述中,研究者总结了外泌体鼻内给药治疗CNS疾病的概述,重点关注基础和临床研究,以阐明其疗效和作用机制,以及它们的局限性。

研究者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模型中研究了鼻内外泌体给药的效果,主要包括:缺血性中风、创伤性脑损伤、脊髓损伤、围产期缺血性损伤、帕金森病等疾病。

经鼻给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外泌体的体积较小,它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轻松地进入神经通路。因此,经鼻给药作为一种基于外泌体的治疗策略,越来越受到认可,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脑部疾病的治疗研究当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深入开展,它不仅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还将推动整个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参考资料:

[1] Mathieu M, Martin-Jaular L, Lavieu G, Thery C. (2019). Specificities of secretion and uptake of exosomes and othe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Nat Cell Biol 21:9–17.

[2] Pathipati MP, Shah ED, Kuo B, Staller KD. (2023). Digital health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35:e14296.

[3] Tan F, Li X, Wang Z, Li J, Shahzad K, Zheng J.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4 Jan 12;9(1):17.

[4] Natalia N. Porfiryeva,И. И. Семина,Rouslan I. Moustafine, et al.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as a Route to Deliver Drugs to the Brain (Review). Разработка и регистрац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средств. 2021;10 (4):117-127.

[5] Xie X, Song Q, Dai C, Cui S, Tang R, Li S, Chang J, Li P, Wang J, Li J, Gao C, Chen H, Chen S, Ren R, Gao X, Wang G.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llogenic human adipos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derived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Alzheimer's disease: a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Gen Psychiatr. 2023 Oct 11;36(5):e101143.

[6] Madhu LN, Kodali M, Upadhya R, Rao S, Somayaji Y, Attaluri S, Shuai B, Kirmani M, Gupta S, Maness N, Rao X, Cai JJ, Shetty AK.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 alleviate proinflammatory cascades within disease-associated microglia in Alzheimer's disease. J Extracell Vesicles. 2024 Nov;13(11):e12519.

[7] Zhi N et al.The China Alzheimer Report 2025. Gen Psychiatr. 2025 Aug 7;38(4):e102020.[8] Christopher H van Dyck . The Lecanemab Clarity AD Open-Label Extension in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Initial Findings From the 48-Month Analysis. 2025AAIC.

来源:国卫生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