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 从“肠”计议——常见肠道疾病的预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7:01 1

摘要:肠道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它不仅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更影响着我们的免疫力、情绪甚至整体健康。然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巨大的压力等因素,让肠道疾病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问题。

肠道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它不仅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更影响着我们的免疫力、情绪甚至整体健康。然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巨大的压力等因素,让肠道疾病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问题。

一、认识我们常见的“肠道敌人”

1. 肠易激综合征

一种功能性肠病,检查往往发现不了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如炎症或肿瘤),但肠道功能却出现了紊乱。它与精神压力、情绪波动、饮食不当关系极为密切。

主要表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随着排便习惯的改变。表现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或两者交替(混合型)。排便后腹痛常常能缓解。

2. 炎症性肠病

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免疫系统疾病。

主要表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常带黏液或血便)、腹痛、体重下降、疲劳乏力。病情活动期和缓解期常交替出现。

3. 结直肠息肉

是肠道黏膜上隆起的“肉疙瘩”。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的,但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绝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它演变而来。

主要表现: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较大的息肉可能导致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

4. 急性肠炎

通常由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俗称“吃坏肚子”。

主要表现: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伴有发热、脱水。

二、如果不幸被肠道问题困扰 科学的自我管理是康复的关键

1.饮食调理——吃对很重要

通用原则:规律进食、细嚼慢咽、少吃多餐。

以腹泻为主: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烂面条、香蕉、苹果泥、烤馒头片。避免油腻、生冷、高纤维(如粗粮、韭菜)食物。

便秘为主: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多吃燕麦、豆类、根茎类蔬菜(如红薯、胡萝卜)、多喝水。

2.生活管理——养成好习惯

管理情绪:压力是肠道的大敌。尝试通过瑜伽、冥想、散步、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对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尤其有效。

规律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游泳)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压力。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让肠道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3.监测与记录——做自己的健康管家

建议记录排便日记,包括:

每日排便次数、性状、有无黏液或血丝、腹痛发生的时间、程度、每日的饮食种类等。

三、至关重要的早期筛查与就医信号

1. 何时必须看医生? 出现以下报警信号,切勿拖延,请立即就医:

1)便血:大便中混有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或排出黑便。

2)持续性的排便习惯改变:突然持续的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超过数周。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4)持续性的腹痛,夜间痛醒,且无法缓解。

5)贫血相关症状:如无缘由的疲劳、头晕、面色苍白。

2. 重视早期筛查—肠镜检查

肠镜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它能直观地观察整个大肠的情况,并能同时进行活检和治疗(如切除息肉)。

建议人群:

年龄超过40岁(无论有无症状)的普通人群。

有结直肠癌或息肉家族史的人,应更早开始筛查。

长期存在上述报警信号的人。

四、预防胜于治疗

守护肠道健康,源于日常点滴:

均衡饮食、充足饮水、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切勿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作者:曹旭卓

初审:宋 潇

复审:张 玥

终审:侯兴隆

投稿邮箱 | xcb8102@163.com

☝☝☝

『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

挂号缴费免排队

报告结果手机查

预约支付平台(服务号)

官方视频号

延伸服务中心

☝☝☝

『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

骨科疾病诊疗中心

☝☝☝

『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

门诊就诊指南

定期体检 健康你我

直接预订体检套餐

健康管理中心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