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重阳节登高时,看见眼前的秋景,作出对唐朝命运的衰败无限的可惜,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悲叹。
—01—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杜甫晚年漂泊夔州,身患肺病、风痹,耳聋齿落,生活困顿。
于重阳节登高时,看见眼前的秋景,作出对唐朝命运的衰败无限的可惜,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悲叹。
狂风呼啸,猿猴哀鸣,白沙洲上孤鸟盘旋,天地间仿佛只剩他一人。
随后,落叶纷纷坠入江水,长江奔流不息,时光流逝的无力感扑面而来。
他一生漂泊万里,如秋叶般无依;暮年多病,独自登台更显孤寂。
最后,白发苍苍的诗人举起浑浊的酒杯,杯中映出家国破碎与人生潦倒的苦楚。
—02—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因传说仙人乘鹤升天而得名,崔颢登楼远眺,传说中仙人飞升的故事让他怅然若失,无限乡愁与时空深远,遂成此千古绝唱。
首联以神话起笔,仙人已逝,唯余空楼,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颔联“白云千载”与“黄鹤不返”对照,时空浩渺中透出人生须臾之悲。
颈联转写眼前实景,晴川草木生机盎然,却反衬游子漂泊之寂寥。
尾联“日暮乡关”“烟波江上”,以迷茫暮色隐喻归途无望,愁绪如江雾般弥漫不散。
全诗虚实相生,今昔交融,既有对盛衰无常的哲思,亦饱含游子思乡的深情。
传说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诗,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足见其艺术感染力。
—03—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诗风隐晦,此诗以“锦瑟”起兴,追忆逝水年华,寄托人生怅惘,历来解读纷纭。
首联借瑟弦之繁复,暗喻年华易逝、往事纷杂。
人生就像庄周梦蝶,真假难辨;又像望帝化鹃,痴心成空。
月光下的珍珠含着泪,暖阳中的美玉化作烟,美好事物终会消散。
人生悲欢,纵是亲身经历,那些刻骨铭心的感情,当时只觉得恍惚,如今追忆起来,却只剩一片惘然。
全诗意象瑰丽,典故层叠,情感幽深。
诗人将身世之痛、丧妻之哀、政治失意熔于一炉,终以“惘然”收束,留下无尽余韵。
—04—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仿崔颢《黄鹤楼》而作此诗,借古讽今,抒发对朝政的忧思。
他看见吴王的宫殿埋没在野草中,晋代名士的衣冠化作荒冢。
远处的三山若隐若现,白鹭洲将江水劈成两半,山河壮丽却更显历史无情。
他望着被浮云遮蔽的太阳,长安城的轮廓在眼前模糊,就像他的抱负,始终被小人阻挡,直抒报国无门的愤懑。
李白以豪迈笔触写沧桑,既叹历史轮回,亦刺现实昏暗,展现“诗仙”深沉的忧国情怀。
—05—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流寓成都时拜谒武侯祠,感怀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写下此诗。
首联以“柏森森”渲染祠堂肃穆,暗喻诸葛亮精神长青。
杜甫走进成都的武侯祠,松柏苍翠,却掩不住寂寥。
台阶上的青草兀自生长,黄鹂在叶间啼叫,但诸葛丞相再也听不见了。
他想起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心,北伐未成却星陨五丈原的遗憾。
杜甫自己的眼泪落下,为诸葛亮,也为天下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全诗沉郁顿挫,咏史与抒怀浑然一体。杜甫借诸葛亮的悲剧,抒发了对贤相难遇、时局动荡的深沉感慨。
—06—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写爱情,此篇以凄美意象抒写相思之苦,亦暗含人生追求之执着。
相见不易,离别更苦,春风都无力挽回百花的凋零。
春蚕吐丝到死方尽,蜡烛烧成灰泪才流干,这是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誓言。
清晨对镜忧心容颜老去,夜半吟诗只觉月色凄寒。
最后,他幻想青鸟能为自己探看远方的爱人,明知希望渺茫,却仍不愿放手。
此诗缠绵悱恻,哀艳动人。表面写爱情,实则亦可解读为对理想、友情的坚守。
诗人以血泪之笔,道尽人间至情至性。
—07—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晚年寓居夔州,冬夜独宿西阁,闻战乱之声,感时伤怀而作此诗。
岁末的霜雪覆盖天涯,五更天的战鼓声与星河倒映江水的光影交织。
他听见荒野中千家恸哭,那是战乱的哀嚎;又听见零星渔歌,乱世中百姓的挣扎。
最后他叹道: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英雄终成黄土,而人间只剩书信断绝、音讯全无的寂寥。
全诗境界苍凉,融个人命运于家国兴衰。
杜甫以如椽巨笔,绘出乱世长夜中的血泪画卷,被誉为“七律压卷之作”。
—08—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生活稍安,此诗记录友人到访的淳朴欢愉,展现诗人难得的闲适之情。
杜甫在成都草堂迎来久违的客人,春水环绕茅舍,鸥鸟日日飞来。
他说:门前小路从未为迎客打扫,今日为你才敞开柴门。
酒菜虽粗陋,却是倾尽所有。兴致高涨时,隔着篱笆招呼邻家老翁共饮,乡野的淳朴与温情跃然纸上。
此诗语言平实,细节生动。杜甫一改沉郁诗风,以轻快笔调书写平凡生活中的诗意,体现其“民胞物与”的胸怀。
—0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杜甫流寓蜀中闻讯,狂喜中作此“生平第一快诗”。
他回头看到妻儿愁容消散,胡乱卷起诗书,高喊着要饮酒高歌、趁青春作伴回乡。
最后,他想象着从巴峡直穿巫峡,经襄阳直奔洛阳,仿佛一瞬就能飞越千山万水。
全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杜甫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复兴紧密相连,其爱国热忱与赤子之心,千载之下犹令人动容。
—10—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追忆昨夜宴饮中与意中人相遇的情景,写尽爱慕而不得的怅惘,亦暗喻仕途漂泊之苦。
虽无彩凤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两人心意如灵犀相通。
宴席上隔座传钩、分队猜谜,烛光酒暖,春意融融。
可晨鼓响起,他不得不策马奔赴官场,身如飘蓬,与她的缘分戛然而止。
全诗虚实交错,今昔对照。李商隐将爱情失意与身世浮沉交融,朦胧中见深沉,展露其“深情绵邈”的独特诗风。
—11—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隐居辋川时,写下这首田园诗。
连日阴雨,山林间的炊烟缓缓升起,农人蒸煮粗茶淡饭送往田间。
远处白鹭掠过蒙蒙水田,黄鹂在幽暗的树荫中啼鸣,夏日生机中透着宁静。
诗人独坐山中,看木槿花朝开暮落,采带露的葵叶做素斋。他说自己已如乡野老翁般与世无争,可海鸥为何仍怀疑他的真心?
全诗如一幅水墨画,雨雾、飞鸟、山林、素斋,处处是隐居的闲适,却又暗藏一丝孤独,或许真正的淡泊,连自然生灵也需时间接纳。
—12—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被贬途中经过贾谊故居,秋草萋萋,斜阳照在荒林中。
贾谊曾在此谪居三年,如今连湘水也默默东流,谁还记得他的悲愤?
诗人质问:汉文帝号称明君,却对贾谊如此薄情;江山寂寥,落叶纷飞,你这样的才子为何总被放逐到天涯?
这哪里是悼念贾谊?分明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怀才不遇的块垒。
秋草、寒林、斜阳,每一景都像在替天下失意人叹息。
—13—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写给好友的信中满是矛盾:去年花开时与你分别,如今花又开了,我却病痛缠身,想归隐田园;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愧对自己领的俸禄。
他说“春愁黯黯独成眠”,春天本该明媚,可他只觉得昏暗。
听说你要来探望,我夜夜在西楼望月,数着月圆了几回,友情成了乱世中唯一的慰藉。
这首诗像一封未寄出的信,字字真诚,道尽一个好官在动荡年代的良心煎熬。
—1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与友人同被贬至南方,他独登城楼,狂风骤雨中芙蓉摇曳,薜荔藤蔓爬满残墙。
远山树木遮挡了望乡的视线,江水曲折如同愁肠百转。
他们一起流放到这蛮荒之地,却连书信都无法相通。
诗中“惊风”“密雨”不仅是天气,更是政治风暴的隐喻。
柳宗元将贬谪之痛化作磅礴景象,愁思比海天更茫茫。
—15—
《遣悲怀三首·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悼念亡妻韦丛,想起从前玩笑说“死后如何”,如今竟成现实。
他送走妻子的衣裳,却不敢打开她缝衣的针线盒;梦中送去纸钱,醒来更觉凄凉。
最痛的是那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当年共度清苦的点点滴滴,如今都像成了扎在心头的刺。
这首诗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旧衣、针线、梦境这些琐碎之物,却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为这对患难夫妻落泪。
—16—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家女子自述心声:粗布衣裳不识绫罗香,想托媒人说亲却自惭形秽。
世人只爱浮华打扮,谁欣赏她质朴的品格?
她骄傲于一手好针线,却不屑画眉争艳。可恨年年缝制嫁衣,自己却永远披不上红妆。
这首诗明写贫女,暗喻寒门才子的困境。最后一句“为他人作嫁衣裳”,道尽天下怀才不遇者的辛酸。
—17—
《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钱起献给权贵的诗,藏着卑微与不甘。
二月黄鹂在宫苑鸣叫,长乐宫钟声消散在花丛,龙池柳树在雨中愈发苍翠,这些富贵景象与他无关。
他说春光驱不散穷愁,白发书生羞对贵人的金簪。
表面是求引荐,实则句句讽刺:你们在深宫赏春时,可曾看见宫墙外十年不第的寒士?
—18—
《宿府》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杜甫在严武幕府值夜,井边梧桐在秋夜中颤抖,残烛将尽。
长夜角声如泣如诉,明月当空却无人共赏。战乱中书信断绝,关塞荒凉,归路艰难。
他忍受十年漂泊,如今暂栖幕府,却像孤鸟强占一根枯枝。
诗中“永夜角声”“中天月色”形成残酷对比,天地越壮美,越衬得人间疾苦刺眼。
—19—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高适同时送别两位被贬的朋友,劝慰中带着无奈。
他说:巫峡猿啼会催人泪下,衡阳雁回时记得寄信;青枫江上孤帆远去,白帝城边古木萧疏。
但最后仍强打精神:“圣明天子恩泽广布,我们只是暂别!”
全诗最痛处恰在最后一句,明知是谎言,却不得不说的悲凉,比痛哭更锥心。
—20—
《同题仙游观》
【唐】韩翃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韩翃游仙游观,雨后的道观清冷幽寂。远山暮色染秦树,捣衣声传来方知已入秋。
松影斜映空坛,细草幽香弥漫石洞。他说:何必去仙境寻找丹丘?人间自有清静之地。
看似超脱,实藏失落,若真能忘情红尘,又何必强调“人间亦有”?这不过是乱世文人最后的自我安慰。
—21—
《夜别韦司士》
【唐】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高适在驿站为友人韦司士饯行,灯火通明,酒宴清雅。
夜半钟声与孤雁哀鸣交织,残月悬空,春风偏偏在此时催人离别。
他说:你看黄河弯道处沙洲成岸,白马津的杨柳依然向着城池,自然尚能顺势而为,人生聚散亦当从容。
最后劝慰友人:莫怨他乡漂泊,以你的品格,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相迎。
这首诗的豁达之下藏着苦涩:若非同是天涯沦落人,又何必强作洒脱?
—22—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皇帝,清晨刚呈奏章,傍晚就被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他悲愤高呼:我为清除弊政甘愿赴死,怎会顾惜这把老骨头!行至蓝关,大雪封山,马匹踟蹰不前,云雾遮蔽秦岭,连故乡都望不见了。
最后对侄孙交代:“你远道而来,大概是为替我收尸吧。” 这是何等的绝望!诗中“云横”“雪拥”不仅是实景,更像命运的重压,让英雄寸步难行。
—23—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站在西塞山,想起西晋灭吴的旧事:王濬的战船顺江而下,东吴千丈铁链沉入江底,石头城上竖起白旗。
他说:人世兴衰如潮起潮落,唯有青山依旧伴着江水。如今四海一统,旧日堡垒只剩芦荻在秋风中萧瑟,可这“太平”又能维持多久?
全诗像一声穿越历史的叹息,提醒世人:再坚固的防御,也挡不住人心的向背。
—2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后重返洛阳,老友白居易赠诗安慰。
他说:巴山楚水的荒凉,让我觉得自己像烂柯山中的樵夫,归来已物是人非。旧友多已离世,只能对着《思旧赋》空叹。
但笔锋一转:“沉舟侧畔千帆过”,我这破船旁仍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春”,枯树前头早已春意盎然。
最后与白居易共饮,暂借酒力振作精神。
这是刘禹锡特有的倔强:命运可以摧残他的身体,却折不断他的风骨。
—25—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像个孩子般沉醉在西湖春光里。
从孤山寺到贾公亭,春水初涨,云幕低垂。黄莺抢着栖息向阳的枝头,燕子衔泥筑巢,花瓣纷纷扬扬迷了人眼,嫩草刚够淹没马蹄。
最让他流连的是湖东绿杨荫下的白沙堤,走多少遍都不够。
这首诗没有一丝忧愁,只有对生命勃发的纯粹欢喜,像春天的阳光般明媚。
—26—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杜牧借秋雁南飞,暗写边境百姓流离之苦。
胡人拉弓惊散雁群,孤雁在长安宫阙的月光下哀鸣。
诗人说:你们别指望春天能返回故乡,胡骑仍在肆虐;不如留在潇湘,那里虽人烟稀少,却有菰米莓苔可充饥。
全诗字字写雁,实则句句忧民。帝王在深宫赏月时,可曾听见雁群(百姓)的哀鸣?
—27—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登上咸阳城楼,暮色中芦苇杨柳如江南水乡,溪边乌云渐起,夕阳沉入寺阁,狂风灌满楼台,这是暴雨将至的征兆。
他看见飞鸟落入秦宫废墟的草丛,秋蝉在汉宫残树的黄叶间嘶鸣。
最后叹道:别问秦汉旧事了吧,你看渭水依旧东流,朝代更替不过如潮起潮落。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仅是写景,更成了历史巨变的隐喻,千年后依然令人心惊。
—28—
《送魏万之京》
【唐】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送别赴京的魏万,秋霜未消,离歌已起。
他说:鸿雁哀鸣本已令人心碎,何况你还要穿越云雾缭绕的群山?
长安城的树色渐染寒意,傍晚的捣衣声越来越密,那是繁华背后的冷清。最后他叮嘱:别被长安的纸醉金迷迷惑,虚度了光阴。
这首诗像一位长辈的絮语,字字恳切。霜、雁、砧声,所有意象都在提醒:远方不只有前程,还有陷阱。
—29—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远望蓟门关,战鼓声震得人心惊。
积雪反射寒光,破晓时分的军旗在边疆摇动,烽火与胡地的月色交织,山海间的蓟城固若金汤。
他说:我虽不是班超那样的投笔从戎者,此刻也想请缨上阵!
边塞的壮阔激起了书生心底的热血,风雪、旌旗、烽火,每一景都在召唤男儿的豪情。
—30—
《利州南渡》
【唐】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温庭筠在利州渡口,看夕阳洒在平静的江面,曲折的岛屿与青山相连。
马匹嘶鸣着踏上渡船,柳树下的人等着归舟。
沙洲草丛中鸥鸟惊飞,万顷水田上一只白鹭掠过。
他忽然想:谁能像范蠡一样泛舟五湖,抛却尘世机心?
诗中“一鹭飞”与“群鸥散”的对比,暗喻诗人既向往自由,又困于现实的矛盾。
—31—
《湖口送友人》
【唐】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李频在洞庭湖口送别友人,暮色中湘江烟水迷蒙,芦苇荡连着无边的楚地田野。
孤雁冲向云梦泽的残雪,友人独自登船远去。
他说:整日风波随山势回转,星河整夜映照着江水。
待到梅花凋零、残冬过去,但愿你能赶在新年醉饮故乡。
全诗如一幅水墨长卷,烟波、孤雁、星汉、梅花,每一笔都是离别的注脚。
—32—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窦叔向与表兄夏夜对饮,合欢花香弥漫庭院,微雨中酒意渐消。
他说:寄出的书信总难送达,往事不堪回首。
当年孩童已长大成人,旧友多已离世。
明日又要孤舟远行,河桥边青色的酒旗,将成为离愁的见证。
这首诗像一场深夜的独白,花香、微雨、酒旗,温柔地包裹着岁月无情的刺痛。
—33—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回忆长安盛年时,五陵少年彻夜歌舞,银烛照亮庭院如白昼,桃花掩映中不知春秋。
他戏称友人像“战国公子无忌”,佳人为“莫愁女”,可如今战乱中一切成空。
夕阳下唯见江水东流,昔日的繁华,比一场梦还虚幻。
诗中“无忌”“莫愁”的调侃,反衬出乱世文人最深的荒诞与悲凉。
—34—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在成都草堂的夏日,清江绕村,燕子自在筑巢,鸥鸟亲密戏水。
老妻在纸上画棋盘,幼子敲针做鱼钩。他说:若有友人接济米粮,我这卑微之身别无他求。
看似满足的田园生活里,藏着战乱中脆弱的安宁,“但有”二字,透出多少隐忧与无奈。
—35—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卢纶夜泊鄂州,云散后望见汉阳城,孤帆还需一日才能抵达。
商旅白天酣睡因风平浪静,船夫夜半低语察觉潮水暗涌。
他抚着斑白鬓发,对秋月思念万里外的故乡。
可故园早已毁于战火,江上又传来战鼓声,乱世中,连归乡都成奢望。
诗中“昼眠”与“夜语”的对比,像极了普通人被迫习惯的颠沛与惊恐。
—36—
《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新春莺燕欢鸣,边疆却战火连绵。长安贵妇住在高墙内,心却随明月飞到丈夫征战的胡地。
她在织锦上写满长恨,楼外的花枝笑她独守空闺。最后质问将军:何时能凯旋?
这首诗像一封寄不到边关的信,春日的生机与深闺的孤寂撕裂成两个世界。
—37—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刘长卿行船至鹦鹉洲,汀洲平静无波,楚地游子的思念却无处安放。夕阳中飞鸟掠过汉口,洞庭秋水与长天相接。
孤城后山角声凄寒,江边独树下泊着夜船。他想起贾谊上书忧国反被贬长沙,叹道:古今怀才不遇者的命运,竟如此相似!
诗中“孤城”“独树”的意象,正是诗人与贾谊跨越时空的孤独共鸣。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来源:荔枝姑娘诗词赋一点号